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笔香河文集 !
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因而得名。长于水泽边,全株有特殊香味,自古即为吉祥之香草。民间认为遇菖蒲花则贵,又因菖蒲叶片宛如长剑,百姓认为可以斩杀厉鬼,避邪除妖。屈原常常在楚辞中,用它来尊称君王。
菖蒲于我,则是与端午一同被放进记忆里的。那时老家位于一个四面环水,桃红柳绿的小岛上。门前那条小河清澈见底,在浅浅的水边,生长着一丛丛碧绿可人的菖蒲,时见小鱼嬉戏其间。往往新雨过后,菖蒲就蓬勃生长起来,盈满绿意的叶,像无数柄脱鞘的利箭,簇拥在水边。夏风过处,便送来一阵阵暗香,淡淡的,轻幽的香,弥漫在恬静的小河旁,弥漫在浣衣人的襟裾上。
每逢端午,正是乡邻们采摘菖蒲的时节。他们便不约而同来到小河边,捋起裤脚,淌进冰凉的河水,小心翼翼地将菖蒲连根拔起,洗去根上的污泥,和采回来的艾草扎在一起,悬挂在自家的门檐上,用自己的方式在心中默默祭奠那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这时,菖蒲之香便幽幽的渗透在乡村之间,沉淀在每一个小孩心间,经年弥香,端午节的氛围也在这清香中愈加浓郁。蓦然回首,那些美好的画面已逐渐淹没在现代文明里,我也在一年又一年的端午里遥望故乡,回味母亲用翠绿的芦苇叶包裹的粽子,和小河边淡淡的菖蒲之香。
渐渐知道端午的来历后,郁结心中的菖蒲之香因多了一份荡气回肠的诗人的清芬之气而愈加弥久淡远。荆楚岁时记云:“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祭之。人或梦原曰:‘多为蛟龙所食。愿以彩索系角黍以投,庶免此患。’今俗因此。”这便是民间端午节习俗的由来。关于屈原最后的行踪,元和郡县志卷第二十七卷载:“玉笥山,在县(湘阴)东北七十五里。屈原放逐,居此山下而作九歌焉。汨罗江,东北自洪州建昌县(今靖安县)界流入,西经玉笥山,又西经罗国故城(秦之罗县)为屈潭,即屈原怀沙自沉之所,又西流入于湘水。屈原冢,在县北七十一里。”屈原殉难之所,即屈潭。
屈潭,方舆胜览卷二十三载:“在湘阴县东北六十里。屈原渔父篇: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曰:‘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乃作怀沙之赋,自投汨罗而死。”又,图经载:“今有屈原冢,在江测。或谓楚人招魂葬之。又有屈大夫碑,而字灭无迹矣。贾谊渡湘为赋以吊原,史迁亦偿经此水。”皆能互证屈子最后的殉国处。
如今,在汨罗江边,那一丛丛的菖蒲正散发着幽远的清香,人们的哀思沿着曲曲折折的河流,延伸开去一直可以追溯到这里。当年,他一定也是在这样的季节里,在岸边来回的踱步,而岸边的菖蒲如一把把利剑插在碧波之上,坚定了屈原以身殉国的信念,誓要像菖蒲一样,直切刚烈。
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候,是它们陪着诗人一起控诉这个报国无门的时代。它们终于第一次,成为诗人吟唱的对象,成为诗人倾诉的知己,并最终成为端午时节人们家门口驱鬼辟邪的守护神之一。从此,它们的名字与诗人一起流传人间,永载绝美的楚辞诗篇之中,成为历代人们默诵的名草。神草的名字也不胫而走,本草?菖蒲载:“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人们在崇拜的同时,还将菖蒲人格化,把农历4月14日定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叶,积海水以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目”可见人们对于菖蒲的喜爱。
人们爱菖蒲的“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也爱它们的“耐苦寒,安淡泊”每当看见它们随着和风轻轻在水中摇曳着,我的内心便能宁静下来。它们充满生命力,恬淡进取,却能于繁杂世界中保持高洁,一尘不染。它们身上彰显着屈子精神,屈子精神也通过它们得到传承,他们仿佛一起警醒世人:在随波逐流的时代,做一个有坚持、有操守的人。
今天,我们还可以通过它们,这些大地的秘语者,与那位天才的诗人穿越时空地面对面,听他追述那个在湘楚大地上为国奔走,带长铗冠切云、被明月佩宝璐的翩翩少年的豪情壮志。
菖蒲之香,是花草之香,是灵魂之香,更是千载不绝的他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