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 > 113、第一百一十三章

113、第一百一十三章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 !

    张卫国说要去, 张安国和张定国也很心动,他们还没有去妈妈那里看过,他们也想要去。

    但他们想要去也去不成。

    每个系的课程安排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张卫国大四了,他比较有空闲, 张安国和张定国忙着呢,来回太花费时间了, 对他们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相对的,对于很快就要进入职场的张卫国来说就有用了。

    张保国根本没说话,他也很想去, 但是他知道自己去不了。

    除非他利用自己的假期去, 但是他自己的假期时间又短,没办法支撑这从南到北的旅途。

    如果飞机普及了就好了, 他叹了一口气, 或者是地铁也行, 地铁比火车要快多了。

    今年首都的地铁开始运行,他也去体验了几次,比火车上的感觉好多了。

    张国和张定国都没办法去,张卫国可以, 他立即报名,就等着通知看通不通过了,要是通过的话,他就能跟着老师他们一起南下调研,能顺路看看妈妈在那里过得怎么样。

    要是有时间的话, 他还能回老家去看一看。

    当然回老家去看一看这事儿他也就是想想。

    能顺路跟妈妈聚一两天就不错了,就算能南下那也是带着任务去的,到时候还不知道有没有时间。

    他先是兴奋激动,然后就去做功课去了,特区那边很受关注,相关的报道很多,他又去找了找,报名不代表就能选上被,文爷爷也说了要提前做好准备。

    他之前就因为妈妈的情况对那边的消息格外留意,现在去图书馆找了更多的资料做笔记。

    那一边的情况很好,看他妈妈就知道了,有很多发展的机会,变化很快,他要先提前做好完善的功课,到时候做调研,他不想只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跟班。

    要是他提出的观点很有前瞻性,或者别具一格,被上面的人赏识,这对他接下来的工作也很有帮助。

    这个年一过,大四下半学期他就要去实习了。

    他做的功课没有白费,报名的人不少,老师做了的考核,他通过了,成为了八个学生之一,八个学生都是大四的。

    这一次有两名老师带队,唐科平和肖万言老师,到时候分头调研,各自带着4个学生,从方方面面观察经济特区的,找出它的优点缺点,思考它的模式是否值得推行,会有什么影响等等。

    名单最终安排下来了,他跟唐科平老师一组,张卫国这才给苏茴打了电话通知他。

    苏茴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忙碌着,听到之后说知道了,问了他们的日期和大概的行程。

    他到这里还有老长一段时间。

    她现在正忙着出货。

    王海雯牵线的酱料生意不错,第一批卖出去上架,不到一个月就接收到了第二笔订单,数量翻了三倍。

    看在王海雯的份上,他们下单了,但是下的第一个单子只是试探性的,现在接到了反馈,那就不一样了,给客人提供优质的商品也是他们的宗旨。

    知道他们的产品能够销向海外,工人们都打起了十万分的精神,干活更有劲了。之前还觉得老板太龟毛,每一个步骤都要洗手换衣服,保证卫生,现在也不觉得繁琐了。

    澳洲那边也来了电话,他还给她介绍了别的生意,苏茴给他发了货,给了大大的一个折扣表示感谢。

    除了这些海外的市场以外,国内的市场也是苏茴不想放弃的。

    国内她现在的主要目标是推销,招聘代理,最好能够推销进供销社,尤其是附近的供销社。

    他们这招牌打的还挺好用的,这是远销国外的产品,物美价廉,上档次,是居家生活、送礼佳品,加上她以前在李村的时候伪装到处去换钱认识的那些人脉,改头换面,味道也有些差异的酱料一推出来,根本不缺销量,红红火火。

    好味道,同样销售到了首都,还是由曹燕红负责。

    她另外招了两个人,在旁边新起一间屋子,专门负责酱料的生意。

    曹燕红动力十足,她现在可是拿着两份工资的人了,她现在每个月不算奖金,工资就有一百多,比那些个正式的工人工资要高得多,刘晓怡和陈柳的薪水也同样让她们满意,工资加上奖金,根本没考虑过离开。

