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中国历代政治演进 !
张仪连横
张仪运用纵横之术,游说于魏楚韩等国之间,利用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或为秦国拉拢,使其归附于秦;或拆散其连盟,使其力量削弱。在整个秦惠王时期,他不仅使秦国在外交上连连取得胜利,而且帮助秦国开拓了疆土,因此可以说他为秦国的强大和以后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怎样对付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这种政策叫做“合纵”。还有一些政客帮助秦国到各国游说,要他们靠拢秦国,去攻击别的国家。这种政策叫做“连横”。
有一个叫张仪的政客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公元前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一支联军,攻打秦国的函谷关。其实,五国之间内部也有矛盾,不肯齐心协力。经不起秦军一反击,五国联军就失败了。在六国之中,齐楚两国是大国。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非把齐国和楚国的联盟拆散不可。他向秦惠文王献了个计策,就去游说楚国。张仪到了楚国,先拿贵重的礼物送给楚怀王手下的宠臣靳尚,求见楚怀王。楚怀王听到张仪的名声很大,认真地接待他,并且向张仪请教。
张仪说:“秦王特地派我来跟贵国交好。要是大王下决心跟齐国断交,秦王不但情愿跟贵国永远和好,还愿意把商于(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一带六百里的土地献给贵国。这样一来,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得了秦国的信任,岂不是两全其美。”楚怀王经张仪一游说,就高兴地说:“秦国要是真能这么办,我何必非要拉着齐国不撒手呢?”
楚国的大臣们听说有这样便宜事儿,都向楚怀王庆贺。只有陈轸提出反对意见。他对怀王说:“秦国为什么要把商于六百里地送给大王呢?还不是因为大王跟齐国订了盟约吗?楚国有了齐国作自己的盟国,秦国才不敢来欺负咱们。要是大王跟齐国绝交,秦国不来欺负楚国才怪呢。秦国如果真的愿意把商于的土地让给咱们,大王不妨打发人先去接收。等商于六百里土地到手以后,再跟齐国绝交也不算晚。”
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话,拒绝陈轸的忠告,一面跟齐国绝交,一面派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商于。齐宣王听说楚国同齐国绝交,马上打发使臣去见秦惠文王,约他一同进攻楚国。
楚国的使者到咸阳去接收商于,想不到张仪翻脸不认账,说:“没有这回事,大概是你们大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儿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而且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秦国的土地。”使者回来一汇报,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兵十万人攻打秦国。秦惠文王也发兵十万人迎战,同时还约了齐国助战。楚国一败涂地,十万人马只剩了两三万,不但商于六百里地没到手,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夺了去。楚怀王只好忍气吞声地向秦国求和,楚国从此大伤元气。
张仪用欺骗手段收服了楚国,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了。
战国七雄中,就数秦国最强盛。楚齐魏赵燕韩六国诸侯,是用“合纵”的办法结成南北联盟来抵抗秦国呢,还是联合西边的秦国,用“连横”的办法结成东西联盟来保存自己呢,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批纵横家。他们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洛阳人苏秦,主张合纵;另一个是魏国人张仪,主张连横。
苏秦在洛阳时想去见周天子,只恨没有人向周天子推荐。他知道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就是秦惠文王。他跑到秦国去劝秦惠文王用连横的办法,把六国一个一个地消灭。不想他等了一年多,盘缠花光了,衣服破了,秦惠文王也没有用他,他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念书念累了,眼皮粘到一块儿怎么也睁不开。他拿起锥子在大腿上刺了一下,刺得血都流出来了。这一下子,精神可来了,他接着又念下去。
民间还传说,苏秦有时候太累了,就扑在案头上打瞌睡。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他就拿根绳子一头吊在房梁上,一头吊住自己的头发,如果他脑袋一往案头上扑,那根绳子就把他揪住。这么脑袋一顿,头发一揪,就把他揪醒了。他这么悬梁刺股,苦苦地熬了一年多工夫,读熟了姜太公的兵法,记熟了各国的地形政治情况和军事力量,还研究了诸侯的心理。
一年多以后,苏秦到燕国见燕文公,对他说:“燕国没受到秦国的侵略,是因为西边有赵国挡住秦国。可是赵国要来打燕国,早上发兵,下午就能到。您不跟近邻的赵国交好,反倒把土地送给挺远的秦国,这种做法很不好。要是主公用我的计策,先跟邻近的赵国订立盟约,然后再去联络中原诸侯一同抵抗秦国,燕国才能安稳。”
燕文公很赞成苏秦的办法,就给他准备了礼物和车马,请他去和赵国联络。
苏秦到了赵国,对赵肃侯说:“如今秦国最注目的就是赵国。秦国不敢发兵来侵犯,是因为西南边有韩国和魏国挡住秦国,要是秦国去打韩国和魏国,韩国魏国投降了,赵国可就保不住了。赵韩魏燕齐楚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军队比秦国多十倍。要是六国联合起来一同抵抗秦国,还怕打不过它吗?为什么一个个都送自己的土地去奉承秦国呢?六国不联合起来,单独地向秦国割地求和,决不是办法。要知道六国的土地有限,秦国的贪心不足。要是您约会诸侯,结为兄弟,订立盟约,不论秦国侵犯哪一国,其余五国一同去帮它。这样,秦国还敢欺负联合起来的六国吗?”
