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 第四章宋代文学

第四章宋代文学

作者:《大中国上下五千年》编委会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

    北宋巨手柳永

    柳永,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词作有《雨霖铃》《玉蝴蝶》《戚氏》等,后人称他为“北宋巨手”,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他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意境脱俗。

    柳永(约9870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柳家世代为官,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但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祐元年(0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

    柳永少年时在家乡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官至公卿。学成之后,他就到汴京应试,准备大展鸿图,在政治上一试身手。不料,一到光怪陆离的京城,骨子里浪漫风流的年轻才子柳永,就被青楼歌馆里的歌妓吸引,把那政治理想完全抛在了脑后,一天到晚在风月场里潇洒,与青楼歌妓打得火热。

    柳永岁那年,终于及第,去过福建,留有《煮海歌》,对当时煮盐为生的民众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两年仕途,他的姓名就载入了《海内名宦录》中,足可见其在处理政务上的天赋。可惜由于性格原因,他屡遭排贬,因此进入四处漂泊的“浮生”,养成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也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还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柳永留存200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0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

    晏殊(990年),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抚州临川人(今属江西抚州)。代表作有《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被后人尊奉为“北宋依声家初祖”,尤擅小令。他继承五代遗风,词颇有意境。他强调写词要有“气象”,与后世的“意境”意义相近,为词的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他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0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晏殊一生中,虽没有太高的政治建树,但他不忌贤妒能,重视奖掖后进的品德却让后人歌颂和赞赏,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后皆出其门下。

    晏几道(080年),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他著有《小山词》,他的《临江山》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虽然父亲晏殊是当时文坛领袖,晏几道承其余荫,又卓有才华,按说,他在文坛上可以广通声气,交接名流。但其实不然。因为晏几道“文章翰墨,自立规摹,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所以他也不轻易与文士来往。

    在当时的著名文士中,惟一与晏几道深相契合者就是黄庭坚。黄庭坚是一位在仕宦上沉沦下僚,而在文学艺术见解上却有持操的人。他论书法时曾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他在文学创作上也是这个态度,所以与晏几道很合得来。

    晏几道一生清狂磊落,纵弛不羁,傲视权贵,即使是苏轼这种人,也不放在眼中。他好藏书,能诗,尤以词著称。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将艳词小令,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

    他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乃父齐名,世称“二晏”。但当时及后世作者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其造诣在父亲之上。而且,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不同,晏几道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要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为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

    欧阳修(00707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等。

    欧阳修岁丧父,母亲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依靠他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就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划着字,教欧阳修认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早就爱上了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10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宋朝初年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文风讲求华丽,内容空洞。欧阳修读了昌黎先生(韩愈)的散文后,觉得它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长大以后,他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是第一名。

    欧阳修0多岁时,在文坛上已经很有声誉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4年,才回到京城。

    庆历三年(0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0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又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

    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还常常游览山水。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子里喝酒,他自称“醉翁”,也为亭子命名为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争相传诵的杰作。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他的散文深入浅出,既精炼又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改文坛面目。他最富盛名的《醉翁亭记》,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他“以文为诗”,通俗流畅。虽说有些古体诗显得诗味不浓,但部分近体诗却比兴兼用,情景相生,意味隽永。在内容上,他的诗有一部分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疾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此外,欧阳修还创作了很多词,内容大都与“花间”相近,写的多是男女爱恋离情别绪一类的题材。但格调较高,技巧娴熟,不乏艺术珍品。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举荐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苏洵(0090年),字明允,四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苏洵少不喜欢学习,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象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后来又陪同儿子两次进京,一次经水路,一次经陆路,遍游了沿途的名胜古迹。他的作品《管仲论》最出名。

    苏轼(070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和母亲的严教。苏轼的母亲程氏是一位很有教养的女性,饱读诗书,深明大义。她亲自教苏轼读书,引导苏轼效法先贤,树雄心,立大志,以“澄清天下”为己任。著有《前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苏辙(09年),北宋散文家,字子由。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代表作品有《上枢密韩大尉书》《墨竹赋》《秋稼》《南斋竹》《诗病五事》等。

    宋仁宗嘉祐初年(0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举,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三苏”之所以能够成为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当年,苏洵娶富豪程文应先生之女程颖为妻,程夫人系出名门,知书达礼,以程氏之富下嫁到清寒的苏家来,已是委屈,而夫婿又不思进取,经常喝到红日西沉方肯罢休。程颖是个非常要强的女性,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总是抑郁不乐,只好把家事一手承担下来,上事翁姑,下教子女,终日勤劳不息,希望有一日夫婿能够自己觉悟过来。

    一年后,程颖为苏家生下一子,拟名为“轼”,并以“轼”劝导苏洵。苏洵决心悔改,发奋苦读。他拉开抽屉,拿出二尺白绢,猛一下咬开中指,颤颤点点,写上几个大字“不发愤何以为人!”