    虽然这份工作说是不好听,但谁干谁知道,来了就不愿意走了。

    她们在有货到的时候是忙碌了一些,但不是时时刻刻都有货到的,在其余时候她们就比较悠闲一点,就是忙碌她们也是甘愿的,就怕忙碌了一通还没有回报,现在她们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

    同样有回报的还有吴胜海,他直接跟苏茴联系上了,然后就同样成了一个代理商,他代理的部分在首都更北的地方。

    那里还有一片广袤的还未开发的□□,等着他去占领。

    对于他这种情况,又跟曹燕红不一样,曹燕红那边苏茴是已经把其余的都处理好了,她只要按照规定来做就可以,吴胜海那是完全要靠他销售门路,运货渠道等等全部靠他,苏茴也不管他是怎么做的,给他一个批发价,拿多少就收多少钱,品牌不改,他要卖多少都是他的事。

    他个人一开始做的不大,不过一直在提升。

    一开始,他把自己的全副身家都砸在了这上面,然后他不声不响的就成了万元户。

    不过他这万元户很低调,根本没声张,他媳妇都没告诉,更别说家里人了,他在家里是不受待见的,他的媳妇孩子也受了不少的委屈。

    他挣了钱之后,不敢立刻告诉媳妇,怕出什么状况,也没有立刻改善家里的条件,而是继续把钱全部砸在了上面,这要是亏了一朝回到解放前,又要从头再来,他一点余地都没给自己留,所幸,上天对他还是不薄的,就跟他想的一样,这是一片兴旺的市场。

    他的万元很快就翻了倍。

    他这才拿出了一部分买了房子,把妻子女儿接到了那里,不用再寄人篱下。

    是的,哪怕那是自己亲爸妈家,过得跟寄人篱下也没多大差别,那已经是他弟弟的家了。

    搬出来之后,他才把他做的事完完全全的告诉媳妇,责怪是有的,不该瞒着她,不过看到他这成绩,他媳妇也跟他一起踏上了这条道路。

    孩子大了能上学的上学,还小学校不收的就送去托儿所,夫妻两个一起拼搏,共同承担风险,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

    “哐当哐当——”

    火车规律的前进。

    在这个车厢里的人全都拿着书本,要么彼此默契的压低了声音交谈。

    他们一行人是去南方特区调研的。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买的都是卧铺票,这一路上坐着或者是站着太辛苦了,他们需要养足精神,在到达的时候才有充足的精力做调查。

    对于有卧铺票,老师还好,他们早就知道了,学生就表现得惊喜了,他们还以为他们出行会是坐票。

    现在的学子中还是穷人比较多一些,在这一行8人当中,论经济实力的话,张卫国可以当之无愧的说,他家现在是最好的,毕竟买房子几十万,他妈妈说拿就拿出来了,也有两个人出身不差,家里都是干部家庭,还有一个家里是高知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有一个在以前是会被人歧视嫌弃的资本主义家的孩子,他的经济实力排第二。

    剩余四个就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子弟,农民子弟的话也有,但是少,能够考上首都大学的,除去天分和勤奋之外,还有一个限制,那就是一定的家庭经济,实在穷的,根本就不会送孩子去上学念书,他们连上学的机会都不会有。

    让他们惊喜的是卧票一般人买不到,因为它不卖,不是出任务的工人,就是干部才能买得到。

    一开始的新奇过后,他们就继续学习了起来,他们要掌握的还有很多,这样到了目的地才能充分的利用时间了解自己想知道的,而不是浪费在一些之前就能知道的事情上。

    看到这些学生个个勤奋,,两个带队的老师也很欣慰。

    这一次出发的,老师和学生系别很杂,学生是从报名的学生中抽选合适的人选,这两个老师也是在老师群体中经过了考核才能当带头人的。

    他们两个人中,最主要的负责人就是文学倾的朋友,经济学的教授唐科平,他在之前是出国留学见修过的,资历没得说,在他们系也是饱受大家尊敬爱戴的一个教授。

    分到了唐科平老师这一组,他们四个人自然也熟悉了起来,在这几个同学之中,张卫国跟唐科平的高徒特别聊得来。

    搭上话以后,他们互相验证了一些彼此了解到的观点,展开讨论,这一讨论发现:“咦,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也是啊!”

