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非主流清穿 > 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与挑战并存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非主流清穿 !

    不管胤礽想做什么样励精图治皇帝,他都必须有一个全面而细致计划。康熙教育,为淑嘉所诟病,摧残儿童身心健康、不尊重老师、不重视德育……简直是罄竹难。然而,康熙用他儿子们高质量证明了,他教育方式确实是有效。突出一点,就是对于细节把握,这也与康熙本人风格有关,他就是那种求全责备人。

    即便是对康熙不那么发自内心尊敬淑嘉,也必须承认:康熙儿子们,具体业务能力是很强,只要他们沉下心来办事不是心存敷衍,必然是细致周到。

    颇得康熙真传胤礽,各个方面也深受乃父影响,即便心中有一些浪漫主义想法让他热血沸腾,一旦着眼于实际事务,又很务实了起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就是摆胤礽面前情况。无论心中多么大野望,他都得从头做起。虽然目标很宏伟,却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要真是一觉醒来就下令满汉一样待遇了,他这皇帝也就当到头了。众人一定以为他是“乱命”,先前一场大病烧糊了他脑袋!

    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饭要一口一口地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是改革高境界。

    咳咳,当然这个渐进过程也是相对,期间少不了波折,好歹波折不是动荡,不是革命。

    埋下头来,胤礽仔细考虑过了关外情况,又对比手上京旗状况,列出了回屯所需诸般注意事项。从调集什么样旗下人口,各旗比例,到分配于何处住,选派什么样官员,样样都要考虑周到,光是第一批回屯京旗,就要至少五年时间才能够适应生活不用国家再操心了。

    走了这一步,就等于承认,之前政策现已经行不通了,再不能由国家包养旗人了。已经耕种劳动了旗人,与汉人区别,还有那么大么?

    这个道理胤礽明白,弘旦明白,决策诸朝臣也明白。一个政策改变,不一定是非要通告天下说这个办法已经不适应形势了,只要看颁政策是不是延续了原来政策,就知道它是不是走到了消亡边缘了。

    京旗回屯事件中央酝酿了几个月,长泰十三年二月,正式下了旨意。选择这个时间也是经过考虑,此时春寒已过,天气只会越来越暖和,到了东北虽是夏季,却正是凉爽宜人。到那里慢慢安下家来,适应着适应着冬天也到了,不会因为大冬天骤然到了东北而冻坏。

    至于回屯安顿下来之后已经过了春耕,这一季农时就荒废了问题,雍王是这样说:“谁也没指望他们头一年就有收成,还是先迁过去要紧,难不成去了还想再回来?他们本来就是拿着国家饷银,就是头一年没有收成,也饿不死他们。饿一饿,逼一逼,也就拿得起锄头了。臣弟已经把头一批需要耕牛、种子、家具都准备好了。盛京等处也加盖回屯京旗房舍。”

    受他这句话启发,弘曈又加了一句:“这些人,几代人都拿着国家钱粮、当着差使。如今不过是把差使从驻防变成耕种,种出来粮食还归他们自己,怎么就不乐意了?”

    京旗回屯执行,再次体现了万恶主义“优越性”,根本不需要征求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几乎不需要解释,上头下令了,你们就去办,不干就是抗旨。这就是眼下国情了,上面“乱命”,是他不对,但是如果你由此而反对他,你也不是好货!

    而旗丁里对此事抗拒并不如想象中激烈——人口膨胀,职位却不可能以相应系数膨胀,普通旗丁得差使机会越来越少,国家津贴发放时打折扣也越来越厉害,京城攀比之风也越来越严重,日子过过不下去了。

    如今皇上下令,被选中人牢骚是免不了,毕竟京城生活要方便得多,但是回去也不是一个不能接受选择。要知道,旗人现还享受着免税优惠,清廷政策,关外真正称得上是地广人稀,每个成丁可得几十亩土地。再者,又没说不能雇人耕种,对吧?

    饶是如此,这项政策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比如,谁带队?

    旗丁们很多都是有旗主,让旗主本人北上,几乎是不可能,让他们子弟去,派谁?总觉得有点儿流放意味了。

    光靠这些人还不行,胤礽也知道旗丁里已经生出不少游手好闲份子、宗室里面也多了不少纨绔子弟,必须有官员跟着。必须是熟知农事又精于细务,还得是不畏强权。到了关外,就是旗人根据地,旗人心里天然上就强硬了起来。一般汉官还真支使不动这些“爷”们。

    胤礽冷笑数声,直接把几位嗣王给派了出去,头一个被点名就是他三哥宝贝儿子、他老婆侄女婿,弘晟,不是一个人去,而是带上老婆去。弘昭年轻,把昭哥哥弘时也给弄了去,此外允祺、允祐等各有儿子被指令指着名下佐领北上。弘旺同时年纪不大,允禩又没有别儿子,只能留京中。

    胤礽从他兄弟儿子们入手,让他们带头。他狠却是,让弘曈跟着头一批人过去,压阵。皇帝儿子都去了,你们有什么好矜贵?

