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莳花记 > 莳花记_分卷阅读_21

莳花记_分卷阅读_21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莳花记 !

    襄荷呆呆地看着来人。

    “小姑娘,帮我将病人抬高一些。”那个苍老又尖利嗓音的主人——万安笑着朝发愣的襄荷说道。

    襄荷惊醒过来,赶紧按着万安的指示,与万安一起一人一边将躺在地上的宁霜半扶起,使其上半身稍稍高出轮椅。

    轮椅上坐着的自然是谢兰衣,他脸上仍旧蒙着白绫,宽大的衣衫将腿部严严盖住。周围学子窃窃私语,有惊讶其容貌的,有好奇其身份的,但更多的,则是或惋惜或嘲弄其身体的残缺。

    但他却似乎什么也没听到,不悲不喜,不嗔不怒,仿佛一尊白玉佛像,不染尘埃,宝相庄严。

    无视众人状似隐秘实则昭然的议论声,待襄荷扶着宁霜站定,视线与他胸口平齐的时候,谢兰衣伸出那只皓玉般的手腕,准确无误地抚上襄荷的头顶。

    “莫慌。”他轻声道。

    襄荷眨了眨眼,方才一直拼命抑制的恐慌和害怕却被他的话全都勾|引出来,泪水毫无预兆地涌出眼眶,她忍着泪,看着他蒙着白绫的眼睛处,声音哽咽:“救……救救宁大哥……拜托……”

    “嗯。”他又应了一声,说话同时收回摸着襄荷脑袋的手,转而在轮椅右侧的横杆上摸索起来。

    轮椅右侧忽地发出一道清脆的、似乎是机簧弹开的声音,那原本看似一根普通实木的横杆上方忽地弹起一扇薄板,露出里面的别有洞天。薄板下是一个一尺见方的储物盒子,盒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些常用草药和许多盛药的瓷瓶,而薄板上则刻了一道道细小的凹槽,凹槽□□有三排,每排九道凹槽,凹槽□□嵌以鑱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等九种针具,三排二十七根针具,从上至下分别为金、银、石材质。针具下方是更深一些的凹槽,槽中嵌着几片薄如柳叶的刀具,刀具下还有少许绷带和纱布。

    万安飞快地自下方盒中取出一只装着烈酒的圆肚瓷瓶,然后取出一片干净的纱布,将烈酒倾倒于上递到谢兰衣眼前。谢兰衣仿佛能够视物般,准确地从凹槽中挑出一根银色长针,将针身在纱布上揩拭过后,便极轻极快地在宁霜的孔最、定喘、膻中等穴上落了几针。

    宁霜急促的呼吸稍稍平缓了一些。

    谢兰衣又换了根石针,在同样的穴位又落了针,只是这次落针的力道与速度重而缓,指尖轻捻,使得细如毫发的长针缓缓刺入皮下。

    两道针过后,宁霜呼吸之间已经不再粗喘,脸色也逐渐回复红润。

    谢兰衣收起针具,将其放回凹槽,右手轻触机簧,薄板便“啪”地一声又阖上,严丝合缝地嵌上下方的储物盒,且从外面丝毫看不出任何痕迹。放好针具,他轻舒一口气,朝眼前一直愣愣看着他的襄荷道:“病人已暂时无碍,但咳喘乃急症,仓促几针并不能除根,平日还需多加小心,不可劳累过度多思多虑,且需注意调养。”

    当薄板弹开,露出下方盒子里一排排白釉兰叶瓷瓶时,襄荷当即便愣在了原地,直等到谢兰衣开始为宁霜施针时,才重新将注意力转回来。此刻听了谢兰衣的话,她眼睫颤动,嘴唇嗫嚅着正想要说什么,却陡然被一道惊疑不定的喊声打断。

    “谢——谢公子?”苟无患满是褶子的脸上露出惊讶至极的神情,上前一步失声叫道,“您您竟精于医术?”

