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大唐:我爸是李二 > 第十二章 会骑马了不起啊?

第十二章 会骑马了不起啊?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大唐:我爸是李二 !

    李二年轻时便领兵参战,自然极为重视军规,他双目圆睁,浑身散发出强大的压迫力,叫诸皇子心中都战战兢兢,那是身经百战才会具有的气势。

    “军无戏言!”

    李愔倒似没受到什么影响,只是他脸上一贯的嬉笑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无比的认真和坚定,口中朗声道:

    “男儿重诺,一诺千金!”

    李二轻轻用手拢了一下胡须,心中甚是满意:这小子不错,能抵住朕的气势,这份胆气,倒是难得。

    他的目光掠过那几位皇子,忽然觉得,单论胆气,老六倒是其中的佼佼者。

    于是李二微微点头:“好,一年之内,若是你的食邑达不到户入万钱,就收回食邑。”

    太子李承乾微微皱皱眉:这个惩罚好像轻了些?

    不过现在这种时刻,他也不便继续进言,于是又用目光示意了一下李恽。

    李恽难得被太子赏识,当然要冲锋陷阵:“父皇,六兄要是不能完成任务,证明他没有管理领地之才,将来又如何替父皇治理封地?”

    好,老七今天不错嘛。

    太子心中大赞,以前这个老七总跟老四混,看来以后也要拉拢一下。

    没等李二开口,李愔就嘿嘿两声:“老七,若是打不成目标,你六哥我这个梁王,不当也罢。”

    众人都不由得心中一惊:这个赌注,实在不小,李愔,谁给你的信心?

    他们哪知道,李愔对这个梁王的帽子,根本就没太看重。

    前几天不是刚摘了一次,转眼就又戴了回去。

    再说了,他堂堂一个后来者,不就是弄出来三百个万元户吗,要是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太丢脸了。

    当下就取来纸笔,李愔直接立下军令状,然后把文书交到中书省封存。

    大家也吃得差不多了,又有了这个插曲,自然无心再宴饮。

    李二往前走了两步,身体摇晃两下:“今日开怀畅饮,多喝几杯。”

    李愔当然听出话外之音:“父皇就在这里安寝,正好帮着儿臣,检验一下这个火炕的功效。”

    李二也就坡下驴,点头应允。

    其他皇子和公主,也纷纷请安离去。

    “我也要跟父皇睡咕咚,睡火炕。”小兕子有点不想走,她坐在炕上,感觉热热乎乎的好舒服。

    李愔笑着揉揉她的脑瓜:“六哥明天就带领工匠,给母后的寝宫搭建火炕,兕子也有份。”

    “多谢六哥。”小犀牛把脑袋凑过去,跟李愔顶了顶额头,这才随着长孙皇后回去。

    李愔连忙叫秋香这些宫女收拾餐具,炕上铺了锦衾,然后便向李二和母妃请安离去。

    “老六,切莫令朕失望。”身后传来李二威严的声音。

    李愔回头一礼,偷眼一瞧,只见母亲杨妃的脸颊,竟然红彤彤的,眼里多了几分旖旎之色。

    ……

    随后,李愔又在皇宫忙活了几日,给长孙皇后的寝宫也搭了火炕,当然也没忘大安宫里的太上皇。

    然后就带着赵安和小桂子和小玄子这几名太监,跟着老程,前往自己的食邑。

    临走的时候,还从工部,把独孤野等工匠,包括孙二娘在内,全都带了过去。

    而这几天,李二的妃子们却感觉有些奇怪:皇上不是在长孙皇后这边留宿,就是住在掖庭宫的杨妃那里。

    掖庭宫就跟冷宫似的,杨妃已经好几年不受宠,怎么又忽然受到陛下的宠幸呢?

    后宫之中,妃子们的耳目自然都非常灵通。

    很快她们就打探出来,原因竟然是因为一样被称作火炕的东西。

    问问那天参加宴饮的皇子公主,才知道这火炕十分神奇,下面通烟火,上面十分温热。

    如今春寒未退,其它寝宫里面都冷冷清清。

    于是妃子们都急了,赶紧找工匠搭炕。

    结果一问才知道,会这门手艺的工匠,都被梁王给带走。

    这样一来,大家全都抓瞎,也有妃子心中嫉妒:母凭子贵,杨妃算是沾儿子的光喽。

    而被人羡慕嫉妒恨的梁王,此刻正跟着老程,前往自己的采邑。

    老程扬鞭策马,出了城就开始撒欢。

    李愔则有点气闷:会骑马了不起啊?