    两年后,程颖又为苏家生了第二个儿子,起名“辙”。曰:“父之车过,子从其辙;兄之车过,弟从其辙;前人之过,后人见其辙。”

    后来的岁月,父子三人刻苦读书,勤勉自励,切磋商议,文学素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三人中苏轼(苏东坡)的词最为有名。

    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成就。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之后又一个文风鼎盛富丽堂皇的朝代,而“三苏”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苏轼更成为一代文坛领袖,以自己的奇才文思为宋代文坛增添了光彩。他上承欧阳修的务实文风,下有苏门六君子继往开来,使苏文之风绵延两宋而不绝。

    司马光(0908年),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主要著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历来朴素节俭,不喜欢奢侈浮华的东西。宋仁宗宝元初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后,皇上赏赐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红花,同伴们对他说:“这是圣上赏赐的,不能违背君命。”这时他才插上一枝花。

    他担任并州通判时,西夏人经常入侵这里,成为当地一大祸患。于是,司马光向上司庞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控制西夏人,然后招募百姓来此地耕种。”庞藉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郭恩去办理此事。但郭恩是一个莽汉,因为不注意设防,被敌人消灭。庞藉因为此事被罢免了。司马光过意不去,三次上书朝廷自责,并要求辞职,没得到允许。庞藉死后,司马光便把他的妻子拜为自己的母亲,抚养庞藉的儿子像抚养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当时人们一致认为司马光是一个贤德之人。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作者把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资治通鉴》全书9卷,约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0卷。《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编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还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更是不胜枚举。有人说,除了《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相媲美。

    曾巩(0908年),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代表作品有《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

    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表现出了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祐二年(07年),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

    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0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声望。元丰三年(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

    元丰四年(08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翌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

    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在《南齐书目录序》中说:“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他强调只有“蓄道德能文章者”,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王安石曾赞叹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赠曾子固》)。苏轼也说:“醉翁门下士,杂从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曾巩也擅长写诗,有00余首传世。其诗或雄浑瑰伟,或委婉超逸,无不含义深刻,妙趣横生。五古《追租》,描绘了“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计虽卖强壮,势不存尪弱”的惨状,发出“暴吏体宜除,浮费义可削”的呼声,与王安石的《兼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绝句《西楼》《城南》,清新隽永,具有王安石晚年诗作的风致。

    曾巩好藏书,珍藏古籍达0000多册。曾巩一生整理古籍编校史书,也很有成就。《战国策》《说苑》《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曾经过他的校勘。《战国策》和《说苑》两书,多亏他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借以“辨章学术,镜考源流”。

    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桐城派的方苞刘大槐姚鼐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明史。王慎中传》载:“慎中为文,初主秦汉,谓东京之下无可取,已司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顺之初不服,久亦变而从之。”足见曾巩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王安石(008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宋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王安石自小随父宦游南北,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早就有所认识。因此,在他进入仕途,做地方官吏时,非常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

    嘉佑三年(08年),王安石在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限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在他任参知政事和宰相期间,取得神宗的支持,抓住“理财”和“整军”两大课题,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方田均税免役市易保甲保马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

    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07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07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08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变法,虽然归根结底是为加强皇权,巩固封建地主的统治地位,但在当时对生产力的发展和富国强兵,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历史上有其进步的意义。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

    《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

    王安石的一些小品文,如《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都是脍灸人口的名篇。他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感。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的风格;《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以退居江宁为界,前后两期诗风有很大差别。前期诗歌主要以杜甫的创作思想为主导,以关心时事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为主要题材,具有明显的写实精神。后期的隐居生活,也促使他的诗歌创作发生了变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了一种闲恬的情趣。

    郭茂倩(0099年),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神宗元丰七年(08年),任河南府法曹参军。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关于郭茂倩的生平,我们知道的甚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裒之孙,源中之子,其仕履未详”。而《乐府诗集》一书使他的声名千古不朽。

    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句式比较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种淳朴的诗歌风格,文字简单清新,弥漫在诗里的感情,不但具有普遍意义,而且纯真自然。乐府诗是诗歌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象征着文人诗的开始,象征着诗开始追求个性自由和发出个人化的声音。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它所收录的作品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

