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重生民国俏厨娘 !
阿俏回到西林馆之后稍歇不久, 就快到午夜了。她连忙披了棉袍去西林馆的佛堂里陪师父静观师太和几名师姐们一起守岁。
到了子夜时分,惠山禅寺那百零八响雄浑的钟声回荡, 响彻整个惠山山麓。静观师太带着几名女尼,和阿俏一起, 齐齐在佛前上了香。众人便随着师太一起,念诵经文,为世人祈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待经文念完已经是四更,阿俏困得不成。静观师太赶紧先让她回去打个盹儿,待到五更再到前头来。五更时分,已经有附近乡里的女眷上得山来, 在佛前上头柱香了。
阿俏今天的任务却并不是招呼上山进香的香客, 她需要帮静观师太把供应大众的斋饭尽早做出来。正午会有不少香客前来西林馆,品尝静观大师每年只做一次的正月斋饭,剩下的斋饭会由惠山禅寺的僧侣过来抬下山,放在惠泉跟前, 敞开供百姓享用。
静观大师被本地人尊敬为得道的高人, 她做的斋饭则被世人尊称为“福饭”,能尝到的人据说一整年都会福星高照。
所以西林馆里的这一顿斋饭,是西林馆一年到头需要做的最大一顿斋饭。早几天天气晴好的时候,阿俏就将西林馆最大的一口锅拖了出来,洗干净后擦得锃亮。今天这口大锅就搁在西林馆的灶眼上。除此之外,前两天阿俏还帮静观师太挑选了十来种干菜和各色杂粮豆子,全部择过筛过, 昨天开始,就放在几口大锅里浸泡。
待到天亮的时候,阿俏已经忙得额头出汗。静观大师送走了进头香的十几名女眷,也过来这边操持。
今天是正月初一,静观大师与寻常一样,只穿着一身浆洗干净的旧棉袍,依旧扎着绑腿。她一一检查了阿俏的结果,见干菜与杂粮豆子的程度都很不错,于是点点头,对阿俏说:“去吧,把水烧上,咱们就开始准备这道‘福饭’。”
阿俏“唉”了一声,到灶下去将火生旺,没过多久,锅里的水已经起了鱼眼泡,静观大师就去将杂粮与豆子都倒进了锅里。阿俏伸手,取了西林馆最大的一柄木勺,探身到锅边去,使劲在锅里搅动。她在女子中力气不算小,可是只搅了两下,就已经双臂发酸,觉得有点儿搅不动了。
“阿俏,勺给我!你去将那边的干菜全取来。”静观从徒弟手里接过那柄长长的木勺,一伸臂,立即搅动锅里的杂粮豆子,一口气搅了十几下,脸不红气不喘,额上没有汗。
阿俏见静观师太这样一把年纪的人,做起这样的力气活儿,竟然这样轻松,丝毫不输于年轻人,心生佩服,赶紧过去将几缸事先泡好的干菜提了来,放在静观师太身旁。
“不用搁在这里,阿俏,你就全倒进去进行。”静观指点阿俏。
“师父?”阿俏一下子听得有点儿傻,“就……就这样全倒进去就行吗?”
这些干菜在省城一带也有,阿俏也曾经料理过,所以她知道有些菜熟得快,有些菜熟得慢,若是此时一起倒进去了,回头有些生、有些熟过了头,诸味不匀,这该如何是好?
“没事的,阿俏!”静观语声平和,安慰她:“这是佛前炖煮的斋饭,你我这一番拳拳心意,上天都看在眼里。有很多事,我们只管去做,上天自然而然会给我们一份好结果。”
这是将这斋饭的味道,全部都交给的上天去决定了?
阿俏眨了眨眼,她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办法接受这种“烹调”的方式。说起来,她活过两辈子,始终都在不懈地追求烹制各种食物的技巧,或寻常、或新奇……她每一样都一点点地认真学起。可静观大师这样全然“无为”,将所有的材料全都倒进一锅炖了,将味道交给老天的法子,阿俏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她从来不知道哪个学厨之人能这样烹饪。
谁知静观师太也冲她眨了眨眼,眼神天真,像是小孩子在与同伴一起做鬼脸。
阿俏马上省过来,“嗯”了一声,伸手就将泡好的干菜一股脑儿倒进了大锅里。她向静观伸出手,说:“师父,让我来替你把锅里的材料搅匀吧!”
