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 !

    关于记载王莽的书并不多,不过最出名的莫过于《汉书》。《汉书》也就是《前汉书》,上至高祖,下至王莽,当然在班固班昭眼中,王莽是个乱臣贼子,自然是不会在纪中,出于警惕,王莽传写的篇幅很长。

    不过这也难怪,班固对于王莽实在是太熟了,一来他就生活在那个年代不远,甚至他的祖父都被王莽排挤,只能做个小官......不过竹简就这点不好,扒拉扒拉好几摞,刘启找的有些不耐烦,看着没有标点的书就来气,若是平常他还能读得进去,可惜此时的他有些急了!

    “找到了”貂蝉明亮的声音响了起来,李婉抬起头有些羡慕的看着貂蝉,尽管事到如今她仍被瞒在鼓中,但刘启想要看王莽传,李婉自然也要帮忙的!王莽传在《汉书》几乎是在最后了,刘启尽管读过《汉书》,不过仅仅读了纪,表、志、传,他都没读过......

    刘启打起了精神,开始观摩这位“伟人”的“光荣”事迹,说是什么“汉代的第一位社会主义分子(胡适说)”,不过在刘启眼里这纯属是扯淡,不分田还禁止卖奴隶,这简直就是开历史的倒车尤其是试图恢复周礼,可怜孔夫子活了一辈子都没找到乐土,他的儒子徒孙中竟然有一个疯子要复辟,灭亡也是自取得......

    刘启看着王莽传,感到这厮颇有喜感,为啥这么说呢,班大大的《汉书》记载,王莽见到国库缺钱,边情紧急,于是就下诏,说是凡是通过贪污受贿发达的军吏,一旦查实,就没收所有家产的五分之四充公......再有,王莽因梦见刘邦,就下令武士到高祖祭庙乱砍一通,再用桃木水乱泼(认为如此可以僻邪......)......

    不得不说,在班固眼中,王莽就是一个小丑,刘启读得有趣,就连李婉来了他也没觉察到。李婉瘪了小脸,刚想说什么,就见得貂蝉的食指放在嘴边,小丫头有些恼火和委屈的看着刘启很是不解,难道这竹简真的这么好看么......

    《汉书》自然不会留下什么线索,不过当个故事瞧也很有趣,说实在的,王莽的常安竟然乱到“一旦发现了盗贼,就要敲鼓呐喊追击,结果仍是层出不穷”的地步,这个皇帝真的这么有意思么!常安可是都城,更不用说地方了,真不晓得,现代人把他看做是个“改革家”是个什么心理!都说是下面人败坏了王莽,可他自己呢,好奸诈狡辩,甚至为了可笑的故事而改变年号。不过令人咂舌的是,“科学家”这个名号可以冠在王莽头上,因为他提出了“地动说”!由于地震,大臣想要趁机退休,王莽不允,反而说起“夫地有动有震,震者有害,动者不害。《春秋》记地震,《易?系》坤动;动静辟翕,万物生焉”(注:当时天人感应说占了主流,什么灾害之类的,就是皇帝大臣失德造成的......)

    刘启没有料到,他这么看王莽传,从李婉传到李儒耳中后,反而使李儒产生了误会,还以为刘启是读史书来观察小钱的危害(王莽所铸新钱,实质上和小钱并无区别,都是没有购买力的货币......)。李儒点了点头,心中不由得更高看了刘启一分,尽管他是毒士,但只要是“士”,就得会治天下,这是职责,只不过“士”治天下的路不同,这才有了士族对认识上的偏差......

    这一日,刘启算是窝在了家中,王莽传篇幅不是太长,但真要读起来,还是很吃力的,关键就在于其中的一些官职等等常识,当然,刘启很无奈的表示,这种史书,句读永远是最头痛的......

    第二天,刘启竟然不自觉的赖床了,等他起来的时候天色已经亮了。当然,最无奈的是,貂蝉替他打好了水,正在观摩他的睡姿......被美女注视是个幸福的事,不过这也太糗了,刘启有些汗颜的穿起了衣服,等到一开门,外面白花花的世界还是让他镇住了!

    昨夜好大的雪!厚厚的雪层几乎漫过了长靴,除了屋檐下和院中的小亭子,其余都铺上了白色的地毯!天公做美啊!看起来,来年是个好年,应该有个好收成!