    会骑马确实了不起,人家骑马,他有马不会骑,只能叫小玄子在后面牵着。

    其实骑马也是一项技能,李愔已经到了学骑马的年龄,只不过他比较惜命,担心摔下来,像李承乾似的,摔成瘸子,连太子都当不了。

    李愔心里暗暗发狠:程老货你休要得意,等着,老子非得把四轮马车弄出来。

    老程来来回回折返,出了长安城,没了城墙的遮挡,顿觉春风入骨。

    不过春风过处,也唤醒刚刚从战乱中复苏的人们。

    曾经荒废的土地,被农人重新开垦耕种。

    田野中,一户人家正在垦荒。

    农夫领着两个儿子,在前面拉犁,农妇在后面扶犁。

    这户农家没有耕牛,好在两天前,上面发放了新犁,免费的。

    而且新犁用起来很不错,爷仨拉着,也能轻轻松松破开土地。

    父子三人都弓着身子,身上的粗布衣裳,早就被汗水浸透,挂着一层汗碱。

    两个儿子都尚未成年,老父亲心疼儿子,就停下来休息。

    农妇走上来,心疼地查看儿子肩头,被绳子累出的血印。

    农夫也揉揉酸疼的肩膀,回头望望身后新开出来的田地,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他是从战乱中过来的,深知乱世之中,人不如狗。

    现在虽然苦累了点,可是世道安稳,只要舍得下力气,大干几年,再买上一头牛,给两个娃娶上媳妇。

    这小日子,美得很。

    农夫抬头北望,远处隐约可见巍峨的城墙,那是隋朝新建的都城大兴。

    哦,现在叫长安。

    好像汉朝的都城,也叫长安。

    西北望长安,长安长安,真希望这国家能长治久安,百姓能过几年好日子。

    一队人马停在地头儿,一瞧就是城里的贵人,现在踏春的话,好像早了点。

    老程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他一侧身,从马上一跃而下,嘴里大声吆喝:

    “农家,这新犁好用否?”

    农夫连忙上前回话:“回贵人,比以前粗笨的长犁好用多了。”

    跟上来的李愔顿时心中大为受用:“哈哈哈,知道这犁叫什么名字吗?”

    “里正说了,叫曲梁犁。”

    农人瞧瞧李愔,跟自己的儿子年岁差不多。

    “知道是谁改进的吗?”李愔得意地瞥了老程一眼:骑个马就把你得瑟的,本王还会研制新犁呢。

    那农夫摇摇头:“不知。”

    吭吭,老程还是没忍住笑出声。

    李愔也不在意:“记住,曲梁犁是梁王改进的。”

    说完就继续安步当车,也好几十里呢,且得走一阵子。

    身后传来农夫儿子稚嫩的声音:“阿耶,梁王是哪个?”

    随后是农夫的声音:“梁王当然就是梁王啦,儿子你记住,有了曲梁犁,咱们就能多开垦荒地,多收粮食,那梁王就是咱们的衣食父母,无论何时,都要铭记梁王恩德。”

    “孩儿记下啦……”

    父子的对话,被春风吹送到李愔耳中,他脸上嬉笑的神情渐渐消失,稚嫩的面孔也变得严肃许多。

    他改进曲辕犁,也不过是一时兴起,并没有想得那么深远。

    可是他现在才意识到:自己一个无意间的举动,却改变了不知道多少农人的命运。

    莫非这就是自己回来的意义吗?

    走了一路,李愔思索了一路。

    “贤侄啊,这边就是你程叔叔的食邑,土地肥美,庄户富足,哈哈哈。”

    老程又开始显摆,估计是想找找刚才的场子。

    李愔翻翻眼睛:“不知程叔叔有多少食邑?”

    “七百户。”老程傲然道。

    李愔嘿嘿两声:“裴寂一千五百户,长孙无忌、王君廊、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皆一千三百户;一千二百户的有长孙顺德,柴绍,罗艺……”

    “得得得……”老程赶紧打住,好像他的七百户,确实没啥值得显摆的。

    又往前走了十几里,过了一条小河,前面的地势也为之一变。

    远远的,已经可以望见巍峨的秦岭余脉,这里的土地也基本没有开垦,荒草遍地,一下子就变得荒凉起来。

    不远处,可以看到沟壑纵横,起起伏伏,仿佛突然之间,就进入蛮荒之地。

    “哈哈,贤侄啊,你心里有点准备,这里就是你的食邑之地,三百户。”

    程咬金这老货,报复心还挺强,嬉皮笑脸,哪有一点当长辈的意思,典型的为老不尊。

    看到李愔似乎在低头沉思,老程便继续摇晃着大脑袋:

    “贤侄啊,这里地下全是石头,可开垦的耕地极少。”

    “若是风调雨顺,庄户尚能勉强果腹;要是稍稍差一些,那些庄户,就全靠着官府赈济。”

    说着说着,大概是也觉得这样幸灾乐祸不大好,实在太打击人,于是老程便收起嬉笑之色,转为语重心长:

    “贤侄,我从中书省听说,你还立了军令状,说要这里的庄户,年入万钱,贤侄啊,你还是太年轻,怎么能夸这种海口呢?”

    看到李愔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块黑漆漆的石头,老程连忙后退几步:“小子,某警告你,你打不过某的!”

    老程以为李愔是急眼了呢,却不料李愔哈哈大笑:“程叔叔,你有所不知,本王这手指,专能点石成金!”

    (求收藏,求投资,求追读,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