    围观的学子不由好奇心起:这人究竟是哪路神仙?腿脚有疾又目不能视,显然不会是来考试的学子,但若说是游学的名士则更不靠谱——哪有那么年轻的名士?但若不是名士,为何书院山长会认得他,且还是一院之长?有细心的学子还注意到其余众院长的神情,见他们均未对苟无患叫出那少年姓氏显露异色,便猜想恐怕他们也是认得这少年的。

    正在这时,人群一阵骚动后便再度分开,被吩咐取药箱的小童决明气喘吁吁地跑到苟无患面前:“先生,药、药箱来了!”苟无患却没接药箱,只看了看宁霜的气色,便摆摆手对决明道:“用不着了。”说罢便又热切地盯着谢兰衣,等待他的回答。

    “苟院长,”一个身穿墨色衣衫的中年男子越众而出,皱着眉道:“先将这学子找地方安置了吧,余下诸事稍后再议。”他又皱着眉扫视围观的学子们,道:“今日授课已毕,若无事便都散去吧,栖风院有客舍可供午休,第一场考核在申时,莫要误了时辰。”

    苟无患一听连忙点头,朝围观的学子们挥挥手:“相里院长说的是,快都散了都散了!别围在这儿,这儿还有病人呢!”

    眼前这戏一波三折,如今又出来个奇怪又神秘的绝色少年,正看热闹看得高兴的学子们便都有些不舍得走。但两位院长发话,尚未正式进入书院的学子们自然不敢不听,无论下午有无考试,报考的学子们都纷纷散去,跟着导引的书院学子去了专门为报考学子准备的栖风院休息。

    顷刻之间,偌大的经义坪便只剩下各院的院长山长们,以及一些山长的得意弟子。

    如果襄荷这时候抬起头看一圈儿的话,便会发现留下的人中有两个熟人——周清柯与赵寅年。周清柯就站在周冷槐身后,与一旁脸色清冷的兄长周清晗不同,他笑如春风,观之可亲,一双桃花眼笑眯眯地看着眼前一切,不知在想些什么。而赵寅年则站在商院院长钱青茯身后,白胖的脸庞一脸憨厚。

    人都走地差不多了,说话的墨衣中年男子,即墨院院长相里渠稍稍上前,眼角状似无意地瞥了眼那恢复如初的横杆一眼,稍稍放低声音,朝谢兰衣道:“谢公子,此处人多喧闹,可否借步说话?”

    谢兰衣却仿若未闻,无论是苟无患还是相里渠,都未得到他任何回应。

    两位院长脸色便有些难堪。

    气氛正僵滞间,谢兰衣转动轮椅,来到襄荷身前。他微微低头,使得头部高度刚好高出襄荷一点点,好似他能看到襄荷一般。

    “你,想进书院?”依旧是与容貌全不相符的沙哑声音,轻轻地,仿佛不带一丝感情地问道。

    襄荷抬起头。

    这已经是她第三次被问到这个问题了,卜若地问了两次,她都未来得及仔细思索,而现在谢兰衣又问了一次。

    可是,现在她想不想入书院还重要么?

    宁霜的身体肯定无法支撑他考试,今年他注定会错过,而且方才周冷槐已经做出了对宁霜的处罚,整个鹤望书院,谁会反驳周冷槐的决定?其他几位院长虽然有能与周冷槐抗衡的,但谁又愿意为一个的确犯了错的普通学子,而与周冷槐当场争执?自然是没有的,即便是一直帮着她的卜若地,在周冷槐说出那番话后,也没有再出声。

    只因在他们眼中,宁霜不过是处罚一个犯了错的学子,犯错便需承担其所带来的后果,因此不论如何,宁霜如今的下场也是其应得。这想法并无不妥之处,但他们或许永远不知道,那样的处罚对于宁霜这样一个一心想要靠入书院而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襄荷其实并不怨,不怨做出处罚的周冷槐,也不怨不再帮忙的卜若地,只因她知道,她和宁霜的确是犯了错,书院并无不公正之处。但站在宁霜的立场,想起宁霜宁愿拖着病躯也不愿放弃的坚持,她却无法不对这结果感到灰心丧气。

    她原本不想入书院,便是因为心里其实很清楚书院并不会轻易招收女学生,说是想入农院,不过是为了帮宁霜推脱。她与卜若地交好,平日听卜若地说起过农院的考核,提及的农书她有不少都看过,真要考试也有几分把握,若是碰上好说话的山长,能让她试上一试,或许也可以使得她的借口可信一些,加上书院这边其实并无直接证据证明宁霜有作弊,那么也许真的能让宁霜逃脱处罚。

    可现在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她已经不需要这么做了,那么她进不进书院又有何意义呢?