    貂蝉道:“还在愣着干什么!赶紧洗刷洗刷!”刘启点了点头,拿着牙刷洗漱,只不过令他汗颜的是,尽管是这么早,但贾府已经有了两位访客!

    第一,自然是李婉,小丫头看着这么厚的雪可乐花了脸,推个雪人貌似是很不错!第二,就是刘启的便宜弟子王辩,说实话,刘启很是奇怪,难道这厮自由度这么高么,身为伴读,就没人管管他......

    王辩来此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五禽戏》中,猿戏已经结束了,刘启准备传他熊戏的口诀。动作王辩都会,但呼吸的要诀却是其中的精华,正好熊戏能健脾胃,胃肠不好的王辩顺便沾沾光......

    入了冬,董卓的腿脚开始有些不利索了,他除了朝会,几乎就是深居浅出,当然这也与刺客太多了有关!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占了相国的位子,自然有大把的人看他不顺眼......马超依旧居住在相国府,不过令董卓倍感欣喜的是,马超的心境似乎大有长进,甚至隐隐间能与陪练的张辽过上百合,尽管张辽也放了些水,不过马超十四,过年十五,而张辽却比他大了七岁......

    李儒拿着一份奏章走到了董卓跟前,开口笑道:“主公!荆州有了好消息!”董卓说道:“儒!怎么了!”李儒跪坐下来,喝了一口茶,说道:“孙坚过荆州,和刘表大打出手,军队损失大半!”董卓道:“没想到刘景升这么有能耐?倒是小觑了他!”李儒点了点头,说道:“荆襄人杰地灵,有此结果乃意料之中,不过我所没想到的是,五溪蛮竟然差点攻下了长沙!若不是孙坚回的及时,连基业都没了......”

    董卓皱了皱眉毛,说道:“蛮兵悍勇,按理说长沙应该坚持不到那个时间才对!”李儒苦笑一声,说道:“虎父安有犬子!孙坚悍勇,他的长子孙策也是一员虎将!”董卓揉了揉太阳穴,苦笑一声,说道:“就是那个我们想结亲被文台拒绝的那个人?”

    李儒点了点头,说道:“谁也料不得,孙坚的家小都在富春,可他长子竟然留在长沙,难怪敢留下看似空荡的城池......”董卓叹了口气,说道:“文台有子,可惜了!”李儒仿佛没有听到一般,继续说着:“蛮王沙曼派兵围住了城池,结果孙策在城中足足忍了半个月,在一夜间,带着人奔袭蛮王大营,沙曼重伤!孙策的一千人马斩了三千首级,伤百人,死数十人......蛮王沙曼本想报仇,可孙坚却恰好回来了......”

    董卓点了点头,心中更是郁闷,不过这个战果他倒没怀疑太多,就算有水分也不会掺太多,因为蛮族都是军纪很差的军人,一旦首领出了问题,溃败就是时间问题。说起来,这些蛮族的军队都是欺软怕硬的,谁更狠,谁就占了上风......

    孙策一战,威风了大江南北,想来孙坚更是笑开了花,毕竟孙策的年纪和马超仿佛,仅仅是大了马超一岁!董卓感到有些疲累,都说乱世出妖孽,难道真的是乱世来了么,这几年所遇上了的天才少年郎仿佛雨后新笋一般,层出不穷......

    不过,李儒和董卓看的角度不同,想法自然就不一样,在李儒眼中,长沙既然被五溪蛮好好地蹂躏一番,自然这几年说不上景气了,没了钱粮,老虎就算爪子再利,也得乖乖的收起来,武将就算是到了“万人敌”的境界,也不见得真能一挑万,甚至一挑千百都有压力,光累也累死了......

    孙坚的南北都是敌人,李儒的假想敌等于又去了一个,可惜的是,北海的黄巾拒绝了他的要求,而陶谦也是一个无胆鬼,守门之犬,不敢出门,要不然董卓的军队也不会缩在关中......

