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多情剑客文集 !
“落日水融金,天淡暮烟凝碧。楼上谁家红袖,靠阑干无力。鸳鸯相对浴红衣。短棹弄长笛。惊起一双飞去,听波声拍拍。”——廖世美好事近
新雨过后,淡云蒸腾,彩虹若隐若现,秋空明净如洗,远山如黛,一轮皎洁如玉的明月当空高挂,清辉洒满大地。一叶小舟荡漾在青波之上,有如江中的鱼儿欢快地穿越月光的倒影。一个孤独的少年,在这晚霞将尽的黄昏,端坐舟中,将一支长长的竹笛横在嘴边,在双唇翕动和六指开合的精巧配合下,笛音合着行云流水的节拍舒缓地向远方飘散开来。那笛音,时而高昂激越,时而低迴婉转、缠绵悱恻、幽怨如泣,似有无尽的心思,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如此美妙绝伦的笛音!就像要勾去魂魄似的把人带进一个如梦似幻的境地,在眼前展现出了一幅淡如水、浓如墨的丹青
在那笛音构成的色彩斑斓、缥缈如梦的世界里,手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我度过了我的少年时代,那个歌一样短暂、梦一样悠长的时代。竹笛和唐诗,成了我人生道路永不消失的伴侣。一支小小的竹笛,清朗明亮,如鸟儿在明媚的青光里展翅回旋;古典幽雅,如古代诗人在月下吟哦,感叹流年似水。于是,笛声跨越时空,历尽沧桑,从苍茫的古代直到今天。它其中悲凉的音调,永远在促使人们客观而清醒地认识自我。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笛声在李白的诗里吹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笛声在秦关汉月下吹着。刘长卿听笛歌:“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横笛能令孤客愁,绿波淡淡如不流。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势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好一首悲戚凄苦的七言诗,诗人这种在月夜江边闻笛的独特感受,是伤感情绪的真实流露。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人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落尽一庭梅。”诗歌仍然表现出了听笛人因笛声而引起的哀惋惆怅之情。在以笛为题的唐诗中,闻笛生愁似乎已相当的普遍。杜甫的秋笛有“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句;杜甫的另一首吹笛有“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句;李益的春夜闻笛也有“楚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句。古人闻笛以及闻胡笳、闻筚篥、闻管子而愁丝缕缕,苦若断肠,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便是诗人们以闻笛后的感受、感慨而作诗。
回忆既是精神停泊的港湾,又是生命启程的码头。当年那个多愁善感的吹笛手,于月光如水的江面,吹出了一段段缠绵悱恻,扣人心弦的曲调。而那些当年喜欢在江边听笛的姑娘,也许早已忘记了那个沉默寡言的吹笛手。无法知晓那个吹笛手在世俗的欲海里沉浮不定,茫然四顾,而把那支心爱的竹笛挂上墙壁,任凭岁月的风尘把它埋没。更难以猜到,这个越过了青春界线的凡夫俗子,试图在灵与肉的痛苦搏击中求得超脱与宁静,因而越来越思念笛音,尽管那笛音遥远得如同千年万载的离别、千山万水的阻隔。
该取下竹笛,抹去岁月的风尘,重新吹奏起来,让唐诗宋词从指尖唇边流淌,让属于我的韶光流转到青春靓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