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群书治要》 > 《群书治要》独家解读之《孝经》(一)

《群书治要》独家解读之《孝经》(一)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群书治要》 !

    孝的本质在于尊重,而懂得尊重往往又是一位职场新人应修炼的品德之一。“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自然无法懂得职场上的基本规则。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经》中孔子所传授的孝道,小可修身齐家,大可治国平天下。孔子在《孝经》中提出:君子应“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一个人若不懂得尊重别人,就无法得到他人的尊重,更无法教育好子女。其实,孝的本质在于尊重,而懂得尊重往往又是一位职场新人应修炼的品德之一。“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自然无法懂得职场上的基本规则。

    这里的“孝”,不局限于我们平时所讲的孝顺父母,它是更广义的概念,其核心是尊重,尊重父母、长辈,甚至单位的领导。假如一个年轻人刚刚进入单位,觉得自己读了点儿书,甚至还拿了硕士或博士学位,很了不起。因此,工作伊始,他就要提纲挈领地写公司战略发展纲要,讨论公司的发展定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单位的老板会怎么想?老板会觉得:这个年轻人刚来,连最基本的环境都不了解,就想指点江山,挑战权威,很不知轻重。再开放、再贤明的老板,也会对这样的年轻人侧目而视,或者认为他有虎狼之心,至少认为这个年轻人不懂事。也有一些年轻人,心里没有尊重,但是出于畏惧,可能会夹着尾巴做人,就觉得自己对领导已相当恭敬了。但是,那种表面的恭敬是很容易被识破的。很多类似的问题都是由于他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中缺乏尊重父母这一项而导致的。

    然而奇怪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似乎原本就存在着一种对抗因子。很多人和父母的关系都不融洽;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就容易形成对抗性人格,最典型的是父亲和儿子之间、女儿和母亲之间的对抗。一位朋友告诉我,她的烦恼主要来自她和妈妈之间的紧张关系。无独有偶,我周遭的很多朋友,尤其是三四十岁的女性都有类似的困扰。好像母亲和女儿之间,很容易产生一种针对彼此的怨念,而这种怨念其实与二者之间的男人有关。有些男人有了女儿之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潜意识里面,将女儿当作一个可以合情合理地宠爱的小情人,每天亲亲、抱抱,宠爱有加,却忽略了自己的妻子。天长日久,他的妻子就会产生一种嫉妒心,甚至还会对女儿产生一点儿仇视。另一方面,被父亲当作情人来宠的女儿慢慢长大,她会发现,原来爸爸除了我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女人,那就是妈妈。虽然她也不见得能理解自己为什么生气,但适逢青春期的她与处于更年期的母亲相遇,就容易爆发天雷地火般的战争。

    儿子和父亲之间也容易产生矛盾,尤其是特别优秀的父亲。优秀的父亲对儿子都有一种期望,期望他起码要超过自己。但是,一个人能够成功,有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他很能干,有可能仅仅因为他当年有这个机遇。

    我个人认为,当今中国“70后”的人是机遇大于能力的一代人。他们在房价暴涨之前买了房子,在大学扩招之前上了大学,走上工作岗位时又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时的经济大发展。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各方面能力都不强,却还能混到某些单位的领导岗位。这种人,很多都以为自己很能干、很了不起。俗话说:台风来了,猪都会飞。这样的父亲有了儿子之后,有时会想当然地认为儿子应该比自己更强。

