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大明枪 !
在钢制枪管内壁刻膛线,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方法,分别是刮刀法、钩刀拉削法、组合环形刀拉削法、顶锥法、冷精煅法,后世最新的科技成果,已经可以在膛线上埋碳纤维。
这五种方法里,最适合张太岳这边采用的是钩刀拉削法,制作容易,又不会改变枪管固有尺寸和结构,纯手工操作,效率也不慢。
具体方法是——把钩状切刀安置在比枪膛直径略细的钢拉杆上,钩形刮刀刃口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拉杆层部的螺丝来调节。每拉动通过枪管一次,拉杆移动几微米,随着枪管的匀速旋转,拉削出一条有一定缠度的阴膛线,达到预定宽度后,再换位置拉第二条膛线。
钩刀的拉削法还有个好处就是膛线效果可控,一般普通枪管拉削二、三十次左右就可以拉出合格的阴膛线来,但要是想制造精度更高的枪管时,只要多拉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形成的拉槽就越细,越精密,拉到两百次的话,恭喜你,这枪可以参加射击比赛或者当狙击枪来用了。
钩刀拉削法可以利用一个结构非常简单的木制手工拉床,也不需要任何技术,随便找个人反复拉就行。
这种拉床,张太岳在美国看过实物,先前已经造出来并摆放了有一段时间了,这回终于可以派上用场。
张太岳首先还是让两个铁匠去准备高碳工具钢做的钩刀,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讲解示范拉削膛线的要领和步骤。
拉膛线是最简单的活儿,张太岳决定把他的第一根枪管按普通标准每根阴膛线拉三十次,每根枪管内壁拉六道螺旋膛线,也是按标准来的。暂时只有一台木拉床,留银匠一个人干就行,张太岳又带着两个铁匠钻第二根枪管,他负责喷冷却剂清理钢屑。
第一根枪管用了整整一个半时辰,而钻第二根枪管也差不多同时完成。张太岳估算了下,一台木拉床一个台班可以拉三根,那么只要再增加一台木拉床,一天六根,就足够应付目前的产量。
张太岳举着新拉好膛线的枪管看了半天,非常完美,接下来只要打磨好,进行渗碳处理以增加强度和耐磨性,最后外表烤蓝做防锈蚀处理,这根枪管就算大功告成。
渗碳和烤蓝都是在我国有一两千多年历史的成熟技术,尤其是烤蓝,中国很早就用上了比较先进的碱性烤蓝法,所用的硝酸钾还有个名字——硝石。
两个铁匠去渗碳和烤蓝,银匠开始拉第二根枪管,张太岳则去其他工匠处检查进度,由于先前有铅锡和黄铜多次练手,负责枪机部件的工匠们效率都不慢,大部分都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钢制部件开始弄第二个甚至第三个,最慢的目测下午也会完工。
倒是新加入的木匠给了张太岳个小惊喜,几个熟手木匠已经做好了五把核桃木步枪枪托还有不少手枪把贴片,刷过桐油正等着晾干。
可以做枪托的木材有很多种,最好是硬木,尤以胡桃为最佳,也就是平常的核桃,最好选用干透的节大,疙瘩多的树根或树疙瘩为料,但这样的话加工难度就会大幅提升,对木匠的手艺是个不小的考验。
另外负责造子弹的铜匠这边弄得也不错,完全达到了张太岳之前的要求,可惜大治的生铜还没开始收购,现在用的黄铜都是临时在松江府城买的,数量不多,坚持不了太久。
张太岳算了算进度,机械加工区的这边最快明天晚些时候就可以制造出大明第一把叶湖43型步枪,胡沁43手枪的进度大概要晚上一两天。
不过即使造出来也没办法试枪,因为万事俱备只欠底火,看来自己要马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火药化工区,制备硫酸弄雷汞。
中午吃饭时,张太岳意外发现胡沁不在,问过之后才知道,她一早就和六叔去了松江府城,明白她这是去买丫鬟了,也没放在心上,吃了饭,自己回了小院睡午觉。
这段时间,无论是新兵训练还是少先队的培训都逐渐理顺,虽然离正常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至少在正确的道路上向着既定的方向稳步前进。这也使得张太岳能暂时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抽出身来,投入到最重要的武备制造中。
下午张太岳拿到了经过渗碳和烤蓝的第一根枪管,当初由于担心低碳钢强度不够会有炸膛危险,所以枪管料的规格要比正常情况下略厚一点,会增加少许重量,但视觉效果却是杠杠滴,发着蓝色的冷光,一看就是杀人之利器。
两款枪械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枪管算是大功告成!