静观师太点点头,将长长的一柄木勺交给了阿俏。
阿俏深吸一口气,使劲搅动几下,然后换一口气,再搅,循环往复,几个回合下来,她头上蒸着腾腾的热气,额头再一次渗出细细的汗水,脸蛋红扑扑的,手臂一酸,便停下稍许歇一会儿。
“阿俏,你闻!”静观师太说着,脸上笑容浮现。
阿俏赶紧去闻,果然,有一股香气正从锅中升腾起来,粗粗一闻只觉得好闻得紧,仔细一辨,黑豆、赤小豆、糙米、瓠瓜、蘑菇、茄子、干豆角、黄花菜……各种食材的气味各自清晰可辨,可融合在一起,似乎又自成一体,纯出自然。
阿俏一下子精神大振,她没想到这样“不烹调”,其实也是一种高明的“烹调”。一想到这里,阿俏臂上似乎就又生了力气,赶紧使出浑身的力气,再度搅拌几下。静观却在旁边提醒她,连声说:“可以了,可以了”
“接下来的烹调,我们就都交给无所不能的神佛了。”静观从阿俏手里接过木勺,看了看锅中材料的成色,随即将锅盖取来,往锅上一扣。
静观说着双掌一拍,似乎浑身轻松,拉着阿俏就往前头过去喝茶还就真一点儿都不管了。
阿俏一面喝茶,一面惦记着后头的“福饭”,她从旁暗中观察静观,只见师父神色始终平静自如,似乎万事都不萦于心上。
阿俏隐隐约约有点儿想明白了:以前静观师太赞她是“看山不是山”,那意思是她已经将各种食物的烹制技巧都学到了极致,因此可以因“材”烹饪,做出来的菜式千变万化,甚至连她根本没见过的菜式都能“原样”复制出来。可这说到底,还是依靠着技巧。
可静观师太今日的这一道“福饭”,却是将技巧尽行忘却,完全靠原材料自行调和,却能做出浑然一体的滋味。
阿俏对静观师父的钦佩之心,又升了一层。可这种手法,就是静观师太嘱托她暗中去琢磨,争取能够达到的“看山还是山”吗?
正月初一这天,天气颇好。正午还未到,这附近人家的女眷已经纷纷结伴上山,候在西林馆的山门内,等候着,准备品尝这一年才能尝到的一次“福饭”。
少时阿俏捧了一个大沙钵出来,带着歉意冲各位女眷点头,笑着说:“各位久候了,静观大师马上就到。”她将那砂钵顿在女尼们实现摆好的桌上,当着众人的面,揭开了锅。
一股子朴实无华的香气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溢了出来,分毫也不招摇,却叫在场的人忍不住都闭上了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哟!福饭啊,咱们每年都在盼着这个味儿呢!”有人大声赞了一句。
“是呀,年头能尝到这个,直到年尾都会有好福气呢!”立即有人附和出声。
阿俏赶紧取了木勺出来,将砂钵里的“福饭”一份一份地盛在小陶碗里,由西林馆的女尼一碗一碗地分给在场的众人。
这时候静观师太也从内堂里走了出来,见了正在品尝“福饭”的人们,微笑着合什行礼,向大家恭贺新年。
众人不敢怠慢,也纷纷腾出手,向静观大师还礼。
“静观大师,这个饭的味道真好,我在里面尝到了榛蘑的味道,您是不是把我家那口子从关外带来榛蘑也一起做到福饭里去了?”有个穿着粗红布棉袄的中年媳妇子开口问静观。
静观笑着点点头。
阿俏在她师父身后一拍后脑,这才想明白一直纠结她的那个问题:惠山本地是怎么会出产榛蘑的。
“大师大师,里面的干茄子是我上回带来的那些吧?”
“这黑豆挺糯的,像是我家出产的品相。”
“……”
人们纷纷出言询问,而静观师太则不断地点头回应这所有“福饭”里的材料,都是这左近各家各户,你出一把豆,我晒一屉干菜,这样才聚到西林馆来的。
阿俏低下头,手中的木勺再度盛出一碗“福饭”,饭里是各色杂豆、杂菜,简简单单地顿在一起,只用盐调味,完全不加任何增鲜的东西。
就是这样一道“福饭”,静观师太口中,在神佛们关照之下做出来的斋饭,却凝聚了这附近乡邻的大方好客,和他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些朴实的美好汇聚在一起,就做出了这样一道人人都赞好的“福饭”。
阿俏望着这碗饭,忍不住微微发笑,她好像又学到了什么。
这时候有一名穿着华丽的阔太太望着阿俏,开口问静观师太:“大师,这位是不是就是您上次收的那名小弟子?”
