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乱世书 > 5.第四章 军阀政变

5.第四章 军阀政变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乱世书 !

    晚饭后,陈瑞川如约去到了沈崇笙的房间。

    “先生可有找到住所?”

    陈瑞川开口便问道,生怕怠慢了沈崇笙。

    “瑞川,我已找到了,就在钟苑路第二十九号公馆。”

    “那儿距离市中心近,甚好。”

    “嗯,我打算明日就搬过去,先做些清扫。”

    “好。”陈瑞川又突然说道,“哦对了,今早我已与顾先生见面,他想先安排您在城西一所教会学校任职,不知您觉得妥不妥?”

    “这……我从未当过老师,恐怕……”

    沈崇笙有些为难,倒不是嫌弃。

    “先生莫着急,顾先生知道您在欧洲生活了许多年,又是传教士后裔的身份,去学校教个英文想必是信手拈来。”

    “那好吧,我试一试。”

    “不急,等您搬到公馆,休息些时日再去也不迟。”

    “嗯。”

    沈崇笙想来也好,自己本就是语言系毕业,当个外教先生,总有一份收入,在这陌生的城市也不至于太落魄。

    天一亮,沈崇笙便退了房,当他来到这第二十九号公馆,着实觉得这二层的公寓有些大,一个人居住还是有些铺张了。

    五个月后。

    “先生,来信啦。”

    一个年级约莫十八、九岁的姑娘捧着一封书信“噌噌”上了楼。

    五个月前,沈崇笙刚到旅顺不久,遇见了正在路边乞讨的紫菱,当时正值严寒冬日,那孩子满脸通红,饿了只能吃那些肮脏的积雪。沈崇笙听闻她家境贫寒,于是将她带回,原本沈崇笙是想资助她上学,可那孩子生性倔强,不愿白白受沈崇笙的恩惠,正好沈崇笙想到自己刚租了一套两层楼的公馆,平日里一个人也打扫不过来,于是让紫菱住下,平时做一些打扫房子的碎活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般主仆的关系。

    “可是瑞川的信?”

    这几个月以来,陈瑞川不方便露面时,便会以书信的形式差遣人送到公馆门口的邮箱中,紫菱每日出门买菜归来,便会按时帮沈崇笙查看是否有信函寄来。

    “并不是陈先生的来信,地址显示是北平寄来的。”

    “北平?”

    5月3日,日军在济南奸*淫*掳*掠,屠杀了中国军民共万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三”惨案,孙*传*芳因济南事变良心受谴,致电张*作*霖,劝其暂时停战。此时国民党各党派再度联合进行北伐,5月底,张*作*霖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接受将领劝告,以大元帅之名下令退出京津一带,向东北撤退,谁料想却在返回沈阳的途中,行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所预先埋藏的□□炸死。

    6月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长达十三年的统治。后中华民国首都由北京迁回南京,北京也因此改名为北平特别市。

    这几月发生了如此多的事,沈崇笙尤为担心禾林在北平的处境,又不敢贸然寄信予他,怕生事端。

    “先生在北平也有朋友吗……”

    紫菱嘀咕着将信函递给了沈崇笙。

    沈崇笙接过信,看了一眼那地址,无署名,便拆了开来。

    “崇笙哥:

    我是禾林,这些日子北平发生了巨大变故,期间不便与你传信,也不知你在旅顺之情况,让人着实担忧。自从启明离开北平去往上海后,在旅顺与他接应的陈瑞川同志向我寄来了一封信函,信中得知你的地址,这才忙托裴世晟寄信,此信虽未署名,却是以裴世晟的名义寄予你的,他也知我不方便暴露身份,此后你若是再见到这个地址,那便是我的来信。自从国*民*军队占领北平后,对于中*共的打压比以往更甚,幸得裴世晟在我身边相助,我这边一切安好。

    只盼你在旅顺平安,时常与我来信,让我了解你的近况。

    ——禾林”

    沈崇笙猜想这极有可能是禾林的来信,果不其然,还真是禾林,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紫菱,今日我打算早些去学校。”

    “先生说什么便是什么,我这就去准备午饭,好让先生早早出门。”紫菱见沈崇笙难得高兴,也不便细问,只跟着高兴。

    沈崇笙拿出纸笔,短暂讲述了来到旅顺后发生的事,又报了平安,好生叮嘱禾林万事小心,这才收笔,匆匆吃了午饭便出门了。

    沈崇笙走到南阳路的旅顺邮局,一点不耽误地将信寄去了北平。

    只听邮局的差使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哎,北洋政府倒咯。”

    “那还有个张学良张少帅呢。”

    “别提啦,他老子让关东军炸死了,他却一点反应也没有,还不是怕了日本人。”

    “话不能这么说吧……”

    “你没听说吗,这月十号,就昨儿个关东军司令部从日本新调来了个参谋长,那是人高马大的,关东军还设宴接风,场面整得好不气派,这不明摆着在张少帅的地盘耀武扬威嘛。”

    “对对,我也瞧见了,据说那个新来的关东军参谋长才二十多岁,也不知怎的这么年轻就坐上了那万人之上的位子。”

    “今早我听一个中文顺溜的日本兵说,那个参谋长可是日本某个皇亲国戚的私生子。”

    “这不太可能吧,一个士兵的话你也相信?”

