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金陵十二钗之探春传 !
果然老太太也说话了:‘这孩子之前是跟风儿来过我这里的,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走了,命苦的很,长到这么大不容易。’
探春笑道:“老太太倒是可怜他。只是不知这孩子今年多大了,看起来还是个孩子一样,恐怕不会照顾人吧?”’
这次寿轩连忙答道:‘我看起来小,却已经十四岁了,农家的孩子成熟早,什么活儿都能干的,王妃放心吧。’
来之前,他三爷爷跟他说过,到了王妃面前可一定要好好表现,只要能做了赵家老太太的养子,以后就不必为一日三餐发愁了,甚至还能叫自己读书呢。
他这个连饭都是族里人施舍的人是没有读书的机会的,赵家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没有公里的私塾,要想读书,那都要自己拿银子的,他自然是读不起的,但是他平日里跟着去偷偷看人家上课,也认得几个字的,对于那些能安然坐在私塾里,不必为一日三餐发愁,可以摇头晃脑地跟着先生读书的人,他心里是无比羡慕的。
探春点头,这孩子看起来可没有十四岁,不知是他骗自己还是当真因为生活穷苦,所以生的瘦小了些。
不过赵母也帮着说话了:“这孩子还是很能干的,平日里谁家给他一碗饭吃,他都要帮人家做上一天的活儿呢。”
老太太的态度还是很明显的,这几个人中间她明显是更偏向寿轩。
其实探春倒是无所谓,看着这三人都还挺老实的,探春只希望他们将来不会害了老太太,好好地照顾她到老就是了,别的她倒不是特别在意的。
不过另外两个已经来了,探春总不能置之不理,所以还是要问一声。
不过另外两个似乎也看出来了一点儿苗头,所以在探春问他们的时候回答的也不是很积极,探春无奈,自己其实并没有拿定主意呢,他们倒是自己先放弃了。
其中一个其实探春觉得也很是不错,家中也是有一个老母亲,但是跟赵母不同的是,他还有一个兄长,家中虽穷,但总还算是能支撑,大概也是因为此,所以争的心思不是太重,但是探春其实更喜欢这样的人。
探春问过了三人的大概情况,也了解了老太太的想法,心中有数,等到水彦寻他们回来的时候,探春也没有隐瞒,直接告诉三位长老,她已经问过这三人的看法了。
他们也只是问探春可有选中合适的人。
探春却笑着摇头:‘这我怎么敢做主?不过是替老太太问一问而已,这毕竟是赵家的家事,轮不到我说话的。’
三人点点头,看着这王妃倒还是懂些规矩的。
他们转而问老太太:“不知道嫂子有没有拿定主意。”
这倒叫赵母为难了,她一直以为不用自己拿主意的,毕竟有探春在呢,没想到最后竟然把决定权交到了自己的手里,叫她一时半会儿的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三个孩子都是极好的孩子,其实她把人过继过来,她心中也有主意,叫他们照顾她倒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穷苦的孩子,自己把人要过来,也可以给他们一口饭吃。
所以她是很难拿定主意的,虽然她心中是更偏向寿轩的,毕竟那孩子从小就苦,年纪也还小,有自己帮他一把,以后也能过得轻松一些。只是另外两个也都是苦孩子,叫她说不要这两个,她也说不出口。
她很是踌躇了半天,也拿不定个主意,其中一个长老忍不住说道:‘老嫂子,你不用为难,这都是咱们自己家的孩子,你选了哪一个,不选哪一个,保管没有人敢说二话的。’
赵母点点头“我知道,这三个都是好孩子,所以我才一时难以取舍。”
还是那年纪最大的说了话:‘合族的人都知道的,弟妹你做人是没话说的,今日还有我们在场,不管你选了谁,那谁都说不出二话,你也不必顾忌别的什么,全看谁更合你的心意就是了。’他这话可以说是很诚恳了,平常人家过继,哪能叫一方自己决定的,那不是两边商量着来,就是族里的长老决定了吧人送过来的,今日他们不仅把决定权交给了赵母,甚至还直接说但凭她的心意,可以说很对得起她了。
只是这样一来赵母就更不知道选谁好了,她犹豫了半天还是说到:“不如就请几位长老替我拿个主意吧,这几个孩子都这样好,我实在不知如何取舍的。”
探春和水彦寻他们在一旁看着干着急也没有用,赵家的家事,他们也插不上口的。
三位长老互看了一眼,大概是觉得这样推辞下去也没有意义,便推了其中年纪最大的那一位出来:‘既然弟妹信的过我们,那我们今日就当着王爷王妃和几位大人的面儿,替弟妹拿个主意,这人要是选的还不错呢,就是我们几个老骨头的造化了,若是选的不好呢,弟妹也不必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担待他,只管把人赶了出去就是。’
赵母连忙笑道:‘几位长老选的人那是没有不好的。’
他继续说道:“只是咱们之前也是提过的,这几个孩子的辈分跟风儿还差了一辈,所以只能叫他们认弟妹做个祖母了。”
赵母笑道:“祖母好,本来我还想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做个祖母了。”她笑的有些叫人心酸,想来有的时候会怪赵大哥的,他走了不说,连个后代也没给自己留下,当初她那么逼着他娶了张家姑娘,他却不愿意,若是当初成了亲,那至少也能给自己留下一个孙子不是。
“寿铭,过来拜见祖母吧。”年纪最大的那人对着其中一人说道。
这人正是探春刚才看重的那位家中有兄长和母亲的人。
探春心中暗暗高兴,看来自己看人的本事着实没有退步。
听到自己被点名,寿铭还楞了一下,他本来以为老太太肯定会选寿轩了,毕竟他更艰难一些,而且老太太之前同他还是认识的,刚才就是王妃问话也大多是问的他,怎么到最后反倒变成了自己。
