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楚浪文集 !
认识熊烨是在网络上;当时,他以夫力的名称出现。其时,我刚从湘西到广东不久。每天陪着自己的她,在虎门一个邻海的小村庄吹海风,看忙碌的飞机,看工厂上空生机勃勃的黑云,看那些微笑的、满腹辛酸的打工者。朝阳升也就升了,夕阳落也就落了,我的年华就这样虚度了。
熊烨在这样的情境下出现。很奇怪,他比我大将近二十岁,文学创作上更是老前辈,我却从不把他当作长辈,总觉得他是我的同龄人,把他一直当作兄长与朋友,毫无顾忌地与他聊天。他与我许多观点一致,比如诗歌是美好的事物,比如“现实地生活,诗意地写作”比如写作是人生永恒的爱好。他还勉励我,文学不能放弃。读文先读人,这样的诗人,他的作品一定自有其可读之处。
果然,我被熊烨的诗歌打动了。他的诗歌,不是手法、布局上如何创新,词语上如何有张力;而是始终强调诗歌的唯美,强调时代烙印与乡土情怀,每首诗歌无论词语多么平淡与冷静,都极具抒情色彩,具有狂风暴雨的血性。进入他的诗歌内心,你会不由自主地奔放起来,个人情绪向更高处调度。这种诗歌气质,不是简单地对生活的思考,而是可贵在还有一种道义责任在其中,有基于个人世界观而向社会发出的平静的、激昂的呐喊。
我个人认为,他受艾青、北岛的影响至深,是西方文化冲击下而形成的现实主义写作,自己的思想与社会架构相互交错,笔触贴近民生却又接近非民间。穿过熊烨的诗歌,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个沉思的诗人:他站在三峡的船头,他行走在巴蜀的山道,他匍匐在自己的故乡,为英雄而流泪,为平民而歌唱,为生活而抵达茫茫灵魂。他执着的脚步,孤独的酒杯,落寞的背影,多情的叹息,本身就是一组尺度生活的史诗。
他,是血性的行者与歌者;他的诗歌,是对生活的行走与吟唱。
很久以前,大约是1999年的湘西吧,我还在读大二,曾经幸运地利用某种官方资源编辑一本民间杂志。我有机会在序言里写道:“唉,那些固执的迷路者,为什么看不见文字的陷阱呢?”而我二十多年来的人生,又见了多少文学殿堂的朝拜者为文字所累啊!“我们渴望抵达,却无法抵达。”同样的伤感,弥漫在熊烨的字里行间。即使他的笑容,也隐藏着淡淡的沧桑。
谁叫他热爱诗歌呢?有同道中人对我说过,中国现代诗歌其实是一种悲剧性写作,诗作行为本身就具有一种崇高又悲壮的意义。“艺术家要求人们或迟或早地听听他们的声音,如今已成为一种令人痛苦的追求”(埃蒙塔莱语)。诗人的苦难,在于自己以及生活的时代。
文学创作进入新世纪以来,个人创作的意味越来越炙手可热,诗人们渐渐明白了许多,更是积极从公共角色、集体代言人的身份里疏离,他们写自己的世界与眼睛,写自己的内心与感悟。有的甚至迷路、沦落了。坚持了数十年诗歌写作的熊烨,坐在灯火点点的云山脚下,聆听着资水的呼吸,浸泡在都梁的古风旧韵中,目光苍茫而坚定。这种坚持,难道不是一种诗意?一种终极浪漫?
多年以来,我始终相信: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行走,就是孤独。生活中的熊烨,一直在不停地行走,一直牢牢把握着自己的孤独,在阵痛中把一切化为劳动。他的个人写作,是传统体制下的、坚持自身的对文化内涵的执着与内心的探索,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在怀古中自始至终充满对人生的追问。他常以一个观赏者却不是旁观者的身份,结晶出自己所看到的与所想到的。如:
“绣出一片宽阔/夜色里/绣出灿烂黎明/白色恐怖中/绣出血色的坚强与向往//用岁月的风雨/绣你/用历史的凝重/绣你”(绣红旗)
“矗立在历史中/矗立在向往中//游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步履匆匆/登一座古楼//窗外,烟雨茫茫/洞庭水重复着一支陈年老歌/旋律依旧/洞庭依旧//风雨如漆/将古楼刷新了一遍又一遍”(岳阳楼)
“那悚然的枪声己响过了长长的百年/那自由的呐喊震荡了漫漫的一个世纪/问历史/问岁月/可有谁能够忘记/那一个让杜鹃泣别的早晨”(走近秋瑾)
乡土,永远是诗人的最爱。故乡,决定了诗人的文化气质与内涵。诗人生活的武冈,也是我魂牵梦绕的母土。这座古老而偏僻的小城,依幽幽云山,傍涓涓资水,灵性大气,非同一般的神奇。我在它所辖的一座边远小村长大,高中时在其中求学。许多性情,实在是它喂养而成的。那些古城墙,那些青石巷,那塔,那船,那涛声,那些善良的人,常会不提防地入梦,叫人断肠。
而一直生活在里面的熊烨,受它的熏烘,对它的情怀,又岂是我能比的。他高歌,他低吟,他私语,皆为散发着浓厚时代气息的湘西南原声带。如苦竹山,苦竹山组诗;如:
“渡云/渡仙/可渡过樵夫牧子//无水/无浪/分明听见惊涛拍岸”(仙人桥)
“一个梦/做了一年又一年/一个愿望/等了一天又一天/一声呼唤/在都梁古城回荡着强烈的共鸣/一条璀璨的路/像一根调好的琴弦/在七十万人的心扉中/颤动着一曲激扬的旋律“(路的呼唤)
熊烨二十余年来笔耕不辍,创作颇丰。这让手懒的我,惭愧得脸红。感谢他,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读了他的许多首诗,不仅常被他的抒情所带动、所感动,还发现他的诗歌取象自然,不刻意雕啄词语,喜欢利用排比、对仗等创作手法,以达到诗意的贯穿,情气磅礴。如:
“妈妈,我回来了/我是那飘飘的落叶啊/我是你梦中的思念啊妈妈/让我贴着你抱着你/让我倚着你宽厚的胸膛/让我倾听你狂热的心跳”(妈妈,我渴望你温暖的胸膛)
他还有不少作品是用现实主义来表达一种悲凉或理想的心境,很好地弥补了非民间个人写作的独立性缺乏,避免了单纯的叙事与抒情。许多具体的意象背后,我们都可以读到诗人心中的痛苦与无奈,对爱情之类美好事物的歌颂与向往。如:
“河很宽很阔/水很深很急/你起伏于跌宕的浪峰和波谷/疲倦似江面的一片落叶”(水殇)
“我走了/悬崖上,花绽放着我淡淡的惆怅//我发现了美/我失去了美”(悬崖上,一束淡黄的花)
“两只喜鹊飞来飞去/有雨纷纷而下/我的心掉进一条伤感的河流//其实/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一个七七就够了”(七七夜)
整体上来说,熊烨的诗歌现场感较强,血性是它的精粹。血性的激情,血性的温柔,洋溢着诗人对生活澎湃深切的热爱,对人生直达苍穹的追问。
他,是一个可敬的行者与歌者。他悬崖上的这束鲜花,一定会打动许多人的心灵。读着他的诗歌,我仿佛又回到十多年前,又回到那座古城。那山,那水,极分明地就在眼前。
(二00七年八月草于虎门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