    但是,现在的孩子和“70后”的人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今天所面对的社会竞争压力其实要大得多。在我们小的时候,有哪个同学既懂琴棋书画,又懂诗词歌赋;不仅会英文,还会用电脑?现在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会。在这样的期望和压力之下,孩子很容易产生叛逆和反抗心理。随着孩子的长大,尤其在进入青春期时,童年所积压下来的种种不满就会突然爆发,儿子和父亲之间就会形成对抗。当这种对抗变为一种习惯,他就会带着这种对抗情绪进入工作单位,无意中把自己和父亲之间未了结的斗争带到了岗位上,而单位的领导恐怕就没有父亲般的耐心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家庭,这样的孩子在进入社会之后就会遭遇种种悲摧。所以,孔夫子把“孝”作为所有教化的基础,具有非常深远的眼光。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马上要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代,其意义更加深远。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养育之恩换取儿女的膝下孝道,看似天经地义,实则暗藏玄机。养育之情与儿女孝道真的能够“等价交换”吗?很多家长都觉得:我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他很好,他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尽可能地在物质上、精神上满足他,那么我年老的时候,他就会还给我,这无异于一种商人般的投资心态。但是,人际关系从来都不是买卖关系,它更多的来自人类的行为习惯。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就习惯了被父母哄着,他长大了还是会习惯于被父母好好地哄着。有一个朋友对我说,教育孩子的重点是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一种孝敬父母的习惯。只有这样,他长大后才会习惯性地孝敬父母。这个道理很深刻,因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互动与投资的逻辑是恰恰相反的。

    千百年前孔子就告诉我们:孝道即道,则传必受教。只有父母拥有良好的言传身教,才能让子女从小懂得孝道。过分的溺爱只能适得其反。养不教,父之过,而孝不尽同样也可能是父辈种下的苦果。“孝”这个东西很奇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既是人性的一部分,又不是人性的一部分。此话怎讲?我常常举这样一个例子:一坨屎,如果是你儿子拉出来的,你可能想都不会想,抄起一张纸就把它抓在手上,然后拿去扔了。但如果这坨屎是你大小便失禁的父母拉出来的,你可能就只会让保姆把它收拾干净,未必会自己收拾。这是因为,从基因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内心其实更多地倾向于照顾下一代。

    再举一个例子,假如你儿子感冒生病了,你可能马上就会从单位请假,然后抱着他赶紧去医院,只要能让儿子快点儿好起来,花多少钱你都不心疼。但是,假如是你父母感冒了,你还会那么着急请假出来带他们看病吗?有些人可能就不会那么急切了。

    从基因的角度看,人类本身倾向于将更多的资源用于照顾下一代,但这并不是说孝敬父母就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经常会被那些特别孝敬父母的人感动。哪怕这个人是个坏人,假如我们发现他其实是个孝顺的人,能够真诚而恭敬地对待他的父母,我们仍然会在内心对他产生某种程度的尊重。当我们自己真诚地对待父母,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时,我们自己也会感到一种幸福。对父母的爱,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只不过与对下一代的爱相比,没有那么强烈而已,这是生物的进化使然。

    孝敬父母,也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禽兽的一种表现。比如有些狼、牛或者猴子,老了之后,就会主动离开所在的族群,不拖累其他同类。甚至有些老人,在过去食物不够充分的时代也有类似的举动。俗语说:老而不死是为贼。就是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个人老了,不能产生价值,又要吞食社会的财富,他就和小偷是一样的。如果按照动物界的法则,确实就是这样。但是,我们是人,不是禽兽,因此我们不能按照动物法则去生活,而应该把对父母的孝敬变成一种教化。

    所谓教化,就是要让人脱离低级趣味、脱离作为动物的标准。人类和禽兽是有区别的,禽兽知足而不知耻,人类是知耻却不知足。想想看,其实很有意思。所有教育都要在某种程度上对抗人们的一些劣根性。所以,教育或多或少都会违背人的动物本性。这也是人之所以成为比动物更为高贵的物种的原因。

    “孝”这个字,到底有什么含义?有人说“孝”就是“养”。但是,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很多人都说,“孝”其实就是把父母养起来,让他们安度晚年,吃得饱,睡得好。很多人回家后,“哗”的一声将一大把钞票往父母面前一放,看起来好像很慷慨。但是,他的内心未必有敬。“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人的内心没有对父母的尊敬,那么,他们和禽兽又有什么区别?所以,孝敬父母,绝不仅仅是供其饮食,因为这是最低要求;也绝不仅仅是给父母花钱,给父母房子住,这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感到你对他们的尊敬和爱。

