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锦城花时 > 锦城花时_分卷阅读_24

锦城花时_分卷阅读_24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锦城花时 !

    “犬子兄,还要在上头绑条绳子。”

    本以为不理睬庄兰,她会离去,不想她看得专心致志。犬子身边没有绳子,只有几根新砍的细长树干。

    犬子放下木弓,将树干一端用脚踩着,另一端那小刀削皮,长长的树皮被剥下,新鲜得流出绿色树汁。犬子把树皮内的纤维扯出,这些纤维,待晒干了,可以编绳子。

    在丰里,王瘸子把犬子当儿子般教导,而犬子聪慧,一学便会。

    看到犬子从树皮里扯出像绳子一样的东西,庄兰嘴巴张得老大,脸上满是惊诧。庄兰见过编绳子,然而那是麻绳,原来树皮可以做绳子。

    犬子把剥出的长纤维堆放在一旁,他开始处理这些没皮的小树干,将它们切成相同的大小,再把每一根的顶部削尖。削滑,看着这些尖头的小树干,庄兰想这是要做箭吗?

    竹里住了这么多人,庄兰觉得好厉害的人有一个,那就是她兄长。兄长什么都懂,比阿平的夫子懂得还多。而今得再多一个,就是眼前这位闷不吭声制作弓箭的犬子兄。

    “犬子兄,箭上面还要有羽毛。”

    庄兰不只是傻傻看着,她还会思考,她看过弓箭,因为长兄和舅父都有弓箭。

    犬子家里前些日杀了一只鸡,鸡毛没有丢弃。可以找几根长的羽毛,再将它们粘在箭头上。

    “我去帮你找鸡鸭的大羽毛,犬子兄,你帮我做个弓好不好?”

    庄兰还念念不忘她的弹弓,并且又想做交易。这女孩,聪明带着狡黠。

    庄家屋后养了不少鸡。

    犬子:“……”

    犬子起身,到自家厨房翻出几根鸡羽毛,不过他现在还不能将羽毛黏在箭上,他还需要树脂。

    庄兰见犬子找来羽毛,沮丧得很,捧着脸坐在一旁不吭声。

    “你要弹弓做什么?”

    犬子想幸好自己没有妹妹,否则还不被烦死。可是他也没想过,像庄兰这么神烦的妹妹还是少见的。

    “打鸟儿。”

    有弹弓就可以打树上的鸟,不用再羡慕阿春那一把。

    “不许用它打人。”

    犬子不想给庄扬惹麻烦,若是他做了把弹弓给庄兰,庄兰拿去打章家兄弟,那便不好了。

    “不会啦,犬子兄你快帮我做一把吧。”

    庄兰狂喜,连忙拍胸保证。

    第14章狩猎

    “还以为蛋被蛇偷吃,这些天一直丢鸡蛋。二郎你看,吓,孵出一窝小鸡!”

    清早大庆媳妇阿荷抱着一窝小黄鸡到院前来,满脸惊喜。庄扬打量竹筐中毛茸茸的小黄鸡,忍不住伸手去摸了摸。小鸡们叽叽叫着,软绵绵的蛋黄色绒毛,嫩红的吻和爪子,还有黑豆似的眼睛。

    “六只。”庄扬伸手点数量,手指下叽叽叫成一片。

    “就养在院前。”

    这么小,散养在屋后,会被黄鼬和蛇叼走。

    “养在院前,竹笋会咬鸡。”

    阿荷瞥眼趴在廊上晒太阳的一团毛球,深觉“家贼”难防。

    “小鸡罩在竹笼里养,竹笋抓咬不到。”

    竹笋吃笋子竹叶,似乎对肉食也有兴趣。有次后院的一只小公鸡飞跃篱笆,狂喜奔跑在竹山,沐浴于自由的阳光下。突然,遭到潜伏于竹林中的竹笋一个飞扑杀,扑咬在地上。小公鸡发出惨烈的叫声,幸好阿荷听到,前去解救。

    自此阿荷防竹笋,犹如防黄鼬。

    刚饱餐了肥美笋子的竹笋,一动不动趴在木板上睡觉,它并未察觉,自己成为话题。

    阿荷从杂物间里扒出一个鸡笼,她蹲在院中,将小鸡一只只送进笼中。阿荷不时瞥眼在前方睡觉的竹笋,怕它突然跑来捣乱。竹里偶尔能见到从山上下来的貘,跑到农家院子里咬铁锅,猫在农田里糟蹋蔬果。人们并不吃貘肉,由此也不过是将它们驱赶回山上去。至于将貘崽留在家中抚养,真是闻所未闻。

    蛋饼还能看家,竹笋就只会睡觉吃竹子还有捣乱。

    被人嫌弃一番,并不影响竹笋睡个甜美的觉。连庄扬走过身旁,它也没发觉。

    庄扬用小陶碗在水池里盛上水,放在鸡笼中,这碗清水,便是要给小黄鸡们饮用。

    “家里还有米糠吗?”

    “二郎,有的。”

    “喂它们米糠,长得快。”

    稍微养大些,再放到后院散养。这么小的鸡崽,吃的米糠需磨粉,再和切碎的菜叶搅拌,放在盆中,任由它们啄食。

    虽然养尊处优,喂鸡种田这类活,庄扬也懂。

    对于家里有多少只鸡鸭,多少田地,多少积蓄,庄扬也一清二楚。他看似散漫,其实为家中的事,没少费心。

    这一早,如往常,阿平去舅家学习,庄兰跑去犬子家玩耍,庄扬在自家院中走走,看到自家河畔的萝卜田里,阿易在收萝卜,他便朝河畔走去。

    河对岸,犬子自制一个草靶子,挂在树上。他拉弓射箭,练习弓箭。庄兰跟在他身旁,手里那着弹弓把玩。

    萝卜田的萝卜没剩多少,将它们收获,好给田地翻土,进行新一轮播种。

    “二郎,不用不用,没几头,我自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