赵肃侯听了,就拜苏秦为相国,叫他去约会各国诸侯。苏秦说服了各国诸侯联合起来抗秦,赵国又封苏秦为武安君。赵肃侯打发使者去约会齐楚魏韩燕五国的诸侯到赵国的洹水会面。公元前年,楚齐魏三个封王的诸侯和赵燕韩三个封王的诸侯,一概称王,结为兄弟,告拜天地,订了盟约。六国封苏秦为“纵约长”,交给他六国的相印,让他专门管六国联合抗秦的事。
可是“合纵”很快就被张仪的“连横”策略破坏了,苏秦也被刺客刺死,“合纵”宣告彻底破产了。
晏子,(公元前7年前00年)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夷维(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聪明机智。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0米。
一次,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很不友善,知道晏子将出使楚国,便想趁机羞辱齐国,于是,做好了对付晏子的准备。
他们知道晏子是个矮个子,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洞,让晏子从这个小洞进城去。
晏子走到小洞前边,看了看,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今天,我是出使楚国,不是出使狗国。请问我是来到了狗国呀,还是来到了楚国?”楚人无话可对,只好打开城门,迎接晏子进去。
晏子见到楚王,楚王笑嘻嘻地说:“怎么,齐国就没有人了吗?”
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讽刺他,就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您这是什么话!单是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八千户人家。街上的行人要是都张开衣袖,就可以遮天蔽日;要是都甩一下汗水,就可以汇集成一场大雨,人挤得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您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派你这样的人来出使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这您就不知道了。我们齐国派遣使臣有个规矩:要是对方是个上等国家,就派一个有本事有德行的人去;要是对方是个下等的国家,就派一个碌碌无能的人去。因为我是最没出息的人,所以才把我派到你们楚国来。”
楚王心里闷着一口气,却只好假装无事的样子,招呼晏子到厅堂,安排酒席款待晏子。
过了些时日,晏子又将出使楚国。未到楚国之前,楚王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问:‘做什么的人?’回答说:‘是齐国人。’楚王又问:‘犯了什么罪?’回答说:‘犯了偷窃的罪。’”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是什么人?”小吏回答说:“是齐国的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橘子生长在淮南是橘子,生长在淮北就变为枳子,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秦王知道后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真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赵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唐雎是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敢于为国献身。他在90岁高龄时,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于魏国。后来,在魏国灭亡后出使秦国,冒死与秦王抗争,粉碎秦王吞并安陵(魏国属国)的阴谋。
战国末期,在诸侯国中,以秦国为最强大。秦王想统一中国,加剧了一连串的对外兼并战争。公元前0年,它灭了韩国,接着又吞并了魏国。安陵是附属于魏的一个小国,当时岌岌可危。秦王以为只要通过外交上的威胁,不用一兵一卒即可骗取安陵。唐雎受安陵君的委派,出使秦国。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应该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愿意终身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听后)不高兴。安陵君于是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了韩国亡了魏国,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封地并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仅仅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秦王说:“天子发怒,将会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到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倒下两人,血流不过五步远,天下百姓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了。”说完,唐雎拔出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了这种地步呢?我明白了,那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因为有先生您啊!”