    不……当然有意义。

    一个弱小的声音忽地从心底冒出。

    自己选择放弃和被迫放弃是不一样的。

    她不想入书院,何尝不是因为心里清楚书院并不会招收女学生?无论出身豪门富户,还是书香显贵,这时的上层阶级女子若想入书院便只能入女院,即便是当今公主也是如此。那么,难道这些女子真的全部甘心,甘心在女院学那侍奉取悦男子的“学问”?襄荷想,即便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甘心,也总还有百分之一的不甘心。但这百分之一的不甘心,却也只能将不甘咽下,将棱角挤压磨平,将抱负沉入心底,按着世人的期许,做一名温婉乖顺的合格贵女。

    连出身上层阶级的女子尚且要如此,她一个小小农女又怎么可能例外?

    她还记得当初初读《列女传》时的向往,既向往那些尘封历史中的传奇女子,又向往那培育出这些奇女子的鹤望书院。家住鹤望峰下,听着鹤望峰的传说长大,她时常遥想着这个迥异于前世古代书院的地方是何模样,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交锋是否仍旧如春秋时般溢彩流光,因此等到长大一些,她便不顾辛苦地爬登天梯,既是为了学东西,也是为了想看看鹤望书院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但从始至终,她都没有亲眼见过书院真正的模样。一切都是想象,也只能是想象,只因为她心中清楚,她不会有机会以学子的身份进入书院。

    那么,如果真的有机会进入书院,以学子的身份进入书院,她愿意么?

    “你,想进书院么?”

    襄荷张开口,只觉得喉咙有些发紧。

    “想,”她看着谢兰衣,尽管看不到他的眼睛,却还是坚定地看着他,轻轻地道,“我想进书院。”

    谢兰衣的脸上忽然露出一丝轻微的,仿佛是笑容的神情来。

    他嘴角微微上翘:“好。”

    ☆、第2章.02|

    周冷槐微微皱起了眉头。

    自那日李恒泰闯了寿宴,各位山长一直关注着谢兰衣的消息。初来襄城时,谢兰衣原本是在书院的客舍下榻,但没等山长们登门拜见,章长陵便带着一干衙役捕快“恭敬”地将人请走了,因为当日的讨论,各山长便未让客舍的人阻拦,想看看章长陵有何动作再做决议。

    之后的日子,周冷槐便听下面人打探来的消息,知道谢兰衣住进了襄城府衙,不得自由走动,外出总得带着两个捕快。而在府衙之内,或许是收到章长陵的指示,府衙的仆人小吏们虽不至于当面折辱,但背后却没少给谢氏主仆使绊子。开始是吃食茶水不给送,甚至给分的院子还是个没井没灶台的,但这也好说,主仆俩身上有钱,被为难几次之后便都是万安出去采买,诸事不求人,倒也自在。但看到万安每日好酒好菜地买着,不用章长陵指使,便有贪财的小人寻着由头搜刮勒索,而章长陵看在眼里也不阻拦。谢氏主仆也实在是软包子,一被勒索便破财消灾,如此一来没过几日便银钱告罄,最终居然连拉车的骏马都被牵了,马车上的金箔也被揭走。

    周冷槐想着谢氏毕竟是谢琰后人,总该有些骨气,如此被下人小吏欺辱,总该反抗一二。谁知,银钱一耗尽,谢氏不与小人算账,反倒出门摆摊,为人治病去了!谢琰后人混到如此境地,实在让人看着憋屈!虽说以谢兰衣出身处境,如此谨小慎微的行事或许才是最好,但书院众山长心里却不是滋味儿。