    “诶,我只听说那个新任的关东军参谋长是个朝鲜人。”

    “你这就更离谱儿了吧……”

    “那倒不清楚,只听说他没有日本名字,倒是有个朝鲜名字。”

    “算了算了反正也搞不清关东军的事儿。”

    ……

    沈崇笙听着那些个差使随口唠嗑,也不搭话,全当是听听新闻。只怕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对东北来说百无一利罢了。

    关东军司令部。

    “你这是什么态度,敢跟我呛声,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一个穿着日本军装,约莫三十过半左右的男人操着日语大声呵斥着面前一个站得笔直的士兵,那士兵身材高挑,默默受着责骂,但却仍是一副不屈的模样。

    “花谷,你刚晋升少佐,脾气还是收敛一点吧。”

    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瞥了一眼此时正在大发雷霆的日本军官,接着拿起茶杯,微微吹了一下,淡定地“嘬”上一口。

    “一个连陆军大学都没有上过的士兵,是谁给你的勇气冒犯我?”

    花谷正依旧不听劝,他今天是铁了心要给新任的参谋长一记下马威。

    “他好歹是尹参谋长的副官,花谷少佐,你打狗也要看一下主人。”

    中年男人好似在劝和,但却句句讽刺,更加激怒了花谷正。

    “尹泰禹?他是个什么东西,本部是疯了吗,怎么会派遣一个乳臭未乾的小子来关东,还参谋长?依我看也就只有三脚猫的功夫吧。”

    “诶,话不能这么说,他既然是受天皇直接调遣的,想必能力不凡,不管怎样,此后也算是你的上级兼同僚了,”中年男人说道,“再说了,今日我们诚心邀请尹参谋长喝茶,他不来便罢,你又何必有意为难他身边一个小小的中尉呢,他也只不过是个传话的。”

    “哼,一个小小的副官就如此放肆,那个尹泰禹恐怕是要目中无人了吧。天皇怎么能允许我们大日本帝国有一个混了低级的朝鲜血脉的高级将领呢……”

    花谷正嘲讽道。

    “花谷少佐这话可说的不对,我是不是混了低级血脉自有天皇和参谋本部定论,怕是还轮不到一个小小的少佐参谋来评判。您说是不是,河本大佐?”

    此时,一道低沉的声音从门外响起,接着,一个身高直逼门框、冷漠中透着些煞气的年轻军官大步走了进来,只见他身穿日军陆军礼服,头顶军帽,帽檐下有着一张如刀削般棱角锋利的面部轮廓,一双充满了不屑的狭长眼眸耸拉着瞟了屋子里的一众人群,高挺骨感的鼻梁、微微抿上的薄唇也将花谷正口中的那份“目中无人”演绎地恰到好处,肩上抖动的肩章流苏、飘散在后的墨色斗篷,显得行步如风又威风凛凛。

    花谷正愣了半晌,一时间竟被来人身上这股子排山倒海的气势给震慑住了。

    “参谋长!”刚才一直默不作声忍受花谷正责骂的副官,见到了自家主子,脸上止不住地欣慰,嘴角挑了挑,有些自傲。

    “原来是尹参谋长大驾光临了,方才可是听你的副官说你今天忙着与司令参观士兵作战训练,未得空来我这喝茶,我自是谅解你如此般日理万机,你怎么还特意过来了呢?”被尹泰禹唤作“河本大佐”的中年男人慢悠悠地放下茶杯,毕恭毕敬的话语中却是透着一丝讽刺。

    “这茶我自然是没工夫喝,可这人”,尹泰禹看了一眼身旁的副官,“我是离了就不舒服。”

    “那倒是,尹参谋长刚来中国,万事皆不习惯,这副官是得好生伺候着。我们这不就聊了几句,参谋长何必如此劳师动众亲自前来要人?我们可又不会吃了他。”河本的脸上搀着假笑。

    “说的也是,那么,人我就带走了。”

    尹泰禹瞟了河本一眼,转头准备离去,刚走了几步却又忽地顿住,他回头走近花谷正,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

    “但愿花谷少佐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

    说完,尹泰禹转身疾步走出了房间,他的副官紧随其后。

    “你……”花谷正气得道不出话,只觉得那个尹泰禹是万分可恨。

    “参谋长,这些关东军参谋看来是要给你一个下马威。”

    跟在尹泰禹身后的副官五十岚樱介说道。

    “难为你了。”

    尹泰禹停下脚步沉默了两秒,回头看了一眼五十岚樱介。

    “这本是樱介分内之事,樱介还得感谢参谋长前来解围。”

    听到自家主子如此客气,五十岚樱介全然不敢当。

    “那河本大作便是炸死张作霖的幕后策划人,不可小觑。”

    尹泰禹叮嘱道。

    “是”,五十岚樱介应声道,“如今日本国内正在遭受舆论谴责,野党们以此声讨,要求追查事件真相,想必那河本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吧。”

    尹泰禹沉思了一会儿,“那倒未必,国内不少陆军骨干军官必定会坚决维护他……”

    “罢了,天色不早了,你早点休息。”

    “是,参谋长也务必早些休息。”

    说完,五十岚樱介便退下了。

    洗浴后,那个面如刀削的男人身着绸缎浴袍,手指一路划过书架的第四层,抽出了一本《圣经》。他踱步到露天阳台,身子倚着栏杆处,随手翻阅开《圣经》,取出了夹在其中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少年不施粉黛,明眸皓齿,笑得十分恬静。

    崇笙,如今你身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