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况下,唐雎不畏威胁,针锋相对地斗争,最后勇折秦王,不辱使命,胜利地完成了出使任务。
张骞(约公元前前),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武帝时期的外交使臣。公元前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年,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居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并获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带回长安。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公元前00年,苏武奉汉武帝之命以中郎将持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当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政权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一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卫律有一个部下叫虞常,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张胜表示同意,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
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
苏武到了北海,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单于听了,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西域的时候,才0岁。在匈奴受了9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都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王昭君约于公元前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昭君村)。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
公元前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说:“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年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
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一直和汉朝交好,曾亲自带部下来朝见汉宣帝。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就是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即将离开汉朝去匈奴,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画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画工。
嫁给呼韩邪的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公元前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又生二女。
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青龙元年(年)初,公孙渊派人向东吴称臣,孙权很高兴,于是在三月派遗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率军万余人,“金宝珍贷,九锡备物”,去赏赐公孙渊,并封公孙渊为燕王。
公孙氏是当时中国东北地方的割据势力,从祖辈公孙度开始经营辽东,到魏太和二年公孙渊篡夺叔父公孙恭的位之后,统领有辽东乐浪玄菟三郡,二十万户,六十万口。官拜曹魏辽东太守,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
满朝文武大都觉得公孙渊此举有诈,认为只要派上几百人去就行了。但是都被孙权所拒绝。为此,张昭和孙权之间还闹到“涕泣横流;吴主掷刀于地,与之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吴主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的地步。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张昭和众大臣的规劝是正确的。
公孙渊本来就是心怀鬼胎,等到张弥许晏到达辽东襄平后,公孙渊立即拆散东吴官兵,并把中使秦旦张群杜德黄强等0人软禁,准备加害。秦旦等软禁0余日之后,秦旦跟张群等商议说:“我们远在异域,不能完成使命,被抛弃此地,跟死亡没有分别。观察这个郡城形势,自卫的能力,非常薄弱。我们如果同心协力,放火焚烧城郭,击斩郡长,为我们国家报仇雪耻,然后一死,也无遗恨。总比苟且偷生,做长期的囚犯要好得多。”张群等同意,于是秘密约定,在八月十九日夜间暴动。
然而,到了八月十九日中午,郡民张松告密。郡长王赞集结部队,关闭城门。秦旦张群杜德黄强等跳出城墙逃走。这时张群膝盖生疮,无法跟上他们,杜德搀扶着他,一起亡命,山谷道路,崎岖险恶,苦撑六七百里,张群伤势更重,再不能向前迈步,躺到草地上,大家守着他悲哭。张群说:“我不幸身负重创,随时都会死亡。你们最好快快逃走,希望活着回去。空守在这里,一齐死在穷山恶水之中,有什么益处?”杜德说:“我们离家万里,活一齐活,死一齐死,怎能忍心抛弃你。”于是催秦旦黄强先走,杜德单独留下,守着张群,每天采摘些野果给他吃。秦旦黄强走了数日,到达高句丽王国首都丸都。
秦旦黄强随机应变,宣称奉东吴帝国皇帝孙权诏书,特来赏赐高句丽王国国王(十一任东川王)高位宫(六任王族孙)跟他的左右大臣,不过所有赏赐的金银财宝,全被辽东劫夺。高位宫大为高兴,接受命令,派使节随着秦旦,一同去迎接张群。再派奴仆人,送秦旦等从海上返回东吴帝国,上书孙权,愿作臣属,进贡貂皮一千件,鹖鸡皮十件。
经过了这一番周折,秦旦张群杜德黄强才得以平安返回东吴。当秦旦等人见到孙权以后,悲喜不能自胜。孙权也被他们的壮举所感动,将四人都提升为校尉。秦旦张群杜德黄强不仅死里逃生,返回了自己的家乡,还促进了民族关系,可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国时,孙刘联合起来对抗曹操。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大败曹军水师于长江中游地区,迫使本已控制南郡的曹操势力不得不放弃南下及东进之战略意图,据守襄阳。
