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西游之天兵纵横 !
而后历代人皇徒具其名,以至于到姬周之时,在昊天明里暗里的动作下,已然沦为“天子”之称。
周天子之名,自此而始。
而早在夏禹之后,人皇本身也因这一人道至尊位格带来的宏大人道气运日侵月蚀,纵是修炼天仙大道,也注定无所成就。
这些,袁守诚作为苟过上古的活化石,可谓一清二楚。
当然,仙人也不是不能为人道之官,对于人道气运侵蚀,修为越高,抵抗能力越强,所获取的好处愈多,比如曾为大商军将的截教诸仙。
一言以蔽之,人道气运对于仙人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可如果承受不住,就是虚不受补,反成大害。
如今人皇之位,已没有三皇五帝之时,手握日月,脚踏山河的威势。
金仙不敢坐,人道气运冲刷之下,号称不朽的金仙真灵都承受不住,落得劫气缠身,身死道消的下场。
而大罗金仙倒是能抵挡住人道气运,可没有乾坤鼎,坐了也没用,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在满天神佛的世界,统领亿万人族的人皇,俨然成了鸡肋。
见李羡如此神异,召公老眼发亮,心绪激荡,暗道若有此人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不过事关重大,他还需试探一番。
挥手屏退了侍奉的奴仆,正襟危坐,面带征询之之色,“慕壮士,仙长可是同你说过老朽心中之忧苦?”
李羡沉声道:“而今国事艰难,召公所忧苦者,无非百姓。”
召公闻言点了点头,转而看了一眼袁守诚。
“贫道乃方外之人,无意于功名利禄,这位慕道友么,倒是可托大事。”袁守诚捋了捋颌下胡须,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召公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却苦笑一声,知道这位仙长本就是被自己强拉硬拽而来,想以官爵相诱,咨以大事,却不想竟被其人一言道破,态度分明是婉拒。
好在,既然这名叫慕周的壮士和其一并同行,又有异人之术,总算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当然,这时候还是没有这个典故的,不过心境大抵如此。
召公的心境,其实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心忧国事,偶遇一卜者,被一语道破心事,与之交谈,言之必中,遂引以为仙神。
因为在这个时代,卜者就是一个集数学家,天文学家、军事家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懂算术,又懂天文星象,甚至还懂兵法,地位比之巫者(医师),不遑多让。
所以,对于这样的人物,召公并不担心被其告密。
但李羡就不同,召公还是要试探一番,故而整容敛色道:“慕壮士何以教我?”
李羡道:“天子宠信奸佞,以专利之法烦扰刻薄,剥截黎元,又以卫巫止谤,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召公忧苦之处在于如何止谏天子,不知在下所言可对。”
这一段史,其实也颇有说道。
李羡谨慎的以为,厉王的确是一位失败的改革家,只因太过急躁,在剥夺贵族利益的同时,又伤害了“国人”的利益,而后又不懂得戒急用忍,一味施之以严刑峻法,最终国人暴动,流亡于外。
这也和后世历朝历代的变法一样,上层当中一部分头脑清醒的精英,总是会首先意识到庞大帝国在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问题,然后开始着手去疴,比如变法、改革。
不必大惊小怪,当一艘船腐朽将沉的时候,最先知道的可能都不是船长,而是舵手,因为他能明显感觉到船的速度在变慢、在变沉。
而舱底的老鼠此刻可能还在米缸、船板里,吃的大快朵颐,吱吱呀呀,沉浸在消费主义的****乐中,不可自拔。
而变法的过程,就是重新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过程。
但,变法往往就意味着守旧势力的抵制,如果上层精英不能将变法成果惠及到最广大的群体,形成富有活力的新兴利益阶层,这法也就成了怨声载道的恶法,被旧势力绞杀殆尽。
正如安石变法之于商鞅变法。
一个天下怨怼,沦为佞臣,一个成秦霸业,名垂青史。
旧力尚在,新力未生,旧的秩序往往就带着巨大的惯性,时刻伴随着反扑,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大势惯性。
至于新旧,也是相对而言,周天子封邦建国以来,用世卿世禄制度,无形中为周人向外拓展生存空间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这是新。
但到了现在,封邦建国,世卿世禄已经初步现出了一些颓势,不过,还是有着容纳生产力的空间,直到法家出世,如李悝、吴起、卫鞅之流,要求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现在的背景,无疑还是王权衰落,夷狄肆虐中国,四方诸侯不能守。
直到犬戎灭幽王,西周灭亡,诸侯于是渐渐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故而孔子慨然而言,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嗯,这个微,是“没有”的意思,微斯人,吾谁于归?
李羡静静看着召公,轻轻饮了一杯酒,结合着前世历史,翻来覆去思索着这里面的门道。
既然他心中隐隐有着一丝效法上古先贤集众伐天的野望,那么对于人道治政,就要有着自己的思索和理解,否则,就成了志大才疏、只会空想的野心家。
其实,不仅仅是李羡,按着正常时间线,在不久的将来,诸子百家时代,各种仙道大能投身人道洪流,曲线救国,借助人道气运洪流感悟几不可知的天道本源。
如太清圣人,就以人道佐证着仙道,根据对道法自然的理解,提出了小国寡民的人道治政主张。
可见,人道和仙道就不是什么非此即彼的关系。
召公此刻听李羡之言,双眸深凝,道:“先生可有良策?”
从一开始的壮士到先生之称,召公对于李羡心中的重视之意,陡然上升。
李羡放下酒杯,目光沉静,以手指了指房顶,问道:“召公意欲何为?”
对于眼前这位旧贵族代表的老者,他其实观感尚可。
不仅仅在于找准了,关键在于……嗯,不仅仅在于召公曾经说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这样对百姓颇有同理心的话,而且在于其人最终还是做了周公。
当然,可能还有这时代民风质朴的原因。
毕竟,王莽还没有开坏头儿。
嗯,王莽也是个改革家,嚷嚷着要恢复井田制。
还有商纣、隋炀,这些颇具历史争议的暴君,发现没有,都是改革家。
如果按着穿越者的套路,应该是站在改革者厉王的一方,怎么能和旧势力的腐朽恶臭,同流合污呢?
既没有人云亦云,也无意于标新立异的李羡,他当然有着自己的道理,只因为……厉王改的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