800小说网 > 春江花月 > 150.第 150 章

150.第 150 章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春江花月 !

    晋江文学城欢迎您

    辕门就在前方不远之处了, 距离不过一射之地, 高峤却停下马,眺望着辕门的方向,沉吟。

    “大家?”

    高七方才一直纵马追在身后,此刻终于追了上来, 见高峤止步,发问。

    “回去!命李穆自己出面, 予以否认。”高峤道。

    高七迟疑了下:“他若是不愿……”

    “由不得他了。”

    高峤冷冷地道,一边说着,掉转了马头,正要催马离去,忽听身后, 随风传来一道熟悉的笑声。

    “景深!你来正好!愚兄正想寻你……”

    高峤循声回望, 见辕门里出来了几人,当先之人,可不就是许泌?其后随着杨宣等人, 无不面带笑容, 朝着自己,快步而来。

    高峤眉头不易觉察地微微蹙了一蹙, 迟疑了下, 翻身下了马背。

    “景深,愚兄方才偶来兵营, 不料恰好听到了个天大的好消息。道李穆求亲, 景深以当日许诺之言, 慷慨应允,答应将爱女下嫁于他?果然是一诺千金,愚兄感佩万分。军中那些将士听闻,更是群情激涌。李穆此求,目下虽是唐突,但我料他非凡俗之辈,日后必是大有作为。景深得此佳婿,可喜可贺!”

    许泌说完大笑。笑谈声中,引来了附近不少的兵卒。

    士兵们慢慢地围了过来,望着高峤,皆面带喜色。

    杨宣压下心中万千疑虑,迟疑了下,上前向高峤见礼,面上露出笑容:“末将代李穆,多谢相公……”

    高峤未等他说完,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他抬目,缓缓环顾了一圈四周,抬高了声音:“此为不实之言,其中想必有些误会。更不知何人从中推波助澜,以致于讹传至此地步!”

    他说完,转向杨宣。

    “杨将军,烦你将我之言,代为转达部下,希周知。李穆我极为赏识,但嫁女之说,实属无中生有,绝无此事。”

    杨宣一呆。

    周围士卒,面上笑容渐渐消失,相互间议论着,起了一阵低低的嗡嗡之声。

    李穆在这些普通士卒的眼中,极有威望。

    今早,听到这个不知道哪里开始传出的消息之时,这些人无不为之感到兴奋,在心底里,甚至生出了一种与有荣焉之感。

    士庶分隔森严,地位尊卑,一目了然。

    而李穆却破了坚冰。他做到了他们这些人从前连做梦都不曾想象过的事情。

    所以他们才会对这个消息加倍感到兴奋,不过半天,便传得整个军营都知道了。

    “司徒,我另有事,先行告退!”

    高峤不再多说,翻身上马,纵马而去。

    许泌望着高峤离去的背影,眯了眯眼,唇边的那抹笑容,愈发显得意味深长。

    ……

    高峤离开军营,又即刻入城赶往家中。

    多年以来,建康城中的民众,已极少能在街上看到当朝高官以马代步。

    那些士族,出入无不坐着牛车,以为风度,骑马则被视为下等武夫的行径。忽见相公骑马从城门入内,哪个不认得他?不禁惊诧,纷纷停下观看。

    高峤心急火燎,恨不得立刻插翅赶回家中,哪里还顾的了这些?一口气驱马赶到高家大门之前,那门房正站在台阶上,左顾右盼,面带焦色,忽然看到高峤从远处骑马而来,松了一口气,急忙奔了上前。

    “相公!长公主方才正寻相公呢!相公回来正好!”

    高峤心里咯噔一跳。

    昨夜他将此事瞒着萧永嘉,便是因了萧永嘉的脾气。怕她知道,反应过激,万一要将事情弄大。

    考虑过后,他寻了高胤,将事情告知,叫他先代自己出面见李穆。

    最后,是悄悄将这事情解决了,李穆知难而退,此事止步于自己,也就过去了。

    他没有想到的是,才一夜功夫,这事竟就发展到了如此地步。

    方才一路回来,心里原本还抱着一丝微末希望,希望这消息还不至于传到家中。

    果然,还是迟了一步。

    高峤眉头紧皱,翻身下马,匆匆行至后堂,没看到女儿的身影,却撞到了萧永嘉投来的两道目光。

    萧永嘉坐在那里,面容阴沉,看到自己,立刻站了起来。

    “你随我来!”语气极其生硬。说完,转身朝里而去。

    阿菊看了过来,目露忐忑之色。

    高峤默默跟上,行至内室,那扇门还没来得及关,萧永嘉便怒喝:“高峤!你是昏了头不成?竟做出这样的事!把我女儿,嫁给一个武夫?”