当曹操北归之后,围绕着当时荆州南郡所在地江陵城的归属问题,孙刘两家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角逐。于是刘备向孙权“借荆州”,依此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后来孙权屡次索要荆州,刘备都借口不还,使双方的矛盾激化。
刘备借荆州为什么不愿意还?这还得从政治与军事上来考虑荆州(治所为江陵)的地理重要性:
明末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里说:“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
南宋吕祉也在《东南防守便利》中论到:“不守江陵则无以复襄阳,不守江陵则无以图巴蜀,不守江陵则无以保武昌,不守江陵则无以固长沙。”
诸葛亮也在《隆中对》中认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也。”
荆州名士蒯越也建议刘表曰:“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
因此,占据荆州(主要指治所江陵城及周边地区)在当时具有以下战略意义:首先,荆州向北威胁襄阳(乃至攻占之),以夺取整个江汉地区,威慑曹操的中原;其次,荆州全据长江之险,保护下游的整个东吴地区的安全;再者,荆州作为下一步进军巴蜀的基地,为日后占据巴蜀汉中,形成南北对峙打下基础;最后,荆州可以切断南方四郡与北方曹魏的联系,今后即可传檄而定南方四郡。所以周瑜倾全力攻取江陵,曹仁也拼命防守达一年。
当时刘备借口地盘小,容不下人马而向孙权借荆州(主要是江陵一带)。刘备占据的南方四郡地面不能说不大,人口也不少,怎么会容不下刘备的几万区区人马?实际上,由于江陵在孙权手中,刘备向益州发展就无路可行,甚至可以说就没有向任何方向发展的可能,这才是刘备借荆州的最大目的。
于是,刘备到京城拜会孙权,请求督统(借)荆州,鲁肃劝孙权把荆州借于刘备,共同抗拒曹操,孙权也认为曹操在北方已构成威胁,也就同意了。后来,刘备凭借荆州为基地,西进占据了益州,北上不断攻击襄阳。可是同时也威胁到孙权的上游安全,造成了吕蒙偷袭荆州的后果。所以,人口众多的南方四郡实际上不如半个南郡的意义重要(另外半个在曹军手里)。
荆州(江陵)对于东吴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对于刘备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刘备满足于终老南方四郡则不重要),相对来说对于暂时无力南下的曹魏,重要性要差一些。
由此可见,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也就可以理解了。
刘备借到荆州后,关羽一直驻守在荆州。年,刘备西进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守卫荆州。年,刘备攻取益州到了关键时候,加之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随同刘备入川的庞统在进攻雒县时阵亡,刘备命诸葛亮迅即入川。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支率兵溯江而上,向巴东江州等地进发。从此,镇守荆州的重任完全落在关羽肩上。
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玄奘(0),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用极其开放的胸怀吸纳异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造就了亚洲,特别是东亚文明的一些重要文化特质。
年,玄奘到达长安。多年游历让他深感国内佛学体系太乱,而且经典翻译生硬难懂,有失原意。于是他决定亲莅印度游学,访取真经,但是当时的玄奘并没有得到唐政权的支持。
7年夏天,秦陇一带遭到霜雹灾害,刚坐上龙椅的唐太宗发出命令:凡是受灾缺粮的人,都可以逃荒四处就食。玄奘趁这个机会,混在灾民要饭的队伍里,八月偷偷地溜出了长安,孤身向西方走去,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艰苦跋涉。
玄奘西行经过秦州(今甘肃天水),来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凉州总督李大亮得到玄奘违禁西行的报告后,逼令他返回长安。玄奘在当地慧威法师两个徒弟帮助下,秘密出走,白天休息,夜里赶路,风餐露宿才到达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瓜州刺史独孤达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对玄奘十分客气,给予殷厚招待。玄奘住了一月后,凉州追捕他的公文已到,州吏李昌为玄奘立志去印度取经的精神所感动,当面撕毁通缉令,促他快速西行。正巧有个叫石磐陀的胡人,愿意受戒为徒护送玄奘偷越边界。但等偷渡过了玉门关,石磐陀忽然变卦,不愿继续前行。玄奘于是放他回去,孑然一身一马,孤行茫茫大漠。
这样走了八十多里,玄奘进入一望无边的莫贺延碛。这里荒凉浩渺,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玄奘一连走了四夜五日,一滴水也不曾进口,人马一起倒在沙漠上。夜晚凉风将他吹醒,他爬起来牵马勉强赶了十几里路,遇到了一片泉水草地,这才将他从万分危急中救出来。两天后走出莫贺延碛,踏进了西域伊吾国(今新疆哈密)地界。邻近的高昌(今吐鲁番地区)国王听说大唐法师玄奘来到伊吾,就派使者盛情邀请,并要求做玄奘的弟子,把他当活佛供养一世。玄奘坚决不改求法志向,绝食三日,气息渐微,国王遂要求他讲经一月后即放行西去。
整整一个月,玄奘讲经完毕,临行高昌王赠给玄奘许多金银衣物,给他配备了个小和尚和个向导运夫,还有0匹马,并给沿途各国君王写了封信。托他们照料玄奘。玄奘一行又经过国,进入今阿富汗境内,紧接着又翻过有名的大雪山(兴都库什山),这里冰雪千古不化,山谷强盗出没,饥寒交迫使剩下的随从只有几个僧徒了。但这一切困难险阻都没使玄奘退缩。终于在8年八月,玄奘到达了目的地印度。
玄奘从长安到印度走了一年时间,经过大小0多个国家,他求法的心诚与血汗,无疑浇灌了佛教文化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花朵。
玄奘在印度留学求经整整年,年,岁的玄奘携带历年搜集的经典影像,开始载誉回国,年正月廿四到达长安。之后一直在长安寺院译经弘法,直到年二月初五半夜,岁的玄奘圆寂于玉华寺(今铜川玉华宫)。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8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即今天的四川松潘县。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时正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向唐朝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要她入藏和婚。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侯王的女儿,人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经过一个多月的顶风冒雪的坚苦跋涉,春暖花开的时候,文成公主一行到了黄河的发源地一河源。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一路上很为吐蕃地势恶劣而忧心的文成公主这时也松了一口气,于是送亲队伍在这里作了数日的短暂休整。这时,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赶到了河源,松赞干布一行见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纳头便拜,并行了子婚大礼,他已认定把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