    “你这个是哪里来的?给我看看?”

    “我也同样赞同上面的观点,我们不应该固步自封。”

    “对,我们要睁开眼看世界,一步一步的开放市场,这留下了缓冲,也能让大家慢慢稳健的接受改变。”

    “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我们不能落后。”

    “有些人对个体户带着偏见,实际上,同样是凭借自己的双手得到劳动成果,这跟辛勤劳动的人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能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商品的流通也是十分重要的,商人负责把一样商品从另一个地方带到别的地方,之前物资紧缺的时候大家想要买某种东西,但是国家的生产排不上来,只能缺货,民众们也无法享受到想要购买就能购买的该样商品的福利,如果开放市场的话,看到有利可图,就会有商人从别的地方或者是自己生产来卖到该地来赚取薪酬。”

    “当然,不过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把控,有一些市场是不能完全开放给个人的,比如说粮食,民以食为天,过于放宽限制,很容易在灾难的时候出现粮商囤粮以抬高粮价,弄得民不聊生……”

    “还有的就是国家战略物资石油等等,这些都要国家出面,而一些比较次要的,可以……”

    “对,管控和放开缺一不可。”

    他们在那里越说越默契,只恨之前因为不是同一个系的,他们没有什么打交道的机会,错失了那么多时间互相交流。

    严路他家里就是干部出身的,接触的事情多,接触面也广,在家里耳濡目染。

    张卫国同样也是个接触面广的,除了自己本专业的,他杂七杂八的旁听了不少的课,经济方面也有,被他妈妈说过之后,他也去听了几次课,自感受益良多。

    严路也对张卫国很是惊艳,张卫国在他们学校还是挺有名气的,因为他是一个才子,还是一个天才,他考上他们大学的年龄比较小不说,还修了双学位,而且在两边的成绩都相当不错,一般人哪里应付得来,但他就行,不但行,还做得津津有味,有声有色,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他写的文章就读过几次,确实写得好。

    交谈着,他无法避免的对张卫国的妈妈产生了好奇心。

    张卫国虽然没有张口闭口我妈说,但是话里话外显然受了他妈妈不小的影响,他妈妈也是一个名人,差点就被当做一个典型来采访表彰了,后来据说是他妈妈不想太张扬才作罢,说出来确实让人很佩服。

    他家四个兄弟,四个兄弟都考上了名牌大学,三个就在他们首都大学,你说这厉不厉害?

    更厉害的是他们的出身,就是普普通通的乡下人,唯一不普通的就是他们爸爸是个烈士,可以想象,没有唯一的一个壮劳力家里的生活会过得多么困难,这给他们增添了不少色彩,在这样的家庭他们都能培养成这样,他们妈妈肯定居功至伟,据说他妈妈是小学老师,应该是一名很出色的老师,是他们学习上的引路人,后来,有下放的文老师帮忙教导,但那也无法抹去他们妈妈的功劳。

    现在,他对她的妈妈更好奇了。

    张卫国看他这样,就说到时候有机会了,邀请他去他妈妈那里看一看。

    他没有隐瞒的意思,平时不会主动说,涉及到了不会特意隐瞒。

    他表现得很坦荡,不觉得这是什么不方便告诉别人的事情。

    这是国家号召的呀,他们跟着国家的方针走,还能有错吗?