    高峤急忙摆手:“阿令,你听我说!绝无此事!”

    跟了过来的阿菊急忙代为关门,自己走得远些,命下人不得靠近。

    事已至此,高峤再不敢隐瞒,忙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当初他救了子乐,我一时不备,许下诺言。当时何曾想到,他如今会开口求娶阿弥?故今日召他去了雀湖的庄子,原本是想叫他自己打消了念头,此事也就过去了。没想到……”

    “啪”的一声。

    萧永嘉大怒,一掌击在了案几之上,打断了高峤的解释。

    “哪里来的狂妄之人!不知天高地厚,仗着救过六郎,竟就敢肖想我的女儿!”

    “还有你!出了这样的事,你竟不告诉我一声!若不是今日事情闹大了,你打算就这样瞒着我?”

    高峤一语不发,任由萧永嘉大发脾气,片刻后,忽想了起来:“阿弥呢?她可也知道了?”

    想到女儿听到这消息时可能会有的反应,不禁愧疚。

    萧永嘉冷笑:“还用你问?我早就叫人瞒着她,半点儿也不能让她知道!陆家那边,也派人过去传了口信了!”

    高峤松了一口气,低声道:“此事确实怪我考虑不周。你怎么骂都对。你且消消气,莫气坏了身子。我先出去一趟,把事情给彻底了结。”

    “你放心,这回定不会再出岔子了!”

    “你能做成什么事?”

    萧永嘉冷笑。

    “用不着你了!那个叫什么李穆的,还是我亲自去会会他好了。我倒要看看,他到底生了如何的三头六臂,如此不自量力,竟敢打我女儿的主意!”

    高峤最担心的,果然还是发生了,忙阻拦:“阿令,你莫去了,还是我来。你在家,安心等我消息便是。”

    “女儿名声如此被人糟践,你叫我怎么安心?”

    萧永嘉怒气冲冲,一把推开高峤。

    “我自己去!”

    “阿令!”

    高峤正拦着萧永嘉,门外又跑来一个下人,隔着门嚷道:“相公,长公主!宫中传来了话,说陛下命相公入宫,有事要见。”

    夫妻对望一眼,停了下来。

    ……

    为庆贺江北大捷,朝廷休沐三日。

    高峤又赶至皇宫。

    当今兴平帝在太初宫里见了高峤,边上是许泌,已经早于他入宫了。

    兴平帝和长公主是同母所生,幼年之时,在宫中曾险遭人毒手,得长公主所护,故关系亲近,加上高峤素有威望,为士族领袖,兴平帝对他一向极是客气。

    高峤行过叩见之礼,兴平帝立刻亲自下榻,将他托起,笑道:“此处无外人,卿何必与朕如此拘礼?上坐。”

    高峤连称不敢,兴平帝便也不再勉强,望着高峤,笑说:“朕一早起,便听到御花园中喜鹊鸣啼,本来疑惑,想近来宫中并无喜事。哪只方才,才知鹊鸣为何。听宫人言,你愿放下门户之见,将阿弥下嫁李穆。朕便召来许卿相问,才知此事为真。朕很是欣慰。此次江北大战,李穆立下汗马功劳,放眼我大虞,何人能及?更难得卿不忘当日之言,一诺千金,愿将阿弥下嫁李穆,成就佳话。”

    “朕愿当李穆与阿弥婚事的主婚人,卿意下如何?”

    “景深,勿怪为兄的多嘴。实在是陛下发问,兄不得不言。何况,这也是好事。”

    兴平帝说完,许泌便笑呵呵地道。

    高峤在入宫之前,便已猜到,皇帝为何突然要在休沐之日召见自己。

    他的心中,一向以来,便有隐忧。

    此刻因了皇帝这一番话,心中那长久以来的隐忧,变得愈发明晰了。

    大虞南渡后,皇权一蹶不振,士族几与皇帝并重。

    兴平帝从少年登基至今,已有十五年之久。

    比起在他之前的几个皇帝,姑且毋论才干,但他显然,更有做一个中兴英主的欲望。

    高峤早就有所察觉,兴平帝暗中,在对自己处处提防。

    多年之前,年少气盛的皇帝,任用了两个出身庶族的大臣为亲信,力图以庶族的力量,对抗士族,引发许泌和陆光的不满,寻了高峤,商议除去那二人。

    高峤当时并未参与,但也没有反对。

    身在他的位置,个人倾向如何,并不重要。

    不久,桂林郡太守就以那二人蛊惑君心,动乱天下为由,起兵作乱,要求兴平帝除去那二人。当时叛军声势极大,威胁北上,少年皇帝孤立无援,被迫无奈,只得挥泪杀了那二人,叛乱这才消了下去。