    卜若地最先找上了他,之后又陆陆续续有各院山长登门,加之他心中也未尝没有想法,因此便顺水推舟,与各山长议定向章长陵要人。

    暗中与谢兰衣身边的老仆万安接头后,两边便商定由书院这边出面,初时周冷槐还怕章长陵迫于李恒泰威视扣着人不放,届时说不得要动用周家的势力,迫他一迫。但谁知,最终居然还颇为顺利,章长陵虽有些不愿,但却没多言便答应放人,这实在有些出乎周冷槐的意料。

    人接回来了,怎么安置还是个问题。但还没等他与其他山长商议,谢兰衣居然自己出现在众人面前,而且,居然还让眼前这个小丫头入书院?

    他看了看相里渠和苟无患,毫不意外地看到两人微怒的脸色。

    当着众人的面不理睬两位院长,又做主让一个小丫头入书院。这个谢琰后人,要么是真糊涂,要么是装糊涂……

    “谢公子,”周冷槐淡淡地提醒道,“书院已数百年未招收女学生。”言下之意,书院不是他谢兰衣说入便能入的。

    谢兰衣却仿佛没有听出他言下之意,而是缓缓将轮椅转向众位山长,“诸位可是守诺之人?”

    许多山长都不由皱起了眉头。

    鹤望书院天下闻名,而书院的山长们又哪个不是声名卓著,德高望重?即便是崔实这样的伪君子,在外人面前也一向表现得高风亮节无可挑剔。谢兰衣这样问,简直就是在质疑山长们的人品。

    周冷槐声音微冷:“谢公子何出此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愚虽才浅学疏,却也知君子重然诺。”

    “如此就好。”谢兰衣轻轻颔首,随即从袖中掏出一物,将那物举起让众位山长看得清楚。

    那是一枚沉香木做的木牌,形制小巧,尚不及手掌大。木牌样式花纹十分古朴,看上去像是前朝初期风格,花纹正中刻着四个篆字:永以为好。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据,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是卫风里的一句,时人有说其意为钟情男女互赠信物以愿永结同好之情,亦有称其为礼尚往来投桃报李之意。

    其余各山长还在盯着那物迷惑不解时,便听得道院院长方淮山惊讶地道:“……这、这是沉香令?”

    谢兰衣颔首。

    不少山长当即恍然,却也有不少山长,尤其是年纪轻些的仍旧不知所以然。方淮山低声向众人解释起来。

    鹤望书院建学之初,谢琰赐书院学田千顷,并许诺世代不收赋税,且书院诸事自立,不受皇家制辖。因感念谢氏恩德,鹤望书院首任院长赠谢氏沉香令三枚,称往后谢氏若有任何要求,只要不悖圣人言,鹤望书院全体山长学子必当倾力助之。

    当时这三枚沉香令并不被谢琰所重视,其时他坐拥万里江山,驱北夷灭南蛮,壮志踌躇,天下在握,又有何事是需要向一小小书院求救?沉香令甫被送出,便尘封在了谢氏诸多收藏之中。

    谁料到不过数年之后,谢琰征欧失利,八十万大军只剩五万苟延残喘得以重回中原大地,谢琰自知身染瘟疫,时日不多,一踏上大宋国土便数令连发,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都调动起来,力求保住这万里河山不乱。这其中一道谕令,便是给了鹤望书院。谢琰以两枚沉香令求书院上下全力襄助,一枚求保谢氏江山不乱,一枚求护天下黎民安宁。因书院的自由风气,颇招徕了一些隐士高人和奇人异士,谢琰的这两枚沉香令便是想请这些人出山。

    这是谢氏第一次动用沉香令,也是最后一次,往后疏忽数百年,谢氏几经波折,却再也未动用最后一枚沉香令。直至谢宋末帝嘉平一朝,本朝太|祖率兵进京,入皇宫,清君侧,直指金龙宝座。由于动作太快,加之嘉平帝向来昏庸,竟毫无抵抗地便禅了帝位,那最后一枚沉香令自然也无用武之地,且时间过去数百年,记得沉香令的人已经不多,除了如方淮山这般对书院历史熟稔于心的,常人根本不知沉香令一事,而以嘉平帝之昏庸蒙昧,知不知晓沉香令一事都是两说。