    听到张卫国这么说,严路没推辞,他想见一见。

    何止是他想见,唐科平也想去采访一下,她在那边待了这么久,还做出了一番成绩,从正式设立特区的时候就来了这里,肯定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他就找了张卫国:“等到了那里,到时候你跟你妈妈说一下,我们想跟她请教一些问题,帮我们问问方不方便。”

    深圳被他们放到了行程的最后一个。

    他们先去了珠海。

    分成两队,然后就被这里的成绩给镇住了,他们多少看了一些之前照片和文字描述,知道之前这里是什么模样,现在呢,人,很多人,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用普通话、粤语、肢体语言等等一切交流方式来交流。

    路面平坦宽敞,旁边伫立着一间间的工厂。

    他们去厂区,一个个穿着厂服、面貌统一的工厂员工在出没。

    他们去了高楼,这里穿着衬衫、穿着西裤,早上踩着锃亮的皮鞋的人多了。

    无一例外,各个都很充实,忙忙碌碌。

    他们也去了正在建设厂房的工地,许多男子光着膀子在那里挥洒汗水,经过他们的手,很快这里又会变成敞亮的厂房或者是写字楼。

    原先的黄泥路,□□净整洁的水泥路、柏油路代替。

    宽敞又平坦。

    在这样的路上骑自行车,特别愉快。

    而且这里原本的居民脸上的笑容也格外的灿烂。

    他们随意挑选了一个在门口劈柴的老汉,说想要讨一碗水喝,他很干脆的就迎了他们进去,然后就交流上了。

    老汉不会说普通话,南方出生的张卫国就承担了交流的重任。

    听着翻译的话,他们五个人同时也仔细打量这里,看到他们打量,夸赞这屋子敞亮,老汉很自豪,张卫国一句句的翻译他的话:“这房子是今年新建的,本来家里攒不够起新房子的钱,不过后来这里不是成立特区了吗?来了好多人,我两个儿子都去找活了,他们两个长得有一把子力气,就去工地上干活,一个月有二三十。”

    “后来,我孙子儿媳妇都出去找活了,就农忙的时候回来帮衬,其余时间都在厂里干活,没多久就攒够了钱,起了这房子。”

    说起这个,老汉是十分骄傲的,也愿意多说一些。

    其他人听着,默默的在脑海里计算,唐科平:“有那么多工厂招工吗?都能找到工作?”

    老汉:“一开始的时候少,我两个儿子去给人在工地挑砖头,后来慢慢的也熟练了,帮忙砌墙,做了好一阵,我儿媳她们才找到工作的,她们也好找工作,细心勤快又爱干净,眼里有活,那些工厂里面的就爱找这样的进去干活,不过好的工作,不好找的,有的工作给的钱少还辛苦,老是加班,不包吃不包住。”

    “但就这样还要抢着呢,现在有更多厂子建起来了,不过来找工作的人也多了,以后不知道有没有现在这么好找了。”

    很明显,对于老汉来说,这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

    他家的两个儿子儿媳,还有成年的孙子孙女都找到了工作,还是不错的那种,每个月算起来好大一笔钱。

    “那地里的活怎么办?是分了田到家庭的吧?”

    “这地就靠我们老两口,还有几个还在上学的孙子孙女帮忙,早上晚上他们有空闲会帮把手,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就请假回来,也够了,我们商量着过段时间养头牛,那就更省事了。”

    唐科平:“这样子会不会影响产量?”

    老汉摆手:“不会不会,现在有钱了,可以买肥料,之前都买不起的,有肥料,有我们打理,产量挺好的,不仅不需要买粮食,估计一年还能剩一点换钱,他们去厂里有包吃午饭的,多吃点,晚上少吃点,节省了好多。”

    唐科平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同志,你们这边的生活可以啊,我们爷几个来看看,没想到变化这么大了,大家也过得挺好。”

    老汉哈哈笑起来,说着他控制不住嘴角的笑意:“我有个孙子就在自行车厂里面上班,他是内部员工,打算再过几个月就给家里买一部自行车了。”