    而随后,自己领军北伐,之所以铩羽而归,除了后方门阀的暗中掣肘,皇帝的默许,未必也不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这些事过去已经很多年了。如今,兴平帝和高、许、陆等人也相处平和。

    但高峤知道,这几年,随着自己声望的与日俱增,皇帝对自己的忌惮,也变得愈发深了。

    这也是为何,此次他力主作战,最后统领大军,取得江北之战的辉煌大捷,但在报功书中,却对自己和从弟高允的功劳只字不提的原因。

    心中,更不是没有起过借机隐退的念头。

    此刻,听兴平帝忽然如此开口,笑吟吟地望着自己,高峤沉默了。

    他沉吟片刻,下跪,叩首道:“臣感激不尽。只是此事,乃无中生有。便在今日,李穆已当着臣的面,收回求娶之言。臣也无意将女儿嫁与李穆。请陛下明察。”

    兴平帝微微一顿。

    许泌咦了一声:“怎会这样?也不知是何人传出去的,如今整个军营,无人不知,个个争传,道高公信守诺言,愿打破门户之见,将女儿下嫁李穆。李穆本就颇得军心,如今这样,怕那些将士知道了,未免寒心。”

    许泌语气,颇多遗憾。

    “陆左仆射求见陛下——”

    便在此时,外头宫人拉长声调传话。

    陆光匆匆入内,向着兴平帝行拜礼后,转向许泌,当着兴平帝的面,丝毫不加避讳,冷冷地道:“司徒,你当也知,我陆家与高家有婚姻之约。李穆乃是你军府中人,如此公然羞辱我与高公,你身为李穆上主,难道事前,半分也是不知?”

    许泌神色不改,笑道:“我确是不知。只是陆左仆射,你的言辞,却有不妥。李穆求娶高氏之女,固然不自量力,但如何能算羞辱?当日他单枪匹马,杀入敌阵,救回高公侄儿,高公当着诸人之面,许诺往后但有所求,无不应允。字字句句,犹在耳畔。如今李穆求娶,我便是事先得知,试问,我凭何能够阻拦?”

    他渐渐冷笑:“何况,你口口声声称与高氏订立婚姻,两家可曾行过三媒六聘之礼?若无,皆不过是拿来推挡的借口而已!万千将士,才为我大虞力保江山,若失了军心,往后,谁甘再为大虞一战?”

    许泌亦郑重下跪:“陛下,李穆乃臣之下属,臣与其荣辱皆共!陛下若以为李穆此举乃是羞辱冒犯,便请陛下发落于他,臣甘心一同受责!”

    陆光大怒,迈上去一步,指着许泌叱道:“许泌!你从中煽风点火,意欲何为?”

    许泌冷笑:“陛下当前,你竟敢如此无礼?你眼里可还有半分陛下龙威?”

    兴平帝眼角低垂,神色绷得紧紧,一语不发。

    陆光一时气结,指着许泌,咬牙切齿之际,方才一直沉默着的高峤,忽然开口。

    二人停下了争吵,都看向他。

    “陛下,当日,臣确实对李穆有过允诺,臣不敢忘。李穆如今开口求娶臣的女儿,士庶不婚,陛下也是知道的……”

    他微微皱眉,又沉吟了片刻,最后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抬起视线,望向皇帝。

    “臣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爱惜若命。非俊杰之人,不能取我女儿!臣愿给他一个机会,当做是对当日诺言之兑现。”

    三双眼睛,齐齐看向了他。

    “若那李穆,能通过臣之考校,臣便将女儿下嫁于他。”

    高峤说完,转向陆光,歉然一笑:“陆兄,多有得罪了。你意下如何?”

    陆光一愣,忽仿佛有所顿悟,面上阴云消散,颔首道:“也好!免得有心之人,说我陆家仗势压人!”