    郭茂倩是一个辛勤的资料收集者,《乐府诗集》的一个重大特色就是搜罗广博,兼收并载。他几乎汇集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全部乐府诗,为我们提供了一部相当完备的资料总集。有许多古籍,如《古今乐录》,今已失传,然而由于《乐府诗集》的征引而得以部分保存。可以说,他为后代的研究乐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郭茂倩在对《乐府诗集》的编排体制上也颇下过一番苦心。每类歌辞都是古辞在前,拟作在后,将合乐的和不合乐的民间的和文人的作品排列在一起。这虽然使乐府诗的定义变得十分宽泛,但有助于我们对乐府文学的发展演变形成一个史的观念。

    《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汉代一些优秀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经编者收集加以著录。特别是古代一些民间谣谚,大抵散见于各种史书和某些学术著作,杂歌谣辞一类所收,多为前所忽视者。

    李清照(08年),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山东)人。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是大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官至礼部员外郎,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很有文学修养。这样的出身,加上父亲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李清照便工诗善词。

    18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至丞相。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但无奈赵明诚在外做官,夫妻二人只好以书信诗词表情达意。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他们夫妻俩志同道合,除了都能诗善文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收藏金石(古代在铜器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书画)。这些文物既是我国古代的精湛艺术,又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材料。

    7年,女真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来搜集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了丈夫的未竟之功。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收复中原的希望化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最后的李清照无依无靠,贫困忧苦,寂寞地客死江南。

    李清照的艺术成就很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的《词论》极重视词的特殊格调和协律性,所以能够独辟门径,在丰富词的表现手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李清照是抒情的能手,她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抒情词,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闺中生活和流落异乡的苦恼忧愁。

    李清照词的语言更是独具特色,优美精巧却不雕琢求工。她在遣词造句上很有创造性,如她笔下的花树是“宠柳娇花”“绿肥红瘦”;天气是“浓烟暗雨”“风柔日薄”,又以“黄花瘦”比人,都十分新颖清丽。她还常常以“明白如家常”的方言口语入词,如“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便增添了许多新鲜生动的情味。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华贵典雅的词风无异是一种冲击。李清照的词富有音乐美,她极注意“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还讲究舌齿音的交错和叠字的连续运用,如《声声慢》的开头一连用了个叠字,其独创性为历来评论者所盛赞。

    李清照能诗能文,从艺术成就上看,她的词超过了诗和文,并且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从南宋起就不断有人学习和效仿。

    陆游(0年),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出色的爱国诗人词人。他的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皆为后世传诵名篇。

    陆游出身世宦之家,幼年时逢金兵南侵,他随家人长期逃难,“儿时万里避胡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陆游为官后一直力主北伐,但随着北伐失败,陆游被罢官还乡,直至岁方复出,远行入蜀任夔州通判。

    少年时代的陆游,由于勤奋学习,能写一手出色的文章。9岁那年,他参加两浙地区的考试,被取为第一名。恰巧奸相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这次考试,秦桧在考试前就暗示考官,要让秦埙得第一名。考官没买他的账,还是秉公办事,让陆游中了第一名。

    这件事使秦桧十分恼火。到了第二年,陆游到京城临安参加考试。主考官发现陆游的文才,又想让他名列前茅。秦桧得知这件事,更是生气,蛮横地命令主考官取消陆游的考试资格,还要追究两浙地区试官的责任。从那以后,秦桧对陆游怀恨在心,不让他参加朝廷工作。直到秦桧死去,他才到临安担任枢密院的编修官。

    陆游晚年才情不减,岁闲居老家山阴,7岁时游沈园,回想起早年与前妻唐婉的不幸婚姻,虽然“梦断香消四十年”,但仍悲从中来,写下《沈园》二首。0年,这位8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0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

    陆游的诗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方法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他的绝大多数的篇章都是南宋时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同时他在创作理论方面也主张写实,要从事社会实践,他说“道向虚中得,文从实处工”,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正如所有杰出的作家一样,在他的作品中也常常表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精神两种艺术方法的不同程度的结合。他在揭示现实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时,总是把自己的社会理想强烈的爱憎和明确的褒贬体现在作品之中。在白天,他目睹民族侵略权奸误国的现实,不禁满怀激愤,渴望上马杀敌,报仇雪耻;这样的渴望不能实现,他就假托在夜晚的梦寐中去追求。

    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

    辛弃疾(0年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辛弃疾存词00多首,代表作品有《摸鱼儿》《水龙吟》《满江红》《西江月》《丑奴儿》等。

    辛弃疾出生在金国建立初期的济南,他的祖父辛赞是金国将领,北方人民的深重苦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山东有个农民叫耿京,他带领了一支起义军,经常打击金兵。辛弃疾也是山东人,他非常敬佩耿京,就组织了000多人,加入了耿京的队伍。