    如今前朝已覆,江山易姓,沉香令一事更是被遗忘在角落,这也就是在书院,各位山长熟知书院历史的不在少数,因此才很快想起。

    但这些山长们都以为沉香令早已随着前朝覆灭而佚失,谁能想到,最后一枚沉香令居然还由谢氏唯一后人保留着?

    周冷槐深吸一口气,朝谢兰衣凝声道:“沉香令一出,只要所提要求不悖圣人言,书院上下自当竭力,只是不知,公子……欲要我书院做何事?”

    说出这话时,心里却也不由有些揣揣,如今的书院与谢氏早已是今时不同往日,谢兰衣不过一落魄之人,且为今上所忌,书院却维系着全院数千山长学子。他打定主意,若谢兰衣提出什么非分之求,需得想法驳回。

    谢兰衣将抬起的手放下,蒙着白绫的脸庞如玉生光,他稍稍转动轮椅,侧身对着众山长,指着呆立一旁的襄荷道:“准许她参加此次书院考核即可。”

    未曾料到他竟提出如此轻易的要求,众位山长都不禁瞪大了双眼,有的便看向了襄荷,想看看这小姑娘有何特殊之处。

    被许多山长这么盯着,襄荷却还有些云里雾里:看情况,好像那块木牌很厉害?谢兰衣可以用木牌要求书院做一件事,而他要求的事便是让她参加此次书院考核?!

    她也不禁像山长们一样瞪大了双眼,却是看向了谢兰衣。

    正午明亮的日光中,谢兰衣逆光而坐,白玉般的脸庞上忽地朝她绽出一丝极不明显的笑。

    ☆、第2章.03|

    农院的考核只有一场,时间与儒院第一场相同,即下午申时正。

    申时一到,襄荷背着宁霜的书篓走进了考场。

    考场十分宽敞,地上整齐摆放着一条条不及膝的书案,每条书案对应一位学子,而农院的所有报考学子加上襄荷也只有四十人,如今便都聚集在这一室之内。

    时辰一到,便有负责监督的考官进入室内。但考官并不是唯一一个监督的人,在考官之后,各院山长纷纷鱼贯而入。有不明真相的学子在看到襄荷进入考场时便惊地瞠大了眼,待看到各院山长鱼贯而入,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襄荷没有看其他学子的反应,也没有注意各院山长们注视的目光,她自书篓中拿出笔墨纸砚,裁纸,研墨,将一支未拆封的崭新狼毫笔蘸饱了墨水,然后便静待考官发试卷。

    试卷发下来,她迅速扫描了一眼,握着手中的笔,忽然觉得那笔仿佛有千钧重。深呼一口气,她在不管旁人目光,伏下身,开始奋笔疾书。

    当意识到谢兰衣做了什么后,她向众山长提出了另一个要求:如果她通过此次考试,那么可否免除宁霜今后三年不得再入书院的处罚?毕竟从一开始,她便咬定了那书篓是为她所有,只是没有人相信她是真心想要考入书院,都认为她是在为了帮宁霜逃避处罚才编造了谎言,连让她试一下以表明自己并非说笑的机会都没有。

    而如今,她有了考试的机会,那么,如果表现出足以应付考试的实力,不也为她的借口加以佐证了么?虽然由于身体原因,宁霜已经注定要错过这次考试,但起码,她想为他争取明年再试一次的机会。

    连让一个小丫头参加考试的要求都已经答应,襄荷的这个要求便不算多么过分,再说的确如襄荷所说,书院并无证据证明那书篓是宁霜所有,而如果襄荷通过了考试,倒使得她的话可信度上升。因此众山长们虽然还有些疑虑,但在沉香令的冲击下,还是很轻易地便答应了襄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