叮嘱了下三人小组继续照此办理钻枪管拉膛线后,张太岳离开了机械加工区,重新来到了火药化工区。
玻璃和陶器窑在两日前就弄好了这边需要的全套化学实验玻璃器皿,和不少用来做酸塔的水缸。张太岳叫人从仓库里把需要的材料一一提出来,换了身工作服带了个简易口罩,就准备开始同样重要的硫酸制备。
这个过程他要求那些鞭炮工匠都跟在一旁打下手,未来会从中选出几个作为接班人,省的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制酸的地点选择在整个基地靠近长江边最偏僻的一角,污染在所难免,张太岳只希望别造成什么生态浩劫就好。
用绿矾制备硫酸的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绿矾加强热达到500℃以上就能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三氧化硫与水反应就能生成硫酸。化学方程式:2FeSO4·7H2O=(高温)Fe2O3+SO2+SO3+14H2O,SO3+H2O=H2SO4,用玻璃酒精灯加热,这个之前张太岳已经吩咐人蒸馏了散白酒搞出一批可以用的酒精来,这个过程会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如果不通风,干久了人肯定会被毒死。
张太岳再三和那些鞭炮匠说明此事的严重性,尽管暂时还没办法解释那些复杂的化学元素符号,只能笼统的说,一旦闻到类似臭鸡蛋的气味,那就是二氧化硫,有毒。
很快一烧瓶底的绿矾达到温度开始分解,臭鸡蛋味说来就来,弥漫在空气里并逐渐向江边方向飘去,张太岳让所有人占到上风头,避免直接吸入。
然后加水充分溶解后,大半烧瓶的稀硫酸就已经完成,水是相对洁净的井水蒸馏过的蒸馏水。下面的步骤则是蒸发加热稀硫酸,将稀硫酸变成自己要用的浓硫酸。最高可以达到86%浓度。
这回空气中的臭鸡蛋味立刻被酸雾所取代,张太岳再次和众人强调此毒物之巨大危害和恐怖之处。目前没有PH试纸和其他检测手段,只能凭感觉来弄,众人见张太岳时不时的用虹吸玻璃管弄出一两滴来,点在铁器上,所有人瞠目结舌,当场目睹了硫酸的巨大威力,也不再觉得张太岳之前的话有危言耸听之嫌了。
试了几次感觉硫酸的浓度应该差不多了,张太岳小心翼翼把浓硫酸分成几个瓶子密封装好,瓶子还贴了纸画了骷颅头,这种方法提炼的硫酸可以保存很久。
下面,该制硝酸了。
严格的说硝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最主要的就是由雷雨天生成的一氧化氮或微生物生命活动放出二氧化氮形成的。
但是由于硝酸的性质极其不稳定,无法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所以平常人们又很难弄到它,这点不像硫酸,历史记载早在唐朝就有入室盗窃的贼人使用绿矾油(硫酸)腐蚀房屋的院墙来达到神不知鬼不觉入室的目的,这也是硫酸使用的最早历史记录。
实验室制备硝酸方法有很多种,但结合大明的实际情况,可供张太岳选择的方法只有两种,一是用浓硫酸加硝石加热来制取,这种方法由于步骤制作简便一开始曾被张太岳定为首选,不过这种方法有很致命的缺点,就是对浓酸的消耗过大,而且也会对容器造成强腐蚀性,经过仔细思考,他决定采用第二种方式,同时也是最古老的硝酸制备法——干馏硝石。
世界上有记载最早的硝酸人工制备是在公元八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贾比尔·伊本·哈扬通过干馏硝石获得的。具体方法是,将硝石也就是硝酸钾放在密封空间里高温煅烧,硝石本身是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可以通过高温使之分解变成氧化钾和二氧化氮,再将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制得硝酸,不过这时候的硝酸是稀硝酸,还需要进行处理才能变成浓硝酸。
1,先将反应器与冷却室用玻璃管依次连接(顺序是:反应器,冷却室,冷却室,出酸口。),向反应器内加浓硫酸,再加入稀硝酸,搅拌几分钟使其混合(比例是1/1),混酸不要超过反应器的2分之1,盖好盖。
2,加完料后开始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86度时,硝酸气体被蒸馏出来,气体进入冷却室后凝结成硝酸从出酸口流出,即可得到百分之90以上的浓硝酸了。
实际上还有第三种制备硝酸的方法可以选择,那就是用盐硝(硝酸钠)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也可得硝酸,而且比前面两种的效果要好很多,也最省事。只是张太岳也不记得盐硝这玩意是不是天然出产的,反正他在南京城里没打听到就只好无奈放弃。
整个下午张太岳领着这群火药工匠一直在忙活,终于在吃饭前制备出了一批稀硝酸,不过此时已经接近晚饭和下工时间,再制取浓硝酸已然来不及了,只好留待明日继续。
收拾好现场,张太岳带着满身的酸味去了食堂,竟然还没看见胡沁,说起来已经一整天没见过她了,这对张太岳来说可是极不寻常的头一回。
正琢磨着要问人呢,唐七娘主动凑了过来,神神秘秘小声来了句,如夫人早就回来啦,在你家等你呢,大人你还是回去吃吧,有好吃的,说完还挤眉弄眼笑嘻嘻的样子十分古怪。
张太岳信步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发现院门口站了个挎倭刀的卫兵,这个六叔以前也说了要给他配卫兵,一是保护,二来有什么事也可以当传令兵用。
那卫兵一见到他立刻来了个标准立正,行了拿脆式的抬手礼,
“新军第一中队零七六号参见大人,”
张太岳抬右手回礼,
“为了大明!”
“忠诚!”
这一套是张太岳新设计的军礼,是二战德军加某些穿越前辈的集合体,他一直喜欢拿脆时期的德军,觉得这世界上唯一能和解放军相提并论的就是二战时的德国国防军了,而且在军仪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只是暗暗喜欢不敢明说,在大明他自然毫无顾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虽然拿脆屠杀了那么多犹太人的确有点反人类,但现在反过来看,也未必没有其合理的一面,当今世界尤其是西方就是控制在犹太资家本手里,他们的恶行随便拿出一件都不比当年德国人干得差,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院子里静悄悄的,张太岳直接推开了房门迈步往里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