    许泌起先亦是惊讶,没想到高峤最后竟还有如此一招,打着哈哈:“景深,你有所属意,怕是到时,难免不公。”

    高峤淡淡一笑:“我便邀你,同为评判。”

    他朝向兴平帝:“请陛下为臣择一良日。”

    兴平帝点头:“如此也好。重阳不日便到,可择重阳为试,到时朕亲自前去,观看高相试婿。”

    江南百姓,如今人人都知江北局势紧张,敌强我弱,战事随时可能爆发。丹阳郡城茶铺酒肆里每日坐着的那些闲人,议论最多的,便是羯胡如何如何凶残。据从前北方逃过来的人讲,红发獠牙,状如厉鬼,至于生啖人肉,更是家常便饭。说的多了,未免人人自危,连夜间小儿啼哭,父母也拿胡人吓唬。提及如今正在江北广陵募兵备战的高氏,人人称赞。提及趁乱造反的临川王,个个咬牙切齿。毕竟,国运已然艰难,若再因临川王叛乱雪上加霜,朝廷无力应对江北,到时万一真让羯獠渡江南下了,遭殃的依旧是平头百姓。故得知这消息时,人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今日国舅许司徒领着军队抵达丹阳,高相公也会从建康赶来,亲自迎犒有功将士。

    这样的机会,平日实在难得一见,民众早早都来这里等着,除了瞻仰军威,也是想亲眼看一看传说中的大虞宰相的风范。

    日头渐渐升高之时,城门附近忽然起了一阵骚动,众人纷纷仰头望去,见城墙上方的城楼之上,除了站着先前那一排手执戈戟的甲兵,此刻又多出了几道人影,都是朝廷官员的模样。

    中间一位中年男子,头戴进贤乌冠,身着绛纱官服,面洁若玉,凤目微扬,目光湛然若神,似正眺望远方,颌下那把乌黑美髯,随风轻轻飘动,站在那里,渊渟岳峙,不怒自威。

    “高相公到了!”

    路上有人惊呼。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人人便都知了,方才登上城头的这位中年男子,正是名满天下的高氏宰相。果然名不虚传,风度超然,群情立刻激动,路人纷纷涌了过来,想要靠得近些,好瞧得更清楚。

    城门之下,起了一阵骚动。

    “大军到了!大军到了!”

    就在这时,城门对面的路上,一溜烟地跑来了几个人,口中大声喊着。

    众人愈发兴奋,又纷纷回头,争相张望。果然,没片刻功夫,见远处道路的尽头,慢慢出现了一支队伍的影子,前头旌旗飘扬。

    正是国舅许泌,领着平叛有功的将士行军抵达了。

    一片欢呼声中,高峤面露喜色,迅速下了城头,舍马步行,出城门,朝着对面道上正行来的那支大军,疾步迎了上去。

    队伍到来的当先正中,是匹黄骠骏马。上头骑乘了一个全副披挂的黄须之人,身侧两旁,跟随着参军、副将,仪仗齐备,神威凛凛,一路过来,见百姓夹道欢迎,目中隐隐露出得色。

    他远远便看见高峤领了一众建康官员步行相迎,却故意放慢了马速,等两头相距不过数丈之远,这才纵马过去,到了近前,翻身下马,对着高峤就要下拜:“景深将贤侄托付给我,我却负了所托,险些折了贤侄!全是我之过错!倘贤侄有失,我便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高峤怎会要他拜了自己,笑声中,上前便将那人一把托起。

    “许兄怎出此言?生死有命,本非人力所能及,何况置身凶战?怪我不曾为许兄考虑周到。许兄平叛竭虑之际,尚要为我那鲁钝侄儿分心,更令许兄陷于两难境地!愧煞了我才是!”

    那黄须之人,便是出身于当朝三大侨姓士族之一许氏的许泌,当今许皇后的长兄。

    “景深不怪,便是我的大幸!”

    许泌执了高峤之手,极是亲热。

    他近旁的几名随军将军,除去一个黑面络腮胡的汉子,其余都是士族出身,皆知高峤,纷纷下马,向他见礼。

    高峤心情畅快,一一慰劳。

    旁观民众,亦听不清说了什么,远远只看见高相公和许国舅把手谈笑,将相相和,未免群情激动,道旁再次发出一阵欢呼。

    高峤慰问完毕,心中毕竟一直记挂着那事,便道:“我那愚钝侄儿,此次侥幸得以回来,听闻是被你军中一名为李穆之人于阵前所救。此人今日可随军回了?”

    许泌笑道:“自然!”看向身边的那个黑面壮汉。

    壮汉早听闻高峤之名,却第一次见到他的真容。急忙上前,对着高峤,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

    “末将杨宣,见过相公。李穆乃末将帐下一别部司马。末将这就将他唤来拜见相公!”说着急匆匆而去。

    高峤望向前方。没片刻,见杨宣领了一人回来,近旁士兵,看向那人的目光,皆带敬佩之色,主动纷纷让道,知那人应当便是李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