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
“苍天在上,黄土在下,律法三十卷,包括格、式、律、令及敕疏议总计五百零二条①,没有一条可以让你在大街上罔顾平民百姓的性命!”
“你……犯了大不敬之罪。”再无知,那也是豪门大族出来的,忽悠无知小民的话还是很多。
包括小霸王赵翼博在内的几位贵公子都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贱民竟懂律法,中山郡王小世子的行为考究起来确实不妥,但这是默认的社会生存法则,权贵之人要你死,比踩死一只蚂蚁还容易,所以没有人去追究权贵的权力合不合法,只要他想,不合法的事情最后在他的权势之下也会合法,既然结局都一样,死就死吧,还折腾什么?
“大不敬?和谋反等同,它指的是臣民对皇帝或皇室有不恭的言辞、行为,臣民一旦触犯,都会判死刑。”童玉锦冷笑,“是不是这条?就算我没有及时避让或行跪拜之礼,那也得由衙门或大理寺、提刑司等司法机构处理我,你没权处置!”
“你放肆!”赵翼博大吼,转身要抽侍卫的配刀。
“……”童玉锦毫不畏惧的看向小恶魔,反正自己已经死过一次了,再死一次又如何。
“慢着!”这声音一如往常,如和风拂过水面,如春雨化过春田,给人莫名的信服,烦燥的心能因为这声音瞬间抚平。
可是童玉锦明白,这是权贵的表面修养,看似温润、有礼,实则为人、做事城府很深,因为洞悉一切,他才能风轻云淡、不急不徐,作为曾经的律师,跟这种人打交道最危险了,他能笑着杀人于无形,你还会觉得死在他手下是一种幸事。
“博儿,别惹事!”夏子淳一边阻止表弟,一边看向童玉锦,圣上在各路加提刑司的事还没有正式颁旨,一个平民是如何知道的,他幽深的黑眸仿佛能把人吸进去,童玉锦吓了一跳,低下了头暗想,难道我什么地方说过头了?
童玉锦确实说过头了,提刑司——既便在北宋,也不是一开国就有的权力机构,它是真宗景德年间才置的,大陈朝的皇帝还没有正式颁布呢?
“表哥你又扫兴!”赵翼博满脸不高兴,但是他怕表哥,比自己父亲还怕!
“忘了你娘怎么对我说了?”夏子淳看似温和,口气却不容置疑,绝对的权威透过温润的手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容不得一丝一毫置喙!
赵翼博怒瞪童玉锦,心不甘情不愿的放回侍卫佩刀,呸了一句,“算你走运!”
童玉锦没有觉得你放了我一码,我就感激涕淋的样子。
贵公子萧焕然走上前,头左右摆了两下,仔细看了看面前的黑瘦丫头,桃花眼笑意盈盈,“子淳,要不我把这丫头买回去,好像挺有意思的!”
童玉锦低着头暗骂,娘的,这都是什么事,一边暗暗祈祷神啊,让他们饶过我吧!一边想着对策,究竟怎么样才能打消贵公子的好奇心呢?她感觉自己的胳膊有点痒,突然之间,办法来了!
被叫‘子淳’的贵公子再次垂眼看了一眼低头的童玉锦,然后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随你!”
贵公子萧焕然刚想问童玉锦要不要跟着他时,童玉锦跪着上前就抱住他的大腿,抬起漂亮的丹凤眼:“公子,你买下我吧!”
萧焕然还从没见过这么胆大妄为的刁民,直接就楞住了,瞪着漂亮的桃花眼,一脸惊呃,都忘了要避开又脏又丑的丫头。
“我很乖巧的,什么活都能干,对了,你不要怕我身上有虱子,不多的,到你家里,你家里干净,我天天洗澡肯定没了,真的!”童玉锦说完捋起袖子,从身上找了一只虱子出来,举起来,“公子没见过这种虫吧,它吃了我的血,精贵着呢!”说完,把虱子放到嘴里咬了一下,一丝丝血溢到嘴唇上。
萧焕然看得清清楚楚,当下歪头就吐了,旁边侍卫瞬间拔刀,目询主人,被弯腰呕吐的萧焕然伸手制止了,吐了好一会儿他才直起腰,桃花眼沉了沉,停在骄边的丫头们见此,赶紧提着水壶给萧焕然漱口净面,然后拿着备用衣袍,给他换了外袍,就这样,有深深洁癖的他依然觉得浑身到处不自在。
萧焕然明白这个丑八怪是故意的,可明知她是故意的居然没想一刀结果了她,难道自己开始吃素了,生气到极至后,意味深长的朝童玉锦笑了笑,“让她去!”
侍卫不甘心,“公子——”
童玉锦伏趴在地上,已经把这些贵胄的祖宗八代外加老天爷骂过N遍了,就在她以为这个家伙不会放过自己时,听到这三个字,无疑如春风化雨,瞬间抬头,对萧焕然灿烂一笑,“谢谢公子,祝你青山长在,容颜不老,天天有好运!”
萧焕然从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恭维话,觉得挺有意思,笑骂,“赶紧滚出我面前!”
“是,是,小民马上就滚!”说完,童玉锦真得在地上滚了几个圈,然后爬起来拉上两个半大小子跑了。
童玉锦一直对身上有虱子深恶痛绝,她是爱干净,可架不住自己所呆的环境、接触到的人都有这玩意,她避免不了,早上起床时还觉得虱子让自己活不下去了,可现在却救自己于水火之中,虱子是不是可爱了点?
看着滚走的童玉锦,后面几个贵公子一起大笑起来,“哈……哈……没事惹这些刁民做什么,焕然惹了一身腥吧!”
夏子淳看着落荒而逃的童玉锦,也难掩脸上的笑意,眉角高高挑起,“焕然,今天的午膳还吃得下去吗?”
“我要回去洗洗漱漱了,你们去吧!”萧焕然用手挡着自己的嘴,吹了吹,摇头哂笑,一脸嫌气。
“哈……哈……”众人再次大笑。
------题外话------
①此处引用《唐律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