这下子,西林馆的注意力一下子全聚在了阿俏身上。
“张太太,谁说不是呢?您是没见着,前一阵子这姑娘整天上山下山地拎水干活儿,可实在了。”有人代静观师太作答。
阿俏猜那位张太太像是张老板的夫人,因为她一脸富态,与那胖胖的张老板有点儿夫妻相。
“我是听我们那口子赞过这姑娘,觉得她挺好的。可是李善人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总是拉着我们那口子,说是这姑娘不适合做静观大师的弟子。我瞅这姑娘挺好的,有她帮着,静观大师做出来的‘福饭’,味道也是一样的好。这有什么不适合的?”
张太太出言询问,在场没有李善人,因此无人能答。
静观师太便就此合什,向张太太行了礼,说:“务请张太太帮忙,在张居士面前帮忙说项,我已认定了这姑娘传我平生的厨艺,若是李善人能打消这念头,那是最好。”
阿俏在静观师太身后听见这话,不由得低下了头,眼有点酸,脸有点热:都是因为她的关系,让她的师父还要这样放下身段求人。
她却没想到这于静观其实不是什么事儿,静观没有“我执”,想到就说,想求人就行礼,非只为了阿俏这件事,为了旁的事,也一样是可以的。
张太太赶紧还礼回去,连连说:“这可不敢当,这可不敢当!”她想了想,到底还是叹了口气,说:“可是李善人那脾气,您也是知道的,一旦倔起来,十头骡子都拉他不走。要想他改主意,怕是可得费些功夫。”
这位阔太太扭头看向阿俏,大声说:“姑娘,你可别太放在心上,李善人不是针对你,真的不是针对你。”
阿俏听见张太太连说两遍,连忙点头微笑称谢。可是她的笑容却有点儿苦,张太太嘴上虽然这样说,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善人就是在针对她阿俏啊。
自从上回李善人在飞行学校发难,刻意要为难阿俏之后,阿俏向好些人打听过李善人的为人和喜好。
这位李善人,一向好面子、爱虚荣,为人做事一板一眼,倔起来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颇像是张太太刚才形容的那样。
偏生此人是本地首屈一指的富绅,家中本来是种桑养蚕的,后来到李善人祖上一辈,花重金进了几台缫丝机,这十里八乡织锦的小作坊就再也竞争不过李家。好在李家大度,事情做得不绝,而是将乡里手艺好的工人都请来做工,李家一下子发达了,却也落了个好名声。
到了李善人这一辈,他明面儿上更加乐善好施,因此才会得了个“善人”的名号。再加上他在本地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余几家富户也大多与李家有些生意往来。没哪家人会犯傻,为了阿俏这么个省城来的小姑娘得罪李善人。
所以,阿俏任重而道远,这降服李善人、让他认可自己的任务,最后只能落在她自己肩上。
过了三刻钟的功夫,惠山禅寺来人,将西林馆做“福饭”的大锅连锅抬走,送到惠泉跟前,请诸位百姓随意品尝。
阿俏也跟着去看了热闹,见到飞行学校有好些学员竟也从学校里出来,见到品尝“福饭”的大场面,好奇起来也各自取了一碗在路边上尝着。
阿俏上前去向他们打招呼:“孟大哥、向大哥、周……嗯,各位新春大吉!”
孟景良与向小刚见了阿俏,都吓了一跳,赶紧还礼。只有周牧云一个,面不改色,看也不看阿俏,抬手就往口里送了一筷子“福饭”,嘴里还在嘀咕:“这个总归不会也是你做的了吧!”
孟景良和向小刚遗憾地望着周牧云:“这个可是……西林馆做的‘福饭’呐!”
阿俏不理会周牧云,连忙问孟景良:“孟大哥,昨晚后来……学校里可还好吗?”
孟景良明白她想要问实验室的事儿,连声安慰:“没事了,我们的人虽然轮流守了一夜,可是一直到后来,都什么事儿没有。今天一大早,沈先生就从镇上请了人过来,几处重要的地点门窗都加固过,连锁也换了。阮姑娘你就放心吧!”
阿俏想了想,又问:“是什么人昨晚偷溜进了实验室,后来查出来了么?”
孟景良与向小刚两人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表示还没有半点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