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突然获得超能力是什么体验 !
回到家,时间还不算晚,边宁把剩余的作业写完,文档上传。剩下的时间留给印记能力的练习。
在使用位移技能的时候,边宁能很清楚得感觉到,自己身体内流淌过细微的气流。如果人体神经是一张网络,这些气流就从网络上吹过,带给边宁一些似真似幻的体感。
他拿出体重秤,事先称量好自己的体重:五十六公斤,稍微有些偏瘦。
站开一些,位移到体重秤上,边宁注意到体重秤的数据显示迟钝了一些,然后很快上升到五十五公斤,随后缓慢上升到五十六公斤。
这样一来,可以确定了,位移的确会在短时间里降低边宁的体重。
将近一公斤。
这部分质量去哪儿了?
可以肯定不会凭空消失。
边宁在笔记上做记录:“使用位移能力确实是会在短时间改变我的体重,不清楚如何做到的。可能原因……”
会不会是位移消耗了边宁的质量?这一公斤如果被转化成能量的确很多,根据质能公式的转换,一公斤质量的物体完全转化成能量差不多是9×10的十六次方焦耳,不过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差不多是4×10的二十六次方焦耳,所以这一公斤的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况且,他的体重最后恢复了原状,位移的能量来源应该是虚空,而不是通过转化身体质量获得能量——假如真的是转化质量的话,那该是多强的能量利用技术,能把一公斤质量转化为能量后重新变回来,这是传说中的黑洞引擎吗?
那么,这部分的质量也许是被抵消了。
严格来说,用体重秤得到的质量是不怎么精确的,一公斤的棉花放在秤上,因为受到空气浮力的影响,显示的数据肯定是要比实际偏轻。边宁心想着应该找一个惯性称,不过这玩意可不怎么常见。
亦或者,这部分质量是被储存了起来(?)被塞入口袋宇宙,或者异次元(虚空)。
还有可能,在位移的时候,自己被包裹在一层空间泡里,由于时空的错位,导致体重的异常(?)
再比如,是位移的时候,身体变成一团雾气,重新凝聚需要时间,而质量的回归并不均匀。
他的脑洞越开越大,但都没有可以证实的依据。暂时来说,他个人觉得,可能性最大的是质量被虚空物质给抵消。
反复实验后,边宁有观察到,短时间多次使用位移会导致质量损失更多,且回复也更为缓慢。印记带来的那种,冷气穿过身体的感觉也更加明显。
他假定这种身体感知到的气流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
“或许是这种气流改变了我的身体密度?就像潜水艇一样?”
整整一公斤,常温下每升空气才一克多,真要产生一公斤的浮力,边宁得变成大胖球了。
想要验证这个想法倒是不难,人体密度接近水,如果家里有浴缸的话,测试体重变化后身体是否会浮出水面更大面积就行了。
要是有钱就好了,可以组建一个自己的实验室。
“难不成这东西的质量是负的?”
印记是界外魔赋予的,超能力的来源是虚空,而超能力确实会改造身体,边宁的眼球就越来越适应虚空视觉能力,且大脑功能也得到了增益。
他在笔记上写下,“应该尝试主动开发这个改变体重的能力,以此获得更高的敏捷。”
有没有办法让虚空气流主动进入身体?
在他使用虚空视觉的时候,也能感觉到气流,虚空的物质进入眼球和脑部,只短暂从左臂路过,源源不断给眼部供能。
由于频繁使用,边宁现在对虚空视觉的使用更加驾轻就熟了许多,消耗的精神力量也更少,疲惫感也更轻。
如果说,身体里哪个部位受到虚空影响最深,肯定是左手了。
边宁盯着自己的左手,抚摸手背的感觉和触碰手心的感觉类似,手背似乎变得更敏感了,印记将更多神经末梢富集到了周边。
他打开虚空视觉,手掌在他眼中变得透明,印记却十分显眼,这个东西,就像一枚海胆,细细的黑色气流如摆动的触肢一样,深入边宁的血肉骨骼。虚空气流顺着脉络,从左臂朝头部延伸。
在虚空视觉里,边宁像是被黑雾寄生的怪客。黑雾自行其是,并不理会他的主观意愿。
边宁说不好这是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他当然发自内心对超能力十分依赖,可他也怕虚空会把自己变成应该怪物,如果造成身体的畸形或者毁容,这都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什么事情都会有代价,边宁疑心当自己死去,灵魂会永坠虚空不得解脱。
这也是人生一大荒诞。假如意识到努力的结果不会改变悲惨的结局,那么是否还要继续前进?
边宁还是想前进的,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意外还是明天,但他确实也真心觉得印记是救星,把他从平凡的世界里解救出来。假如活着是荒诞的戏剧,那不妨更荒诞,更戏剧性一些。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它。
边宁听教文学课的袁老师讲过西西弗斯的故事。
根据《荷马史诗》记载,西西弗斯是人间最足智多谋的人,也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他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最后,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
袁老师讲完这个故事后,没有说任何见解,就像他曾经说过的无数个故事一样。
不过,在袁老师发给边宁的书单里,有一句寄语:边宁同学,我们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愿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大石。
当时他不理解,现在,他有些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