、不过他疑惑归疑惑,听到长老叫他,还是很听话的赶紧到老太太面前先磕了三个响头,至于正式的礼仪,那要等到他们都商定好了,开祠堂,重新写族谱来确定了。
最终选中的是寿铭,除了三位长老不惊讶以外,其余的人多少有点儿不大明白,怎么看都是寿轩跟合适,自然了,也是他最惊讶,这惊讶之中不可避免的还带了点儿不甘愿,只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他也不好表现出什么。
既然已经确定了人选,另外两个就不算是赵家人,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没有叫他们听下去的道理了。
探春做主,每人赏了十两银子,然后把他们送走了。
探春对于这样的结果虽然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对几位长老看人之精准的惊讶,倒不是对寿轩会落选而感到惊讶。在她听到寿轩说之前赵大哥帮过他的时候,探春心中就已经明白了,此人不会是合适的人选,她跟寿轩才第一次见面,自然看不出什么,但是赵大哥既然跟他相处过,又知道他的情形,他又打定了主意要为母亲过继一个养子,那在信中就不会不提起此人,但他临走之前留下的遗书里却根本没提起过这样一个人,赵大哥做事周全的很,不可能是单纯的忘了,一定是在相处的过程中,他觉得有些不合适,才摆脱探春来重新找人,而不是就选中他。
虽然探春还不明白,寿轩到底哪里不合适的,但是既然是赵大哥的意思,探春自然不会违背,当时若是长老们说出了他,探春也会想办法拒绝的。
送走了他们两人之后,探春笑着对寿铭说道:“既然是一家人了,便不必如此客气了,请坐吧。我与赵大哥是好友,算起来,咱们关系也不浅,以后老太太还要交给你照顾,有什么事情尽管去告诉我。”
他这才听话的在赵母的身边坐了下来。
探春继续对几位长老说道:‘既然几位长老都在这里,我就顺便把赵大哥别的嘱托也一并处理了吧。’说着她从袖子里掏出赵风留给她的那封遗书,交到几位长老的手里,表明自己做这些事情是有依据的。
还好的是,其中一位长老是认得字的,虽然很费力,但总算看明白了赵风的信,一边看,还一边给另外两位长老解释,他们三人心中惊讶,赵风竟然攒下了这么多钱。
探春他们也不急,等他们都看完之后才把信收了回来:‘几位长老都已经看过了,想必是没有什么疑问了。’
他们三人点头,虽然不知道那是不是赵风的笔迹,但是一个王妃也犯不着去伪造他的书信然后来给他们送钱,这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也就默认了那就是赵风的信。
探春看他们点头才继续说道:“今日当着几位长老,还有两位大人的面儿,我就把赵大哥所托付给我的事情处理个明白。”说着她从袖子里拿出银票:‘赵大哥信中说的明白,共留出九千两银子,平分成三分,一份交给老太太,是养老用的,一份儿给香菱,算是做兄长的对妹妹尽的最后一份儿心。最后那一份是留给老太太的养子,当然了,现在是孙子,也就是寿铭的,等老太太百年之后,这笔银子就会送到你的手里。’侍书从探春手里接过银票,按她说的递到个人的手里,只是不管是赵母还是香菱都不肯收。
香菱拒绝的很是坚决:‘那日王妃跟我提起的时候,我就已经说过了,这银子我不要,就留给母亲养老用吧,若是母亲暂且用不着,便劳烦王妃替母亲打理着,我不缺银子,不必给我。’
探春笑:‘我还不知你不缺银子么?只是这毕竟是赵大哥的心意,不好不要的,这样吧,你既然不肯收,我也就替你跟赵大哥的那一万两一起放在钱庄里。’
这样香菱才点了点头:‘王妃这样放着便好,我是不会去取出来的。’
赵母也不肯收:“我一个老太太了,要这么多银子在手里做什么?”
探春解释:“老太太生活总是要银子的,赵大哥想来是不放心,才特地给您留出来的,您要是不收着,那赵大哥看了也不能放心。”
‘只是我哪用的了这些银子?还是请王妃帮我收着吧。’赵母说道。
探春哭笑不得,现在倒好,多少银子拿了过来,还要多少银子带走,人都不肯收。
不过探春也知道这么多银子放到老太太这里确实不安全,所以也没有强求,只是当着众人的面儿把这件事交割明白了,然后写了条子,替他们把钱都存在了钱庄里。这条子他们虽不肯要,探春还是硬塞到了他们的手里。
一应事情都解决好,探春另拿出一百两给了寿铭:“我刚说过,我与赵大哥交情深厚,你既做了他的养子,我也给给些见面礼,且你说家中还有一位老母亲,赵老太太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不能叫你来了这边就不管那边了,只是你既然认了她做祖母,平日里就该尽心照顾,这一百两是我送给你的,你拿去送给自己的母亲也好,六处一部分来照顾老太太也好,我都不管,只提醒你一句,老太太年纪大了,别惹她生气。”
他本是不肯收的,长到这么大,还没有一次见到过这么多银子,只是老太太发了话:“王妃既然送你的,你就收着吧。”他才肯收了下来。
香菱另外又拿出一百两:“想来你刚才也听到了,赵大哥认我做了妹子,母亲认我做女儿,今日既然你认了母亲做祖母,那我也该送一份见面礼。你也不必推辞了,只要你好好照顾母亲,以后也不会亏待了你的。”
几位长老那里自然也有不少的银子奉送,多亏他们忙前忙后一场才把事情处理的如此圆满,得些银子也是应该的。
等把几位长老也送走之后,探春又仔细跟寿铭和赵母商定了,什么时候搬过来,什么时候去祠堂改族谱,一切事情都敲定,探春才放心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