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南北杂货 > 448.大发展

448.大发展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南北杂货 !

    这一年八月初, 长安女子纺织学院成立,并且开展秋招, 前后报名的学生共有一千三百余人。

    这还是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筛选的情况下,若是照单全收, 怕是三千人都不止。

    一下子招收了这么多学生,升平坊那边的新校区又还没有建设起来, 无论是教室还是宿舍都很紧张。

    为了缓解眼前的压力, 罗用让人初选了近五百人到罗氏机器坊,因为先前有不少学生都到河南道修桥去了, 所以就腾出了一些空间, 再说今年秋里, 机器坊原本也是预备要进行一次秋招的。

    待到那些修桥的学生归来之时, 机器坊那边肯定又很拥挤了, 届时纺织学校这边的校区可能也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于是就又有一些学生需要回流。

    将来究竟那些人在机器坊,哪些人在纺织学院, 全看她们自己的表现,这两个学校是相互流通的, 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筛选调整。

    机器坊那边培养的是工程师, 以及研究人员,还有少量专心学术之人。而女子纺织学院这边, 则是主要培养纺织方面的技术人才。

    这二者的差距相当大, 在灵活的筛选机制之下, 届时竞争肯定也会很残酷。

    对于这个机器坊, 罗用是寄予了厚望的,希望它能培养出一批杰出的女性工程师。

    很多学生的基础都是很差的,要在短短几年之内获得飞速的成长,这不仅要求她们拥有过人的资质,还要付出超出常人数倍的努力。

    很多人现在都还没有发现,由于罗用这个变数,那一场原本应该发生在十八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穿越了千年,来到了公元七世纪的这一片土地上。

    自从蒸汽机成功应用在纺织产业中的那一刻起,一切便已无可阻挡。

    所谓第一次工业革命,便是蒸汽机的出现,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人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模式被打破,它所代表的意义太多太多。

    若是仅从女性的角度上来说,那便是各种工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全国各地,大量的用工需求,使得女性们可以轻易获取到一个工作的机会,这就代表着她们可以自力更生,不再需要依附于男性而生存。

    而权力的争取,地位的提升,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从脱离依附开始。

    很多人眼下都还没能看清这些大趋势,而罗用却看得很清楚,可以说这一切都是他亲手促成的。

    既然看得清楚,自然也就要尽量在这些形势中占据有利位置,比如说兴办作坊,修桥铺路,尽量在各地打好基础。

    再比如说有意识地和女性群体建立更加紧密友好的联系,为更多有勤奋有资质的女性提供成长的养料和上升的机会,从而获取她们未来更加强而有力的支持。

    近日,长安女子纺织学院正在修建屋舍,工部有人来寻罗用,道是要与他相帮。

    罗用知晓这是工部要培养建房的人才,他也同意了,只是提出一个要求:“我那纺织学院皆是女子,若有那诸多男匠人进进出出,怕是于她们的名声有碍,尔若是有心相帮,便寻些女匠人过来吧。”

    不几日,工部那边果然就安排了一群女匠人过来,数量竟很不少,听闻其中一些乃是这几日临时从别处调来。

    之后这些女匠人们便在女子纺织学院住下,参与到这里的房屋建设之中。

    唐初这时候,女子的地位并不十分低下,各行各业皆有女性参与,即便数量不多,但总还是有的。

    自宋代以后,才逐渐生出了许多忌讳,道是女子晦气云云,这也不能摸那也不能碰的,宋以前,反倒少有这些陋习。

    “……快些快些,晚饭前需得把这些砖都搬完,明日里又要再来一批。”

    “怎的又是这般没气力的模样,方才吃过了中午饭,可是又饿了?”