    贾府,堆好了雪人的四个小鬼正喘着粗气,雪人不是个力气活,但打雪仗是个力气活!刘启正在给满是雪花的李婉打扑时,贾诩正送着一位男子出门。李婉吃了一惊,说道:“李疾医?”那位“李疾医”看了看李婉,笑了一笑,朝着刘启努了努嘴,就跟贾诩出去了。

    刘启奇道:“什么李疾医?”李婉脸色有些红,随后说道:“是李疾医啦!就是看病的!他叫李铜,算是我的族兄,医术很精,尤其擅长治疗疾病,就住在我家!”刘启一脸黑线,医生就医生呗,还什么“疾医”!不过刘启却不知道,在这个年代,民间的医生都是这么称呼的,看病的就是“疾医”,看伤的就是“金创医”,算是啥专业的就是“啥医”。至于“医生”的称呼,则是到了唐朝年间,在《唐本草》出世时有的,至于大夫(daifu)则是宋朝徽宗时设的医官,然后这称呼才传了下来......他之前混在军队,可都是“军医”,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

    贾诩满面春风,尽管他的医术也算高明,不过在妇科上就差了许多,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李家的医生自然是三天两头的跑来看一看贾氏,一旦有了啥动静也好赶紧处理。至于接生的人更不用愁,隔壁的李府就有专业人士,可惜了李儒是个“哑弹”,白费了董卓的好意,这些年除了生李婉,几乎就没上场过,要知道,董太师还有个女儿比李婉还小一岁呢......

    贾诩看了看雪人,点头道:“启?这个雪人很不错嘛!咦?你是谁?躲在后面干什么!”贾诩很是郁闷为啥府上来个了客人他还不知道......躲在刘启背后的自然是王辩,被貂蝉一拉,苦着小脸被推了出来,说道:“拜见贾校尉!”贾诩的脸抽了抽,沉吟道:“你不在宫中,来此作何?陛下没了伴读,想来也是形单影只......”王辩苦笑一声,说道:“我......请了假!来这里学拳!”

    贾诩看了刘启一眼,王辩这个人他确实很熟,和刘启学拳的事儿他也知晓,不过可惜的是,王辩出现的地方不对......

    贾诩说道:“还是快些回宫吧!至于学拳,以后启儿隔上几天入宫便是......”王辩欣喜的应了一声,方才的郁闷之情一扫而空......

    靠近了年根,贾府越发的忙了起来,这时候,仆人不多的的老大难问题就浮上了表面,不过隔壁的李府正好人多,急调几个是不成什么问题的......

    这时候,贾诩就看出贾氏在的好处了,往年的时候,贾氏一个人就能把大事小事处理的漂漂亮亮,如今一显怀,田氏外加上李府的两个老媪反而显得有些乱如麻,若不是貂蝉居中指挥,这个家就能乱成一窝蜂!

    贾诩有些郁闷,虽然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话不虚,不过在这处理家务的事儿上,几个男子汉大豆腐确实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更不用说,这个时代礼仪还是有讲究的......

    贾诩的母亲来了,如今西凉苦寒,贾诩盘算着长安还算是安定,赶忙打发族弟把母亲接了回来,至于贾诩的家翁,则是已经去世了......很难想象到,贾诩的母亲如今六十多岁仍然红光满面,精神抖擞,老太太慈爱得很,就连他这个假子也是很宠溺......刘启并不知晓,本来身子骨不是很爽利的贾老夫人,一听说媳妇又有了孩子,精神也好了,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年代,甚至比贾诩的信使来西凉之前就先上了路......要知道,贾老夫人在正史中,也就只能再活两三年了,不得不说,后代对于老人来说,就是生生的希望......

    贾母来了,贾氏高兴,贾诩更高兴,身为人子,结果一事无成,只能把母亲放在族中照料就是最大的不孝,不过族人也都体谅他,毕竟小小的郎官养活两口人都有些困难,贾氏宗族又不是大族,没啥外快,若不是这样,贾诩也不会到了如今还没后代......不得不说,任何时候,没钱,就是想生娃,也是养不起......如今贾诩算是发达,贾氏宗族也沾了点光,在西凉做了些小生意,不过这一转就不得不提刘启的小牙刷......

    太夫人把贾诩赶到了书房,简直比那些保姆还要热情,贾氏受宠若惊,嘴中有些哽咽说不出话,贾太夫人只是说道:“静下心养胎便是......”刘启没有进屋打扰那一家三口,不应该算上那未出世的孩子,是一家四口,当然,屋中某个角落,肯定有一个傻笑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