    起义军里面有个叛徒,叫张安国。他乘辛弃疾不在的时候,暗杀了耿京。起义军没有了领袖,就这样散掉了。辛弃疾从南方回来,叛徒张安国已经逃到金国的兵营里去了。辛弃疾就带了0名勇士,一起骑马奔向济州。辛弃疾的队伍到了济州官府,叛徒张安国正在里面设宴请客,一听是辛弃疾来了,有点心虚,但是一时还弄不清他们的来意,就吩咐兵士让他们进来。

    他们也不跟张安国说话,就把张安国捆绑起来,拉出衙门。等济州兵士赶来的时候,他当场向兵士们宣布说:“朝廷大军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谁愿意抗金的,参加到我们队伍里来吧!”济州的兵士原来大都跟过耿京,听到辛弃疾的号召,有上万人愿意跟他们走。辛弃疾立刻带着义军,押着叛徒,直奔南方。辛弃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营,南宋朝廷审清楚了张安国的罪行,立刻把他砍头示众。

    南归后,辛弃疾生活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他幻想奔赴沙场,收拾残破河山,这类词作,郁积着浓烈的爱国情思,具有鲜明的特色。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享受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辛弃疾的代表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他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00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发生了各种变化。

    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都喜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柳永《乐章集》书影

    ◆柳永纪念馆

    知识小百科

    奉旨填词

    柳永擅作慢词长调,每为教坊乐伎所传唱,当时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谣。他常与歌伎来往,留连于灯红酒绿之间,征歌逐舞。因功名未遂,曾作《鹤冲天》一首解嘲,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句。景佑间中进士。宋仁宗却言:“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柳永从此益放浪形骸,逢人即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后因以“奉旨填词”自我嘲讽,将错就错。

    婉约词人“晏家父子”

    北宋词人晏殊与其子晏几道,以其相映生辉的艺术成就影响了一代词风,被词话家们并称为“二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父子文学家。

    ◆《珠玉词》书影

    ◆。倚柳远思图(明。尤求)

    延伸阅读

    晏殊与王绮

    一日,晏殊邀请王绮到宰相府游玩。阳春三月,柳绿花红,燕语莺歌,令人心旷神怡,到处都能引起诗兴,两人一边饮酒一边赋诗,兴致勃勃,乐而忘返,一直到傍晚时分。

    他们步游到水池旁边,只见池中水面漂泊着一片落花。

    晏殊心上大有触动,深有悔恨地“唉”了一声。

    王绮好生纳闷,忙问:“大人有何难言之隐?”

    晏殊诉说着:“三年前我得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自己很得意,后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也续不下去。”

    王琪听了,马上就说:“吾今妄续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如何?”

    “妙!妙!妙!没有您这句,我那句就断了腿行不通了!”晏殊叫好不迭。

    ◆。晏殊《冬寒帖》

    文坛领袖欧阳修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的文风,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欧阳修像

    延伸阅读

    欧阳修与滁州

    如今一说到滁州,人们会想到琅琊山,想到醉翁亭,想到欧阳修。琅琊山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都远近闻名。其中最有名的景点当属醉翁亭,被誉为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名扬海内外。与醉翁亭隔山相望的丰乐亭,也是令许多探幽访古之士向往的胜迹,与醉翁亭一起被称为“姊妹亭”。丰乐亭下的“紫薇泉”,则与醉翁亭的酿泉合称为“姊妹泉”。这些,都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开发建设而遗留下来的。正是这些建筑,加上他亲自撰写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才使滁州琅琊山名声大震。

    ◆《欧阳文忠公集》书影

    文坛父子兵“三苏”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文学成就卓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苏洵苏辙苏轼(从左至右)

    ◆《三苏先生文集》书影

    延伸阅读

    “心中有佛”的故事

    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要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于是苏轼很得意的跑回家见到苏小妹,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这次,苏轼哑口无言了。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才编纂而成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司马光像

    ◆司马光《天圣贴》

    知识小百科

    司马相公

    《资治通鉴》写成以后,司马光官升为资政殿学士。他在洛阴居住了15年,天下人都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宰相,老百姓都尊称他为司马相公。他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老百姓对司马光说:“您不要返回洛阳,留下来辅佐天子,救救百姓吧。”等到哲宗即位太皇太后临政时,司马光已是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的四朝元老,颇具威望。他建议太后广开言路,于是上书奏事的人数以千计。元佑元年(1086年),司马光逝世,终年68岁。

    ◆《资治通鉴》书影

    北宋散文家曾巩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的成就虽然不及韩柳欧苏,但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