李道宗请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见,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一见到中土的金枝玉叶,顿时为她而倾倒,只见文成公主身着华美的盛服,神态端庄,气度文雅,与原始质朴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同。而文成公主所见到的松赞干布,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风塑造得黝黑而粗犷,但配上他高大健壮的身材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豪爽之气,显得十分英武;文成公主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算是嫁了一个伟丈夫。
按照传统习惯,吐蕃人每天要用赭色制土涂敷面颊,说是能驱邪避魔,虽说样子十分难看又不舒服,但因是传统习俗,谁也没有提出异议,大多数吐蕃人只是照章行事。文成公主到吐蕃后,仔细了解和揣摩了这种习惯,认为这样做毫无道理,又有碍卫生,实在是一项鄙俗的陋习,因此她婉转地向松赞干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松赞干布听了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立即下令废除这项习俗,最开始一些念旧的吐蕃人很不习惯,但慢慢地都觉得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既方便又好看,大家也就都乐意接受了,他们甚至还十分感激文成公主为他们破除了陈规。
待生活安定下来后,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乐师们开始履行职责,他们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最流行的音乐,音乐舒缓优美,使松赞干布大有如闻仙音的感觉,他对乐师和音乐大加赞叹,并选拨了一批资质聪慧的少男少女,跟随汉族乐师学习,使汉族的音乐渐渐传遍了吐蕃的领地,流进了吐蕃人的心田。
随来的文士们也开始工作,他们创造了藏文,帮助整理吐蕃的有关文献,记录松赞公布与大臣们的重要谈话,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规化。文成公主还带来许多工匠,使藏民掌握了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文成公主带去的各种植物种子也在西藏土地上生根开发结实,丰富了藏民的食物品种。
鉴真在岁时被智满收为沙弥,配居大云寺。神龙元年(70),依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景龙元年(707),出游洛阳,继至长安。第二年在长安实际寺依恒景律师受具足戒。巡游两京,究学三藏。对于律藏,造诣尤深。为他授戒的道岸恒景,都是律学的一时名德,又是南山宗开创人道宣律师的再传弟子。他的律学,虽师承南山宗,但他并不持一家之见。
唐代律学,除了独占优势的南山宗外,还有相州日光寺法砺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怀素的东塔宗,一时鼎足而三。其后,鉴真东渡日本携带的律学典籍则兼及后者两宗。在传授中又以法砺的《四分律疏》定宾(属相部宗)的《饰宗义记》与道宣的《行事钞》三书为主,重点尤在法砺定宾所著两书。
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鉴真也颇多建树。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每于“讲授之间,造立寺舍,造佛菩萨像,其数无量”。在医药学方面,博达多能,品鉴极精,曾主持过大云寺的悲田院,为人治病,亲自为病者煎调药物,医道甚高。
天宝元年(7),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延请他去日传戒,鉴真欣然应允,从当年开始至天宝七载,年中,先后五次率众东渡,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在海上漂了天,最后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天宝十二年(7年)鉴真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鉴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欢迎,不久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萨戒;为沙弥证修等0余人授戒;为80僧舍旧戒授新戒。从此,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学传承。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7年孝谦天皇任命他为大僧都,统理日本僧佛事务。759年,鉴真及其弟子们苦心经营,设计修建了唐招提寺,此后即在那里传律授戒。在营造塑像壁画等方面,他与弟子采用唐代最先进的工艺,为日本天平时代艺术高潮的形成,增添了异彩。如唐招提寺建筑群,即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整个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是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鉴真去世前,弟子们还采用干漆夹这一最新技艺,为他制作了一座写真坐像。日本奉为国宝。
鉴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长书法,去日本时携带王羲之献之父子真迹,影响所及日本,至今日本人民热爱中国书法艺术不衰。当时日本佛典,多从朝鲜传入,口授手抄,错误在所难免。据《续日本纪》记载,天皇曾为此委托鉴真校正经疏错误。鉴真对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贡献,是医药学知识的传授,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日本豆腐业饮食业酿造业等也认为其行业技艺均为鉴真所授。