    弘曈原是掌户部皇子,情况也熟悉,身份也够高贵,足以压制住以为天高皇帝远而胡作非为人。同时,由于天然父子关系,他可以把情况及时地向京中反馈,又不用担心君臣之间信任问题——他亲妈可还活着,这个圆场还是能打,有妈孩子像块宝啊!

    给弘曈配人员里面又有一个庆德,这货本来就是个流氓,处事之圆滑实是旁人比不上。按照大清朝国舅们嚣张程度,即便弘曈临时有事,或者偶尔有个病假,他身份也足以使他能够压得住场面。

    本来这个差使胤礽是想给赫舍里家——索尼系赫舍里氏,然而考虑到自己舅舅家里,除了索额图,剩下都是被康熙骂为“懒惰”不肯任事,值个班都要旷工,只得把这个念头给掐灭了。

    然后就是让吏部选派各地长于民事“循吏”,每个都得了皇帝接见。胤礽亲切地与这些平日里几乎没有面圣可能芝麻官们,对他们工作给予了肯定与高度表扬,趁他们感动得不知东西南北时候告诉他们:眼下正是你们大有作为之时,我有一件好事让你们去做。并外是一般人去不了地方,现我给你们这个殊荣,过去当官。

    ————————————————————————————————

    本以为配了这样班底,要身份有身份、要能吏有能吏,应该可以了吧?

    胤礽却忘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既有身份又有能力,有身份可能没有能力,有能力可能会被身份压着。

    又有,旗丁们看了少主子们也到了关外,是听话跟着去了,但是他们毕竟是养尊处优几十年人了,别看只是些普通旗人,每人一季可能就两套体面衣裳,但是好面子、爱摆谱习惯还是养出来——如果你们家也是连着八十年没当过劳动人民就能衣食无忧,你也能有谱儿了。

    正是国家圈养政策,养得旗人身上锐气全无。实际上,开始时候,国家并没有明令规定普通旗人不得经商、耕种为生,限制只是官宦,当然官宦们也不屑于亲自去干,而是指挥家奴去做。谁知道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从事劳动靠劳动养活自己就比较低贱观念了。

    有些人家人口多,田地多,本身耕种不过来,这个可以理解,没这方面技术经验么。也就变通了起来,招募了不少雇农!关外不许普通汉人去,但是,如果你是旗人家奴仆、佃户,用这个理由还是可以去。

    不少心思灵动旗人,接到搬迁令之前就打起了这方面主意。到了地头,不用自己动手,坐着收租也能一家子饱暖,多好算盘!

    说起来,自打康熙四十余年开始,国家遭了灾荒吃不上饭大有人,因为有了这些无产者,各种暴动也不少。这些乱民年景好时候,可都是良民,可见国家是不缺农民。

    又由于摊丁入亩与永不加赋,剩余人口多了起来,国家对人身束缚放松了很多,招募人手加容易。

    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人,把有准备户部吓了一跳。户部是准备了某些人会带着奴仆上路,但是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旗人,怎么就多出来这么多人?

    问明情况,把雍王气得目瞪口呆:“这些不争气东西!”旗人当地主,他不生气,他气只是这股子精神,就这么不肯踏实干活么?

    胤礽道:“这群混蛋!国家只预备了旗丁房舍钱粮,并不管这些雇工奴仆们口粮!这么多人到了那边儿食不裹腹,要出乱子!”

    这又手心脚乱地应对。

    几乎没对人解释过什么事情胤礽不得不缓和了语气,告诉旗丁们,你们带了这么多人过去,那里暂时是没有这么多粮食给你们养奴才!到时候当心他们抢你们吃。苦口婆心。

    才刹住了这股风潮。

    紧接着,回屯京旗之间又起了摩擦。

    “啪!”胤礽摔了奏折,捏了捏鼻梁,觉得头疼不已。

    弘旦垂手立下面,这折子内容他也知道,不外是土地有肥沃贫脊之分,哪旗分得好了、哪旗分得次了,谁家地肥、谁家地薄,吵得不可开交。

    “争争争!就知道争!都觉得自己吃了亏,那就让他们互相换过来!正蓝旗觉得吃亏了?叫他跟正红旗换!”

