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财迷抗日记 > 第三十七章震惊

第三十七章震惊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财迷抗日记 !

    平均每天饿死一千人,这是一个什么景象?

    饿死。没有吃的,一天一天地虚弱下去,肚子难受,人头昏、乏力,盼望着有一点能填肚子的东西,树皮也好。但是,没有!

    如果您年青,比较耐饿一点,您就看着您的父母、孩子,一个一个在您眼前饿死。您还一点没办法!就是想把他们埋一下,您都没力气!最后,也将在痛苦和绝望中,死去。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冻死之前,手里还有一盒火柴。可是这些饥民,他们手里一粒米也没有。他们死的时候,脸上是不会有微笑的。

    财迷从报上看到:五月二十二北平报导,河南灾民统计在一千五百五十七万以上,全省一百一十二县,受旱灾者一百零四县,被匪患者七十六县,罹兵灾者二十八县,每日平均饿死一千人!

    一个省,每日平均,饿死,一千人。

    财迷救不了他们。财迷就是想在他们每人手中放上几粒米,让他们死的时候脸上有点微笑,他也做不到。

    苍天啊!这些大华人民“温良恭俭让”吃苦耐劳,善良,喜欢过与人无争,安天乐命的生活。你怎么让他们陷于这种境况?

    以前从大华吸过血的列强们,现在还在吸大华血的列强们,你们都来看看你们的杰作吧!

    以前吸过民脂民膏的老爷们,现在还在吸民脂民膏的老爷们,你们来看看你们干的好事吧!

    每一边都口口声声在说自己是为国为民,实际上是为了自己小团体利益而大打出手的大小军阀们,你们看不到你们干的好事吗?

    救灾,是现在上海、甚至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

    黄琪翔来找财迷。孙夫人宋先生发起慈善会,要各界人士捐款,救济灾民。

    财迷给捐了现金十万元,另外价值三十万多元的药品,是上海捐款最多的企业家之一。财迷现在没多少现金,自己借的贷款还很多没还清呢。

    报纸上当然要登,又结合他养了这么多小孩什么的。才弥先生成了上海著名慈善家。

    各地好多团体都在捐款救灾,财迷还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捐款的人,觉得很意外:是被废了帝位的傅仪。他捐了价值几万元的皮货来卖,说是手上也没钱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是听说不时有些前朝遗老,去给他进贡吗?不过就这样,这个时空的傅仪听上去略比另一时空的那个像点人样。至少现在是,将来会不会当汉奸?

    上海也有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灾民流入。著名慈善家财迷先生接纳了三百多人。

    上海缺粮,粮价大涨。财迷叫他们在美洲的代理商,从美洲购三千吨面粉运来。那儿的面粉价格比国内便宜多了,就是运费高。不过现在美洲经济危机,航运很不景气,一些旧船只要处理。财迷算一下,用买来的旧船来运这粮食,比租人家的船运要合算,所以就叫代理商买下旧船,运粮来。

    除了做这些事,财迷只有加紧努力工作,扩大实力。只有手中有了实力,才能帮到更多的人。

    财迷投入到他的事业中去。现在特别关注的是半导体的研究。

    财迷的陶瓷拉晶炉早在搬家前就制作完成。作为景德镇科辉的产品,财迷对生产晶体的工艺是有所了解的。

    但所谓“只看过猪跑,没吃过猪肉”尽管从三月份就开始了晶体试验,但碰上不少技术问题。一开始当然是想要搞单晶硅的,可是这时搞不到纯净的硅。正在设法自己提炼纯硅时,财迷从欧洲发现并带回来了高纯度的金属锗。为了快,是随身携带回来的,回来就改搞晶体锗,搞试验拉晶工艺。

    所谓拉晶工艺,不过是在真空的炉体中,把材料在坩埚中加热到晶体的熔点并保持,然后让它从仔晶开始,慢慢长大。坩埚上有拉晶杆,边转边慢慢上拉,就可以拉出单晶体了。工艺的关键在于温度控制和拉杆的转速和拉速。

    经多次试验,六月下旬终于得到了单晶锗。

    把单晶切成薄片,放入真空渗透炉中去作表面渗砷。就得到了有pn结的半导体。把这半导体片割成很小块,两面焊上导线,就是二极管。

    而三极管的制作就麻烦得多。要在半导体片上蚀刻出沟槽,使很小的一块半导体基片上有二个不相连的pn结,还要分别焊上三根导线。财迷命令全力攻克三极管生产技术难关,但进展速度相当慢。

    当时有一种最简单的收音机,叫做矿石收音机。特点是不用电源,直接用电台发射的能量,来收听声音。除了功率小只能让耳机发音外,其主要缺点是需要长长的天线,和接入地下的地线。所以,这种收音机只能固定放在家中。

    所谓矿石,是指收音机里面主要的工作元件,是一个有单向导电性能的矿石。这是用来整流检波的,当然其性能与财迷的二极管比要差得多。

    当时收音机的天线线圈,是一个一寸多直径的纸筒上绕成的大线圈,体积大而性能低。

    财迷制作了铁氧体磁棒,绕成了磁性线圈,这比原来空心线圈体积小了好多不说,关键是性能好了!线圈的q值提高了好多倍。

    加上生产出的二极管,就做成了体积小、性能高的“矿石收音机”用一根一米多长的天线,以人体作为地线,就可以收听电台了。不过声音功率也很小,只能用耳机,一、二个人听。

    八月份,科辉企业的随身携带式高效整流管收音机上市了。“技术领先世界,永远不需用电”!这收音机,立即轰动上海了。

    半导体收音机面市后,为了市场宣传,财迷找了申报的记者,写了一篇报道。当然说是这半导体收音机的生产,是大华科技的一个伟大进步,是大华科技界的骄傲。

    因为半导体虽然于1902年发明,但财迷是第一个把它进行产业化生产的。财迷差一点以为这个时空是他“发明”了半导体,没想到这都让人抢了先。

    为了让更多的人买收音机,财迷就在上海申请办了个“科辉之声”广播电台。因为电台办得不好,收音机用户就少。

    而且办广播电台应该能赚钱的吧?财迷没搞过电台,不过想想另一时空的央视大楼,觉得也不会亏本的。这大楼,完全不符合力学结构原理,也不符合包豪斯的“外观服从功能”工业设计基本原则。盖这要多花费好多材料、花更多钱的建筑,充分证明了央视的有钱。

    但事实击破了财迷的经验。这个时空电台比较多,而收音机太少!所以到电台来做广告的人并不多。财迷靠在北平、武汉等大城市办联营科辉电台,请说书的来电台讲连载故事,还搞了电话点播节目等他知道的全部花样,总算混个略有赢利。算是为促销收音机而做投资吧!谁让财迷不会另一时空传媒赚钱的手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