唐宝应二年(7年)五月初六日,鉴真卒于唐招提寺,享年7岁。弟子思托记述其六次东渡事迹经日本著名文学家真人元开润色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
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回族。郑和约于洪武四年(7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幼年时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为人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在郑和的头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明朝统一云南后,郑和被带到南京,做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
郑和在燕王府期间,因为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选在身边作为贴身侍卫。此时的郑和本身所具有的领导才能开始逐渐显露,在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参加了多次战斗,建立了许多战功,成为朱棣夺取政权即位称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跟随自己多年的武将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为宦官的郑和,朱棣赐“郑”姓于郑和,又将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
0年7月日,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0多艘海船700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郑和带领他的船队,访问了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郑和每次航行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的。
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郑和还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丰富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
永平十六年(7年),班超初使西域,只带了个随从。在鄯善国,国王非常恭敬客气地招待了班超,但没过多久就疏远了。班超知道是匈奴的人来与他争夺鄯善国了。他对部下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今之计,必须靠智勇消灭匈奴的使者,震吓鄯善人,使他们臣服于我们。”当天夜里,班超率领人在狂风中袭击了匈奴人的驻地,班超先顺风放火,再前后鼓噪。虏众惊乱,班超亲手格杀三人,手下斩匈奴的使者及从士0人,其余一百多人都烧死在帐中。当第二天班超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鄯善国王看时,“一国震怖”,赶紧把自己的儿子当人质并归降于汉朝。
过了不久,班超又率领他的将出使于阗国。当时,于阗王在西域南道称雄,匈奴遣使者监护其国,掌握着国中的实权。于阗国王对班超及其部下的到来很冷漠,该国国民都非常相信巫术,有巫师言:“你们留容汉使将惹天怒,汉使有一匹浅黑色的马,马上去取来献给我。”国王便派人向班超要马。班超要求巫师亲自来取,不一会儿巫师就大摇大摆地来了,班超一刀就把他的头砍了下来,以送国王。于阗人早就听说班超在鄯善诛灭匈奴使者的事迹,非常地惶恐,立刻杀了匈奴的使者投降汉朝了。由于鄯善于阗的归降,西域南路的一些小国也纷纷仿效,如此,丝绸南路的通道就此打通了。
第二年,班超为了打通西域的北道,率领他的手下向天山最西端的疏勒国进发了。当时的疏勒国王被他的邻国龟兹所杀,另立了一个名叫兜题的龟兹贵族做了疏勒的国王,疏勒国民不满之情溢于疏勒全国。班超授计田虑智擒兜题,立新王,疏勒国人非常高兴。
由于胡人的叛服无常,加上经营西域需要强盛的经济实力做支撑,汉章帝登位后,听从了放弃西域的主张,命令班超等人撤回汉朝,重闭玉门关。当班超要离开疏勒时,疏勒举国忧恐,有一个督尉竟以刀自刎,死前说:“我实在不忍看见班超离开,因为他一离开,我们必被龟兹所灭。”班超离开时,国王和王侯们也都为他们的离开而呼号悲戚,很多人匍匐在地,抱住班超等人的马腿不让他们走。看到这种情景,班超和他的手下毅然违抗了圣旨留了下来,重新回到了疏勒。在以后的三年中,班超率领疏勒康居居弥各国的兵马一万多人攻占姑墨石城后上书皇帝,建议用以夷制夷的方法管理西域,汉章帝大为赏识,派兵千余人来支援班超。在此后20年里,班超转战南北,纵横东西,大小十几战,从无败绩,且多以弱胜强,使得西域五十余国归附汉朝,解除了西域之忧。基于他的莫大功劳,在他岁那年,被封为定远侯,邑千户。
0年八月,班超7岁。在多方的努力下,年迈的他终于回到了久别了年的大都洛阳。九月,班超就与世长辞了。
◆张仪筑江州浮雕
◆彩漆狩猎图装衣箱
延伸阅读
张仪含屈入秦
张仪是魏国人,曾经师从于鬼谷子,学习纵横游学。张仪学业期满,回到魏国,因为家境贫寒,求事于魏惠王不得,远去楚国,投奔在楚相国昭阳门下。昭阳率兵大败魏国,楚威王大喜,把国宝“和氏之璧”奖赏给了昭阳。一日,昭阳与其百余名门客出游,饮酒作乐之余,昭阳得意地拿出“和氏之璧”给大家欣赏,传来传去,最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大家认为,张仪贫困,是他拿走了“和氏璧”。张仪原本没拿,当然不承认,昭阳严刑逼供,张仪被打得遍体鳞伤,始终不承认,昭阳怕出人命,只得放了他。张仪回到家,问妻子“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告诉他还在,张仪苦笑着说“只要舌头在,我的本钱就在,我会出人头地的”。半年后,张仪的伤口愈合,他们又回到魏国,再进入秦国。
苏秦合纵
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弱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其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合纵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
◆民国粉彩苏秦刺股图印泥盒
◆《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了苏秦的合纵战略
延伸阅读
苏秦智擒凶手
苏秦和燕王的皇太后传出了绯色故事,被燕王知道了,苏秦知道很危险。于是说动燕王,要到齐国去才对燕国有利,燕王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也只有这个办法送他走最妥当,就让他去了。结果,齐国的大臣找人行刺他,苏秦身负重伤,没有立即死去。而齐王赏识他,大为震怒,下令全国抓凶手,可是抓不到。苏秦在临死以前,告诉齐王,只要宣布一下苏秦是个坏蛋,是为燕国来做间谍的,被杀死以后,齐国可以安定,这样宣布就可抓到凶手。苏秦说完这些话就死了。齐王果然照苏秦的话宣布,而行刺的凶手出来了,于是齐王把凶手抓来杀了。