    ◆曾巩像

    ◆《南丰先生元丰类稿》书影

    延伸阅读

    真诚待人的曾巩

    曾巩和王安石从年轻的时候起就是好朋友。有一次神宗皇帝召见曾巩,并问他:“你与王安石是布衣之交,王安石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呢?”曾巩不因为自己与王安石多年的交情而随意抬高他,而是很客观直率地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和行为确实不在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之下,不过,他为人过吝,终比不上扬雄。”宋神宗听了这番话,感到很惊异,又问道:“你和王安石是好朋友,为什么这样说他呢?据我所知,王安石为人轻视富贵,你怎么说是‘吝’呢?”曾巩回答说:“虽然我们是朋友,但朋友并不等于没有毛病。王安石勇于作为,但‘吝’于改过!”宋神宗听后称赞道:“此乃公允之论。”也更钦佩曾巩为人正直,敢于批评。

    北宋人杰王安石

    王安石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服务社会。

    ◆《王临川集》书影

    ◆王安石手迹

    延伸阅读

    赏花钓鱼宴

    宋仁宗期间,王安石是负责草拟诏书的官员,管机要的重臣。有一天,皇帝宋仁宗心情不错,一高兴决定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派对“赏花钓鱼宴”,其中就邀请了王安石。

    “赏花钓鱼宴”,顾名思义就是宴会的娱乐项目有赏花和钓鱼两项,餐前来宾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以尽雅兴。王安石对花兴趣不大,于是他选择了钓鱼的项目。早有内侍将备好的鱼饵盛在金盘中放在了茶几上。皇家钓鱼与众不同,鱼饵的配制花了大工夫,掺了不少各种稀奇古怪的香精香料,不要说鱼,就是人也会抵挡不住诱惑。当时王安石的鱼还没钓着,竟鬼使神差地抓起一粒鱼饵放进嘴里细嚼慢咽起来,然后一发不可收,几个回合下来,竟将一盘鱼饵吃了个精光。

    诗香雅韵《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现存100卷,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乐府诗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诗集》书影

    知识小百科

    “乐府”与“乐府诗”

    乐府是指古代的音乐官署(官员办公的地方)。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沿袭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婉约宗主”李清照

    李清照的文词精美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画像

    ◆《醉花阴》词笺

    知识小百科

    古代四大才女

    古代四大才女是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班昭。班昭,大文豪班彪之女,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续写《汉书》,著有《女诫》。蔡文姬,大儒蔡邕之女。蔡文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李清照的传世之作是《漱玉词》,基本属婉约派,由于她一生经历比晏几道秦观等更艰苦曲折,词的成就超过了他们,她后期的词还兼有豪放之长。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是我国西汉时期的一位才女,著有《白头吟》。貌美性毅,善诗妙琴,以其才华情操名传千古。

    爱国诗人陆游

    在南宋文坛上,陆游的诗与辛弃疾的词一样,取得了最高成就。陆游诗歌以其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把我国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传统发扬光大,在同时代和后代诗人中都有极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放翁词》书影

    ◆《放翁词》书影

    延伸阅读

    陆游与美食

    人们都知道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还记述了当时吴中(今苏州)和四川等地的佳肴美馔,其中有不少是对于饮食的独到见解。陆游的烹饪技艺很高,常常亲自下厨掌勺,他对自己做的葱油面也很自负,认为味道可同神仙享用的“苏陀”(油酥)媲美。他还用白菜萝卜山芋芋艿等家常蔬菜做甜羹,江浙一带居民争相仿效。

    “一代词圣”辛弃疾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他一生留世600余首词,他的词雄奇豪放,苍凉沉郁,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辛弃疾是屹立在词史上的一块丰碑,被后人誉为“词中之龙”“一代词圣”。

    ◆《稼轩长短句》书影

    ◆辛弃疾《去国帖》

    延伸阅读

    嗜酒如命的辛弃疾

    和大多数文人一样,辛弃疾也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有一次,他醉倒在松树旁边,还问松树:“我醉得怎么样?”松树当然不能回答。醉眼朦胧中,辛弃疾误以为松树要来扶他,于是用手推着松树说:“去!”酒醒以后,他就挥笔写成《西江月遣兴》,把这件逗人发笑的事写了进去。

    喝醉了酒,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还会损害健康。因此,辛弃疾就下定决心戒酒,还特地写了一首《沁园春》词。在词中,他以古人为例,讲了喝酒如何如何地有害。可是有一天,他在山上游玩,见朋友拿了酒来,又急不可待地喝了起来,直至酩酊大醉。事后,他按照《沁园春》的韵脚,又写了一首词,说饮酒如何如何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