    “汗阿玛,不可!”弘旦跪了下去,“这样是要出乱子。康熙初年为了换地事儿,辅臣们闹得不可开交,还饶上了二品大员。再者,他们不消停,朝廷就要照他们意思办,长此以往怕要威信全无了。”

    这说是康熙初年恩怨了,后以鳌拜胜利而告终,期间赔上了几位大臣,加上一些别事情,四辅臣之一苏克萨哈也被鳌少保弄死了。

    后还是给各旗小主子们下了命令,不许纵容底下人胡闹,不许听风就是雨!你们勘明实情上报,谁胡说八道,你们可都是有爵位,不要显得配不上这份责任。

    其实分配时候还是有些不平衡,这是必然,八旗本身就要排个次序,而不同旗份里出官员,多少也会带一点个人色彩。但是总说来,还算是平衡,胤礽等人又想打好这头一炮,是用心,总算事情没有闹大。

    “只盼明年他们能像样子一点!”

    还明年呢!这一年秋天回屯京旗就出了一件比较大事情。

    这事情出得极其打脸,出事人却是弘时。弘时此人,很久一段时间是雍王家宝贝疙瘩,无他,他兄弟们死得太频繁了。颇受了一段时间瞩目,又加上他爹管得虽严,但是生母把他当眼珠子似地疼爱,四福晋又必须对他好。他本身也不知道搞,就有些长歪。

    为了酬雍王之勤勉,胤礽是给弘时加了贝子衔才放出去。弘旦就属于那种有各人而无能力,他身份还不是能随便忽视,还是能直接上折子给皇帝。本人能力有限也就罢了,你有眼光也行啊,他又没眼光,荐了几个人,闹出贪污等事来。

    回屯是由几个部门共同承办,由于雍王身份,这件事情却是他负总责。儿子不争气,真能要老子命!

    雍王恨不得直飞盛京,把弘时给做掉!雍王一冲动,就跑去请旨:“臣弟请赴盛京收拾了这个孽障!”

    胤礽眨眨眼,他不如雍王这样生气,这样大行动,到目前为止只出了这么一个高级不靠谱,已经算是不错结果了。但是弘时真不好处理,不招他回来,说不定还会闯什么祸,招他回来,也是打脸。

    他爹还管着这件事情。

    胤礽看着御案上镇纸,仿佛它突然变成稀世珍宝,许久:“你择一个信得过人,去帮帮弘时吧。”

    雍王冲动过后听了他二哥话,回去先不是择人,而是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把弘时骂了个狗血淋头,然后警告,我给你选了个人去,他是代表我,你必须听他!再出事,我也顾不得脸面,直接请旨斩了你!——这还真不一定是气话。

    次年,世子、长子们有些得到了轮换被召回京,有些依旧留盛京,多多少少都受了些表扬。被召回人里就有一个弘时,不得已,弘昭又被派了过去呆了两年才被召回来。

    值得一提是,弘时回来面过圣,爵位是没削,回家就被他爹行了家法,二十板子打得皮开肉绽然后关起来让他读。

    ————————————————————————————————————————

    面对四福晋担忧面孔,淑嘉能说也就是:“我给庆德写信,叫他能帮衬就帮衬。你也不用太挂心了,孩子阿玛那里也有人。”

    雍王还是坚持把年少儿子派了过去,理由是不能搞特殊,不能因为他搞特殊把回屯弄得乱七八糟,别人儿子能去他儿子也能去。由于弘时基本上算是灰溜溜回来,他必须再派一个儿子去把面子给挣回来。

    四福晋止此一子,担心不是一点两点,这些事情上面,女人却总是拧不过男人,只能眼看着心肝宝贝去吃苦。

    四福晋心里又骂弘时真是挂不上墙东西,好好镀金差使都能办砸。看看从盛京回来人里,没正式册立都有信儿传出来要册立了,与世子之位无缘,也有了不错爵位。偏偏他,真是丢脸。

    “您别笑话,我就剩下他这个指望了。说起来,裕王家这回换了几阿哥去?”

    换去是淑嘉亲外甥,淑怡所出广,本来,他是继室福晋所出,又非嫡长,封爵不过不入八分,这一回却顶着辅国公名头北上。帝后意思已经非常明白了。上头有帝后罩着,盛京有亲舅舅、表哥兼族兄,那里还是姨父蒋霆做过官地方,到底有些人脉。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凭他是谁,也不过是毛孩子,老实别生事就行了。”淑嘉嘴上这么说,其实暗地里也没少嘱咐。不过当着四福晋面儿,不好表现得太郑重而已。

    此时淑嘉还不知道,她心心念念不忘一个大转机,遥遥数千里之外,已经开始了。而命运齿轮偏转,也即将开始。

    ————————————————————————————————————————

    胤礽为这个国家几乎要耗干心力,名声也几乎要搭了进去,却仍然找不到出路。本来,他以为已经找到了,问题差不多已经解决了。后来才发现,他做,不过是扬汤止沸。然而想要釜底抽薪,却不是那么容易,一不小心,就要变成引火烧身。

    扬汤止沸,缓解财政压力,他还是找到了突破口。

    釜底抽薪,淡化满汉分野,他却是一时无从下手。

    直到三年之后,年羹尧一封“请罪”折子递到他案头。这货擅开边衅!