晏子使楚
晏婴使楚,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应变,该柔则柔,该刚则刚,面对大国的淫威和责难,不卑不亢,刚柔并济,一次次地化解难题,出使不受辱,一次又一次维护和捍卫了齐国的尊严,也为自己在诸侯国之间赢得了很崇高的声誉。
◆铸客铜升鼎。战国晚期
◆《晏子春秋》书影
延伸阅读
晏子使晋
有一次,晏婴出使晋国。晋国的大夫叔向见晏婴的装束很寒酸,感到颇为不解,酒席宴上委婉地问道:“请问先生,节俭与吝啬有什么区别?”晏婴明白叔向的用意,也不动怒,认真地答道:“节俭是君子的品德,吝啬是小人的恶德。衡量财物的多寡,有计划的加以使用,富贵时没有过分地加以囤积,贫困时不向人借贷,不放纵私欲奢侈浪费,时刻念及百姓之疾苦,这就是节俭。如果积财自享而不想到赈济百姓,即使一掷千金,也是吝啬。”叔向听了肃然起敬,不敢再以貌取人,小视晏婴了。
蔺相如完璧归赵
蔺相如的一生,是在维护祖国的尊严,保卫赵国政权的斗争中度过的。他是一位有着深厚政治素养和卓越识见的政治家,他用生平事迹谱写了一曲公忠爱国的赞歌。
◆蔺相如完璧归赵图。清代寄尘绘
◆完璧归赵拓片
延伸阅读
渑池之会
赵王到渑池会见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出使秦国,义正辞严地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他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唐雎不辱使命
延伸阅读
唐雎说信陵君
◆彩漆带流杯。战国晚期
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了秦兵,保存了赵国。赵孝成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这时,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信陵君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唐雎回答说:“别人憎恨我,我可以不知道;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别人知道的;别人对我有恩,我是不可以忘记的;我对别人有恩,是可以忘记的。如今,你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秦兵,保存了赵国,这对赵国是大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在匆忙之间见到赵王了,希望你能把救赵的事忘掉吧!”信陵君说:“我一定牢记你的话。”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是中国汉代旅行家外交家汉代卓越的探险家,对丝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他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优良马种和葡萄等等。张骞出使西域,所撰写的资料,是研究中亚史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张骞塑像。位于陕西城固县博望村。
◆张骞出使西域所经路线图
延伸阅读
铜天马与张骞的故事
相传汉武帝派张骞二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事毕张骞返回时乌孙,国王特意选了十匹伊犁马贡奉汉朝。张骞携马返回长安途径甘肃武威时突遇沙漠风暴,一匹骏马被沙暴卷走,跌落在一处村庄里。村里人突然发现这匹神骏无比奔腾若飞的天外来客,认为是传说中“嘶青云腾昆仑”的神马。于是精心饲养细心培育。后来“天马”与当地马交配育出一群健壮非凡的“天马”后代来。20年后“天马”归天之际,村里人非常难舍“天马”,便请来能工巧匠以“天马”为模特儿,铸造出这具“铜天马”来奉为圣物世代相传。
苏武牧羊
苏武,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苏武不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苏武的节操,为后世所敬仰。
◆苏武像
◆苏武牧羊。清任伯年绘
延伸阅读
苏武的晚年
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参与了谋立宣帝的计划,赐封爵位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过了很久,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宣帝召来苏武在宦者令的衙门听候宣召。多次进见,又做了右曹典属国。因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苏武把所得的赏赐,全部施送给弟弟苏贤和过去的邻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物。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
昭君出塞
王昭君出塞,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族之间的民族团结。她与她的子孙后世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
◆王昭君像
◆昭君墓
延伸阅读
“落雁”的由来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后来,“落雁”也就成了王昭君的雅称了。
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在西域30多年,对巩固当时东汉的西部边疆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正是由于他再通西域,使东汉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班超像
◆西域城邦国家分布图
延伸阅读
“投笔从戎”的典故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固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秦旦通三韩
秦旦通三韩,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关系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汉文化对于“三韩”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中也包括政治文化的影响。正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三韩”部落集团开始步上了国家建设的道路,逐渐形成百济新罗两个奴隶制国家。
◆孙权像
◆南京古石头城遗址
延伸阅读
鲁肃吟诗化干戈