    唐科平:“那你觉得这里人多了以后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老汉:“不好的地方也有,来的人杂了,我们地里的庄稼之前村里人都不会怎么动的,现在有那些外人偷偷拿了,有果子他们也偷偷的去摘,不能一天总守在那里吧,这没办法,还有就是小偷小摸的多了,晚上要关好门窗,有的人家家里的钱就被偷了,那之后我家里就养狗了,养狗了警醒一些。”

    唐科平这点记了下来。

    “我之前看到你院子里养了很多鸡呢。”

    “是啊,有人收,我们在家有空就多干点,有的在家种菜,有的在家养鸡鸭,一个月下来,家里的开销基本就平了,不用额外出钱。”

    唐科平恭维:“同志,你们这生活,给个神仙也不去做了。”

    “我看你这暖壶是新的,这花色我之前也没见过……”

    他们的用具也丰富多了。

    他们在这个很好说话的老汉这里待了很长时间,了解了很多事,不过当然不能全都听他一个人说,他们陆续去其他的本地村民那里去采访,然后又问了一些工作的人。

    有的是不会说明身份的,有的需要说明身份,一般都愿意说几句,大道理不会说,对自己的影响是可以说的。

    有一个老实巴交的工地的汉子,问起这个感性的眼眶都红了,说他那里过不下去了,他妈扭了腰,媳妇摔了,肚里的孩子没了,还得了病,眼看着这个家就要过不下去了,他没办法了,就来这边孤注一掷,看能不能给家里找个活路,结果他在这找到了工作,每个月都有钱回去,他妈现在每天都吃药,好了很多,他媳妇也是,现在他家还好好的。

    要是之前老老实实的种地,挣那几个工分,哪里有这个结果?

    他们那里一个工分折算成钱又少,一年辛苦到头也才挣个十来块,根本做不了什么。

    他也说了,有他这个例子在,还有同乡来投奔:“那边那个小子,还有那边那个搅水泥的都是我的同乡,家里都很困难。”

    他一开始来这里什么都不会,辛苦一个月,只能拿十几块钱,现在好多了,可以拿二三十,不过也不稳定,他也说了别人工资,他说,大工的工资可高了,一个月就有七八十,还有那些什么设计师的更多了,上百块的都有。

    他们辛苦劳累了几天,事后把这些一统计,毫无疑问,好处是占了多数的,既提高了大家的收入,又丰富了大家的生活水平。

    ……终于到了最后一站,深圳。

    苏茴在厂里有房子,另外在特区中心这里也有房子,是二层的小洋房,带着个小花园,她还请了人打理卫生,这里该有的都有,偶尔会在这里接待客人。

    上次苏仲来找她,就是在这里招待他的,厂房那边没有这里修建的这么体面讲究,不过因为忙碌,在那里居住可以节省时间,她更多的是在厂房那边安置的。

    现在张卫国他们一行过来,她同样是在这里招待他们。

    来到这里的当晚,唐科平他们去住了旅馆,两个老师住双人间,他们八个学生定了两个四人间。

    到的当晚,张卫国就先离开了,跟他们打了招呼,按照地址去找她妈妈。

    按照唐老师的规划,他们要先在深圳这里转几圈再去拜访。

    苏茴已经在那里了,张卫国不认识路,问了人到的时候,看到这个漂亮的小洋房,看着这花园里漂亮的花朵,张卫国就是一震,这跟外国电影里面的小房子好像啊。

    确实很像,这个就是按照西方的风格设计的,当然很像。

    给他开门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看到他,愣了一下后笑着说:“你就是苏姐的儿子吧,我是在这帮忙打扫卫生的,苏姐现在就在屋里呢。”

    张卫国礼貌的笑了笑:“谢谢阿姨。”

    然后张卫国就看到了刷得雪白的墙壁,墙壁上挂着几幅风景油画,地上铺着干净整洁的瓷砖,厅里有柔软的皮质沙发,还摆有一台彩电,旁边格子柜插着一些花朵。

    跟他们在首都四合院的家是不同的风格,这完全是西式那边的装修。

    苏茴正在看电视,听到动静,回头:“你来了,要不要去休息,你的房间在左手第二间,里面我已经放了一些衣服,你可以直接用,里面有单独的洗浴间,想要先洗个澡吗?还是吃东西?”