    两名女匠人从未完工的屋子里走出来,见门外一群纺织学院的女学生正在搬砖,却是一副有气无力地模样,便笑着催促她们快些干活。

    这两名匠人一人身着短打,一人身着胡服,皆是工部那边安排过来,来了没几日,倒是已和这边的小娘子们打成一片。

    “又累又饿,怕是有些干不动了。”一名小娘子哀叫道。

    “那便歇息吧。”这时候屋里又出来一名娘子,二十出头的年纪,那一身灰色衣裳让人一看便知她是罗氏机器坊的人:“歇息一刻钟,用些面饼清水。”

    “你们这里干活倒是轻松。”那着胡服的女匠人笑道:“搁我们那里,哪有这样的,早晚各一餐热饭,中午便也只啃几口饼子了事,你们这儿中午头还有一餐热饭哩,竟是还饿。”

    “这般大的岁数,确实容易饿些。”另一个穿短打的妇人笑道。

    “这些个女学生,每月里也就轮流做一旬的活计,怎的就这般容易累了?”那胡服女子又道。

    不多时,便有小娘子从食堂那边抬了一筐饼子过来,一边走还一边叫唤:“哎!今日做的是嫩玉米南瓜饼!”

    楼上那些正干活的人一听这话,忙探头出来看:“今日吃嫩玉米南瓜饼啊,快去弄些过来,快去快去。”

    也就那一会儿工夫,旁边几处正在施工的人群也都纷纷得到了消息,一群女子撒丫子往那食堂奔去。便是因着今日吃的是嫩玉米南瓜饼,若是杂面饼子,便不会这般积极。

    今秋长安城中的嫩玉米和南瓜皆是不贵,就是这饼子做起来很有几分麻烦,要把嫩玉米粒用刀削下来放在石磨之中磨碎,再和切块煮熟的南瓜肉放在石臼之中舂捣,捣得匀了,再捏成一个个圆饼子,放在热铁锅上炕熟。

    这饼子炕起来也是很香,吃起来更是甘甜,那边离得近一些的正在上课的学生们方才已经闻着香味了,这边工地上离得远些,倒是没闻着。

    这时候不少人正嗷嗷往食堂跑,她们这些已经拿到饼子的,便各自取了一两个,坐在砖堆边吃了起来。

    没有草席胡凳也不要紧,拿几个砖块垫一垫便坐了,有些小娘子实在累得狠了,身上的衣裳又早已脏了,干脆也不讲究,盘腿就往地上坐。

    这时候屋里楼上的,又陆陆续续走出来不少女匠人和女学生,女学生有机器坊的也有纺织学校的,穿着不一样的衣裳,很容易辨认。

    “你们这些小娘子也莫要嫌累,跟着机器坊这些娘子们好生学些技艺,将来不定便能挣了大钱去。”那名穿胡服的娘子一边吃着饼子,一边又与那些年轻小娘子们说道。

    “我们是来学纺织的。”一名小娘子回嘴。

    “你可莫要冒傻气,学纺织哪有学建房挣钱快,你且看吧,待过些时候,这长安城中不知还有多少人家要起高楼哩。”

    “倒也未必,纺织若是学得精进,也能挣钱。”

    “那可不,听闻先前机器坊那边一名小娘子因为改进了纺纱机,可是得了许多奖金。”

    “……”

    “我瞅你们几个也是有才干的,怎的这一次竟没去河南道修桥?”

    “那时候机器坊那边正在建房,走不开。”

    “倒是了,刚好又叫你们赶上纺织学校这边的活计,这活计做得好了也能挣名声。”

    “你们是怎么成了女匠人的?”

    “能有什么法子,耶娘便是匠人,夫家亦是匠人,我自然也就成了匠人,家里多一个人做工,好歹多得一份工钱。”

    “还有这人,男人病倒了,她便只好把那些个家伙什捡一捡,自己出来上工了,也是多亏了其他匠人照拂。”

    “还有那人,她家没有兄弟,她那阿耶自小便把她当男儿养育,甚手艺活都教与她,倒是个能耐的,不过她学的是木工,哈哈哈哈,钢筋水泥这些个并不懂,也就能帮你们做做门窗。”

    “罗县令也是稀奇,怎的竟要给这些屋子开这般多的窗户,一面墙壁就要开三个连排的大窗户,几乎没余下多少墙面,皆被窗户占了去……”

    “……”

    “开工了开工了!”不多时,便听不远处有人吆喝。

    “哎开工了开工了。”这边的人连忙也站了起来:“把余下这些活计做做完,便能吃晚饭了啊。”

    这边厢,纺织学院里的女子们干活的干活,上课的上课。

    那边厢,周鑫正与罗五郎讨论后勤方面的事宜,说到学生们今年的冬装问题,周鑫便问五郎:“这两日天气渐凉,待你今日回去,记得问一问阿枝她们,这批冬服可是做好了?”