相传,诸葛亮出使东吴,在一次宴会上,周瑜对诸葛亮说:“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的出有赏,对不出以杀头问罪如何?”诸葛亮从容笑到:“军中无戏言,请都督说。”周瑜道:“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胜过虎,落坡凤凰不如鸡。”诸葛亮听罢,随口便道:“有木便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周瑜听了大怒,便又出一句:“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丑。”诸葛亮知道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夫人丑,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中吴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周瑜听罢怒发冲冠,鲁肃在一边和了句:“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斗岂不糟!”诗罢,众人一齐喝彩。周瑜无奈只好收场。
刘备借荆州
刘备要成就霸业,必先得到荆州。曹操挥师南下,一度使刘备的荆州梦近乎破灭,幸赖鲁肃斡旋,与东吴联合起来,击败曹操著才出现一丝转机。然而当时的孙刘联盟,东吴处于主导地位。刘备无论从实力还是道义上,都不可能与东吴正面交锋,争夺荆州,于是只好想办法去借,利用一个“借”字,来达到他据有荆州争霸图强的政治目的。
◆刘备像
◆诸葛亮像
知识小百科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
东吴的孙权假意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刘备,想以此来扣押这位大汉皇叔,用以交换刘备占据的荆襄九郡,但结果弄巧成拙,在诸葛亮的巧妙安排下,刘备处处有惊无险,不仅没让孙权的计谋得逞,还讨回了俊俏夫人。刘备在急速赶回荆州的时候,周瑜亲自率水兵追赶。眼看快要追上,山谷里一阵鼓响,拥出大批刀斧手,为首的是大将关羽,紧接着,两侧又杀出两支军队。原来诸葛亮早就在此埋下了伏兵。周瑜率领的水兵不惯陆战,丢了不少兵,只得退到江边登船南返。就在这时候,岸上的荆州追兵齐声高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玄奘西游
玄奘是唐朝的一位伟大僧人,他徒步十万里,历时十七年,远赴天竺取经。他的西行之路,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玄奘像
◆唐僧取经故事瓷枕元
延伸阅读
玄奘大智大勇降叛徒
玄奘离开长安,艰难地跋涉在西域的雪山荒漠中,偶然遇到一名胡人,是个猎户,名叫石磐陀。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发誓要做玄奘的弟子,随师父前往印度。
但经过十多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感到前途艰险,九死一生,顿时失去信心,竟产生了杀师叛逃的恶念。一天法师正在打坐,石磐陀抽出钢刀,向他逼近。见石磐陀目露凶光,玄奘知道他已经动了杀机。此刻,不论是厉声斥责,还是乞求饶命,都会激起石磐陀的杀心。于是玄奘静静地坐着,闭目不视。见此情景,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终于还刀入鞘。
直到此时,玄奘才开口说:“石磐陀,你为何还不走?我没有你这样的弟子,你快回家和妻儿团聚吧。”在玄奘法师的责难下,石磐陀终于惭愧而去。
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族和藏族的往来,以及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西藏民间还广泛流传着歌颂文成公主的民歌,歌中称颂了她为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松赞干布像。唐卡
◆阎立本《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延伸阅读
唐太宗出的难题
禄东赞是吐蕃大使,据说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禄东赞在长安求亲的时候,各地来求亲的使者很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来求亲的使者先解答五个难题。哪个使者能够解答,就答允他的和亲要求。
其中一道题的题目是把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儿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马驹儿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马驹儿分别奔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认出来了。
禄东赞通过了一道道考试。最后,唐太宗只好为文成公主打点嫁妆,让她远嫁吐蕃。
鉴真东渡
鉴真大师在日本备受尊崇,为日本佛教做出了巨大贡献。鉴真大师还将唐朝的建筑雕塑艺术传到日本,特别是雕塑,形成了日本雕塑史上重要的“唐招提寺派”。在传播汉语言文学乃至书法方面,鉴真大师等用唐音说法,这对日语中始终保存唐音是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另外,鉴真大师对日本医药学也有重大贡献。
◆鉴真和尚漆像
◆鉴真大和尚纪念碑
延伸阅读
鉴真传播食物文化
有一次,几个日本朋友到寺里来拜访鉴真,正赶上吃饭的时候。鉴真特地让人做了一锅豆腐来招待客人。当时日本人还不会做豆腐,那几个客人一尝,都赞不绝口,马上向鉴真请教豆腐的做法。鉴真告诉了他们。后来,豆腐这种食品就在日本传开了。直到现在,日本有一种豆腐干的包装口袋上还印着“唐传豆腐干”的字样。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宣传了明王朝的强盛,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
◆郑和像
◆郑和下西洋海船复原图
延伸阅读
碧海丹心擒海盗
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舟师,浩浩荡荡离开京城向西洋诸国出使。船队航行过旧港时,听当地渔民讲:“旧港盘踞着一伙海盗,首领叫陈祖义,他是广东人,在明洪武年间,移居旧港,纠集一伙海盗集团,专门抢过往商船和鱼船,杀人盗货无恶不作,各国商人和渔民恨之入骨。”为了消除东西洋航路上的拦路虎,以利于各国商人来我国经商。郑和派人送信给陈祖义,叫他放下屠刀,归顺朝庭。陈祖义口头满口答应,暗地里却调动海盗,人人手握腰刀,偷偷向郑和船队发起突然袭击。就在这紧急关头,宝船高高的桅杆上升起了红灯。突然一片灯火将大海照得通红,士兵拿着兵器,挺立船上。海盗知道中计,慌张逃窜。这时,十几艘护卫船从两边包抄过来,堵住海盗退路。经过一场海战,海盗船被缴获,海盗死伤无数,盗首陈祖义被擒,押送回京城处死。原来,郑和得到了施进卿的告密,同时,郑和也料到陈祖义有这一手。因此,速战速决,消灭了海霸。从此,东西洋航路上的一大障碍被消除,各国商船在旧港等地畅通无阻,郑和声威大震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