    张卫国第一眼放在妈妈身上,妈妈感觉跟之前没什么变化,还是一样容光焕发,看来妈妈这边很顺利。

    随后他的注意力就放到了电视上面。

    他们首都那里是没有买电视的,住的少,买了浪费,文学倾那里有一部,不过是黑白的,现在看到这个,张卫国不太想动,想好好研究。

    “想要先吃饭,有什么吃的?”

    苏茴从冰箱里拿了几个鸡蛋,给他下了一碗面条。

    “你老师和同学他们呢?”

    “他们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旅馆住下了,我明天一早也要过去,还要继续的,唐老师说过几天找个时间来拜访,想问一些问题,妈,你有时间吗?”

    “这几天啊,应该有,你提前跟我说,到时候过来吧。”苏茴:“需不需要问问我的合伙人看他感不感兴趣?我最近跟一个港籍老板谈的不错,我也可以问问。”

    张卫国是知道潘佳业的,也知道他有妻有子,但是这个港籍老板……

    “那就最好了,这位老板该怎么称呼?”

    “你叫一声王姨就好了。”

    张卫国眨了眨眼睛:“好,我跟我老师说,他肯定很高兴,就想要接触多一些的人。”

    说着,他速度的把一碗鸡蛋面吃完,满足的坐在凳子上。

    在火车上也有吃东西,但是跟家里吃的东西不一样。

    是的,这里虽然是第一次来,但有妈妈在的地方,就是家。

    “妈妈,这里好多电器啊。”除了彩电,还有冰箱,洗衣机……

    “都是香港那边的,比国产的要好用一些,就买了。”

    苏茴:“你们调研顺利吗?”

    张卫国:“挺顺利的,大部分人都愿意回答我们的问题,个别有些不愿意说的也不勉强,我们把他们的回答归纳整理,很多都是共通的。”

    苏茴点点头:“顺利就好,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就说,不过要提前说,我有事,大部分都在忙。”

    张卫国点头:“嗯,好,妈,你这边怎么样?”

    “一切顺利,所以我才会这么忙,已经有国外的单子了。”

    听到这个,张卫国也有些骄傲:“真的,太好了。”

    印象中都是国外的东西进口到他们国家,比如说什么巧克力手表电视机等等,现在他妈妈也有东西出口到国外了,这给他们争气了呀。

    “是啊,都很高兴,你要是有空我带你们去酱料厂看看,看看大概的流程。”苏茴脸上有些笑意,要是能被当成典型夸几句,他们的知名度肯定能上几个台阶。

    张卫国有些犹豫:“这样子没关系吗?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

    “没关系,来采购的,只要他们心有疑虑,我都会带他们走一圈,看看产线,让大家放心,这些没什么的。”

    “好。”老师他们肯定会同意的,他们之前也进了两间厂子看过,不过对方不太愿意让他们看的太仔细,匆匆浏览一下就带着他们走了。

    “你哥他们最近有什么事吗?”

    “没有,一切都好,就是我来的时候,大家都想来的。”

    “没关系,有的是机会,又不会跑,先完成学业要紧。”

    ……

    闲话了一会儿,看他脸上有疲色,苏茴就让他去洗澡早点休息了,他明天还要跟着他老师他们到处跑,这也需要耗费体力。

    躺在床上,盖着柔软的被子,张卫国翻来覆去了好一会儿,他有些不习惯,但不能说不舒服。

    床垫软硬适中,被单柔软,床头灯不会刺眼又能看到大概,他翻来覆去,翻来覆去,还是起来了,打开衣柜。

    他刚刚拿睡衣的时候看到了两套挂着的崭新西装。

    从衬衫到西服西裤领带,全都有。

    他没穿过,要不……试试?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的地雷和营养液~

    ps:作者参加了征文大赛,一瓶营养液 = 一票,猛虎下扑式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