    看到这封奏折,胤礽第一个念头然是:真TMD不愧是进士出身,这篇文章写得真是漂亮极了!

    你丫迫不得已然能路千里追杀到吕宋去?以为我老得记不清你几年前请求整顿水军“防海盗水匪”?从那时候就开始布局了吧?大清水师,咳,之前剿海盗后都不是剿而是招抚来,表以为朕不知道他们战力。不大力整顿,根本不可能打得这样好!

    红毛一直抄掠大清子民为奴?你妹!你什么叫“一直”?你早就知道,还能忍了好几年,早干什么去了?

    但是这封折子诱惑太大!

    年羹尧撒下诱饵非止一个,比如,开疆拓土之功。再比如,这吕宋气候宜人,绝对稻可三熟。再比如,咱们人被绑架过去受苦,盼着王师去解其倒悬之危。又有,这地方原来势力被红毛欺负好惨,此事向来是我朝廷藩属,我们应该负起宗主国责任。

    光是那里种植园就够让胤礽心动了,何况,年羹尧还说,那一大片岛屿上,盛产矿藏。

    古代中国实行是银、铜本位制,告诉你某处有这两样矿藏中一样,就意味着告诉你:那里有一大堆钱,不用兑换,只要去搬就行了。

    胤礽缺钱、缺粮,那个地方有钱、有粮——虽然要花力气“搬运”。要命是,由于情报工作准备到位,年羹尧报告纯用数字说话,很有说服力,完全不像是编。他还随信附赠了活资料:几个南洋人。

    但是要开战么?胤礽摇了摇头,不行,如果他明着下令,反对人肯定不知凡几。不如,暗中行事。即便是明君,只要不是脑袋秀逗了,也是少不了阴暗面。

    胤礽压抑着激动,秘密派员又去打听了一回消息之后,年羹尧就接到了一份密旨:便宜行事,不可扰民。这个民,当然是指自家本土民。

    胤礽想得很美好,既享其利,又不受其害。年羹尧能打赢一仗,据说还解救若干被绑架群众,当然,少不了一些战利品。说明现年某人手下水师战斗力是不错,如果能打赢,白得了这么大一块物产丰饶地方,胤礽不介意为他善后。

    到时候,君臣二人再做一场戏,由年羹尧上表,把今天这封折子内容再加以润色,胤礽再接着表演,表明了自己正义立场,名正言顺又“勉为其难”地接收了这块地方——接年某人说,当地土著国王被红毛干掉了,全家都死光了——真是得了便宜还能卖乖啊!

    世上哪有这么容易事情!君臣二人先遇到敌人不是来荷兰殖民者,而是朝廷内部。

    年羹尧整顿水师,可以说是剿匪需要,事实上,很多时候剿匪事情也是由督抚领衔承担。但是,你一气打得那么远,还耀武扬威地回来了,怎么可能没人知道?消息传得再慢,还是有人听到了消息。

    年羹尧请罪是请对了,因为很多人已经写了折子参他“擅开边衅”了。

    眼下朝廷工作重点乃是民政,是解决经济问题,以此为目标许多官员,他们注意维稳。你丫突然来这么一手,一打仗又要花军费,扰民啊你!参!参不死你!

    事情果然闹大了。

    让胤礽哭笑不得局面出现了,年羹尧虽然自作主张但是目前来说他行为对胤礽是有利,而反对年羹尧人却都不是奸臣,相反,他们都是一心一意为胤礽事业服务工作人。顶住了各方压力,努力推行着摊丁入亩、一体当差,肯为国为民人。

    只是这些人不知道,淑嘉学过历史课本里,凡背诵到帝国主义改动对外扩张侵略战争时,总会提到一个背景:统治阶级为转移国内矛盾、转嫁危机,如何如何。

    很多人也还没有清楚地了解,战争也是政治一部分、是经济一部分,可以说是一种生意,单从成本角度来说,也是可以分为划算与不划算两种。花钱买面子,是不划算,如果是投资得回报,那就划算。

    北美Vs东南亚,这也差太多了吧?

    搞不清状况皇后听了皇帝打算之后彻底傻了,这还真是……具体有本地特色扩张啊!以及:“那个地方真有那么好么?”

    不能怪她,穿越者对于美洲印象绝对比东南亚深刻得多!如果她肯用心换算一下,就能知道,那个地方已经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踩得四处都是脚印儿了。

    此时此刻,帝后二人只想着那块地方如何如何,完全忘了一点:那个地方也是有人占着,虽然那人也是强盗,能不能把东西拿到手里,还得凭本事。

    事情,真有那么顺利么?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yy开始了。

    于是,完结倒计时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