    曾经有一位老师对我说,“孝”,除了“敬”之外,还有个谐音“笑”,“笑声”的“笑”,就是要让父母笑,不要让父母担心。有个说法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举个关于我自己的例子,我年轻时,晚上经常出去玩儿,半夜两三点钟才回家。到家时,我发现妈妈枯坐灯下,在那儿等我。我就很烦,说:“有什么好等的啊!我都这么大了,还能出什么事啊!赶紧睡吧。”

    后来我觉得,那样做的确很不好。我那时候没有孩子,后来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就明白了。假如我儿子出去玩儿到通宵,他即便早上5点钟回来,我也要枯坐着等他。假如我女儿晚上10点钟还没回家,我就会每隔10分钟打一个电话,催她回家。因为我不放心她的安全,会担心她万一出点儿什么事。这种感觉实在太揪心了。俗话说: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年轻时犯错误,只有到自己有儿女时才能够体会父母当年的苦心。

    让父母高兴,不让父母担忧,这都是孝的本质。孝,其实也是一种与“顺”有关的姿态。据说,曾子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之一。《孝经》里面提到,孔子问:什么是统治天下的大德之根本?曾子马上避席而坐,恭恭敬敬。为什么要这样?这个细节充分说明:曾子完全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但他却不回答,而是用行动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你想想看,如果你是单位领导,下面有一位同事明明知道你所问问题的答案,却还是恭恭敬敬地听你说,既能够执行到位,又能够把握正确的姿态,这样的人如果都不能得到提拔,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得到提拔呢?

    有个朋友曾这样问我: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人为什么会不快乐?我说:我不知道。他说:不快乐的原因是自己的内在很纠结。你可能会发现,每一个人身上都是既有爸爸的特征,又有妈妈的特征。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两套基因体系合成一体,往往会有一半显现出来,另外一半隐藏起来。

    再往上延伸,其实不只有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还有很多祖辈人。如果能够仔细地解读我们身体中的这些人格特征,我们可能就会找到当下的困扰和纠结的缘由了。可以想象,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左右我们先天人格的这些人,并不是一家人,甚至彼此都不认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征,经过多次的机缘,这些人组建家庭,最后产生了我们这样的个体。而这些与生俱来的天性上的冲突,就是我们内在矛盾的根源。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接纳并且尊重我们的父辈甚至祖先,才是接受自我的基础。而只有能够接受自我,并学会欣赏自我的人,才能够享有快乐的人生。

    再举一个例子,假如你开一家公司,管理很多员工,你怎么才能和大家真正地达成和谐和一致?其实,与他人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自己内在和谐的外化。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内在扭曲的人能和别人融洽相处。反过来看,一个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他的内在或多或少也是比较和谐融洽的。

    所以,古人在品评一个人时,会关注他独处时的状态。也正因如此,孔子会强调“孝”这种品格。很多人只是片面地理解这一点,认为孔子纯粹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要培养顺民,培养尊重老板、愚忠于国家统治者的人。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挖掘一下,就会发现为什么“孝”会被孔夫子这种提倡幸福温暖的人着重强调。

    《论语》的第一篇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还有“学而时习之”,这些讲的都是人要如何做到身心愉悦。《论语》的第一句话讲的就是,人要怎么做才能快乐,怎么做才能避免不快乐。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孔子把“孝”提升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一定是契合他内在的主体诉求的。那就是,无论你以后做不做国家领导人,做不做公司老板,你都一定要做一个内心不扭曲、不矛盾的人,一个能够自我接纳的人。

    我在火车上或者地铁里看到有些人在玩儿手机时,内心就充满了深深的同情:本来上苍让你独处,是要你去调整自己的内心,让自己能够处理好内在的扭曲和矛盾。结果,你却把这些时间用来看微博,被微博上的种种怨念所裹挟,这样下去,幸福怎么可能实现?

    一个人,必须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来培养自己博爱的情怀。在还没有儿女之前,只有父母是至亲之人,所以,人首先要学会爱父母。不过,爱父母与爱子女是完全不同的。《孝经》中说,侍奉母亲,偏重于亲爱;侍奉君主,偏重于恭敬;那么侍奉父亲,就是两者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