    “也就这三五日的工夫了吧。”五郎答道:“前两日原本够数了,却被查出一批做工不好的,也是赶工赶得急,疏忽了管理,如今正在补救。”

    “她们那个作坊刚刚筹建,这也是常有的事。”周鑫亦道。

    “那些做坏了的衣裳,如何处理了?”过了一会儿,他又问道。

    “能改的便改了,不能改的便拆了做手套袜子,布头也都被拿去缝了鞋底,那些个针线功夫稀疏的妇人,便叫她们从这些个小玩意做起。”五郎对这些事情倒是知道得颇详细。

    话说阿枝和黄香兰早前是从长安城那些个成衣铺子里拿活做,后来工学和机器坊需要统一服装,她们便把那活儿给揽了。

    这两人从工学与机器坊接了订单,再去寻相熟的成衣铺缝制,收货的时候再做好质量把关,如此挣些中间钱。

    后来长安女子纺织学院成立,这边也要做衣裳,阿枝和黄香兰两人合计着,工学、机器坊、女子纺织学院,这三个地方一年到头的订单加起来,已经足以养活一个作坊了,于是她们便合办了一个成衣作坊。

    黄香兰把他家那个出租的院子收了回来,阿枝每月付给她一半的租金,算是两人各自出资一半,其余的投入和产出,亦都是对半平分。

    她们原本也只是打算做做这几个学校的订单,没想到这个作坊刚办起来没多久,竟有两个胡人来下订单,要的乃是和机器坊的服装相近的款式,只是布料用得更好一些。

    阿枝与黄香兰二人初办作坊没有经验,这一下子两个大单挤到一起,又是买布又是赶工的,很有几分忙乱,她们手底下的那些雇工为了多赶活计多挣工钱,便也有些草率行事,于是这才出了岔子。

    话说这两年的长安城,生意似是尤其好做,甚物什都有人愿买,许多大大小小的作坊,也都纷纷冒了出来。

    早前听闻有一个小娘子做了花皂在铺子里寄卖,原本也是小打小闹,不过就是为了挣几个小钱,为自己添些嫁妆,不想竟被一个外地来的商贾看重,也是下了一笔很大的订单。

    后来那小娘子家里的几个女眷合力,前后几日的工夫,便在自家旁边开起了个花皂作坊,听闻如今也是经营得不错,最早与她们下单的那个外地商人,现在时常还会有返单,人说他从长安城买了货去,也是运去别处转手卖给外国来的番商,过一下手,便能赚得不少差价。

    这些胡商买货,往往并不十分关心这些商品是不是价廉物美,他们更多时候考虑的,是这些物什运回国以后转手卖掉,能不能赚大钱。

    所以长安城这些大小作坊在和胡商们打交道的时候,便常常可以接到一些利润很高的订单,引得城中不少原来没有想过要开作坊的人,也都纷纷开始考虑要开作坊了。

    待到这一年冬天到来的时候,长安城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早前长安城中有人组织了一个运货的队伍去往岭南,在岭南当地购买了大量的荔枝龙眼罐头,然后在那边的港口装船,沿着海岸线去到江南沿海,再沿江河渠运辗转到了洛阳,最后从洛阳上了铁轨,一路运到了长安城外。

    这批荔枝龙眼罐头数量极大,它不仅冲击了长安城中原本价钱奇高的荔枝龙眼罐头市场,也让许多长安人生出了想要去往岭南运货的念头。

    罗大娘也与二娘四娘两人商议,要一起组织一个队伍去往岭南买货。

    刚好二娘子过些时日又要下江南,届时便由她在江南沿海组织一个船队,出发去往岭南。

    对于这件事,罗用也是赞同的,就算不图能挣多少钱,在这种大发展大浪潮之下,好歹也不能掉队。

    岭南那边的市场确实是不容小觑,再者,若要发展海运,也需先从近海运输开始培养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