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大宋白马战神 > 第二十七章 真宗心结5

第二十七章 真宗心结5

800小说网 www.800xs.so,最快更新大宋白马战神 !

    (前半章比较枯燥,主要是讲澶渊之盟变成真宗赵恒心结的原因大致描述一下,不喜可跳过,直接从分割线后开始看起。)

    澶渊之盟,始终扎在真宗心里面的一根刺。

    自唐以降,五代战乱,赵匡胤陈桥兵变,赵光义烛影斧声,前前后后总计一百多年时间,真宗赵恒是唯一一位名正言顺登基上位的皇帝。

    有了这样一个坚稳地基,似乎就在预示赵恒势必将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十多年前,雄心壮志的赵恒听取宰相寇准意见,放弃南逃,改而御驾亲征,甚至不惜以身犯险渡过黄河,坐镇战事最前线。

    虽然最后还是与辽人定下了澶渊之盟,但据当时除寇准外的大部分臣子们所言,这一纸盟约,笃定可保宋辽边境20年不起兵戈,能够让黄河以南的百姓有充足时间休养生息。

    事实证明,北宋文官集团尽管软弱,但从民生角度出发,他们实实在在干了一件大好事。真宗天禧元年,人口统计数接近9000万,不管是汉武盛世,还是贞观之治,赵恒一个人就能把此前所有皇帝虐成渣。

    除此以外,

    澶渊之盟签订之前,

    宋北部边防军费开支每年3000万两白银,签订之后,宋每年交付辽国岁币30万,成本不足百分之一。

    因此,以一个后世捧着史书,装模作样假扮知识分子的学渣眼光来看,澶渊之盟可以算是北宋在外交层面上的一次辉煌胜利。

    而早前真宗本人也认为澶渊之盟是他在位期间,屈指可数的伟大功绩,最直观的表象就是北宋民间醉汉当街耍酒疯事件呈直线上升趋势。(先要有粮食,才会有酒。)

    直到王钦若这厮动起了歪脑筋。

    要说王钦若确实称得上才思敏捷,学富五车(主持编著《册府元龟》),所以对不学无术,混进文人集团的老鼠屎寇准非常不满,尤其是这臭/流/氓加老鼠屎动不动就爱踩人打脸。

    脸上挨了几鞋底后,王钦若憋着一肚子气想要踩回来:“寇准一个二流子都能当宰相,我王钦若为什么不行?”

    于是,王老狐狸琢磨出了一个创意十足的点子。

    “陛下,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兵临城下,不得不签),将来在史官笔下,它就是一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刚好乖宝宝赵恒最听不得别人说他坏话,一个劲地想要证明自己不比老爹赵光义差,遂问:“那咋办?”

    “嘿嘿,封禅泰山可为陛下正名。”

    需知,之前历史上一共有过五位皇帝曾封禅泰山,一旦真宗加入,便意味赵恒超越老爹,进入比肩秦皇汉武的明君序列。

    而后,一坛子珍珠买通听话懂事的文人领袖王旦,文官集团全部闭嘴;暂停当时与“进士科”等同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封锁言路;发动山东百姓到东京跪求英明神武的真宗去泰山封禅:“陛下不来封禅,俺们就跪着不走。陛下真的是太谦虚了,这样不好……”

    接着,祥瑞满地走,天书多如狗,百姓劳民伤财,朝政严重阻滞,直至封禅顺利完成,王钦若成功取得真宗信任,再施小手段激怒文官主战派代表寇准,诱他当着皇帝与文武百官的面说出“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暴脾气寇准被贬雷州,王顺势上位。

    可怜赵恒想借封禅为自己,也为澶渊之盟正名,结果封禅泰山就此被他玩臭,城下之盟的说法也逐渐流传开来。赵恒成为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后来的朱元璋、朱棣、康熙、乾隆等等,谁都没敢再碰。

    时间久了,当赵恒了解到大宋子民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便开始一蹶不振。午夜梦回,他常泣道:“封禅或许有错,但澶渊之盟确是功绩,朕没有做错……”

    所以,听杨羲说起榷场,再提澶渊之盟,赵恒陡然上心。

    ……………………(我叫分割线)

    紫宸殿内

    B-52轰炸机机舱弹药开始投放:

    “家师常说: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大宋完全可以从贸易上获得,澶渊之盟的达成,等于是辽人拱手送上一把打开自家后门的钥匙。

    现下边境榷场形同虚设,大宋需要的马匹、盐(大连沿海盐场)、粮食(高粱等北方作物)辽国决计不肯售卖;同样,辽国想得到的书、铜(制钱、制兵器)等物资,大宋也不会放到榷场,

    因此双方可以交易的物品寥寥无几。

    但有一样东西可以撬动宋辽两国贸易壁垒。”

    “什么?”已经入套的刘娥身子前倾问道。

    杨羲回道:“茶,或者说,茶背后的文化。

    茶这东西有三个特点,

    第一,流行起来特别快。

    宋人好茶,每年产量也高,但与契丹人不同,宋人多是追求饮茶时的风雅意境。而在茶道这方面,随便拉出了一个街边卖茶的大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放到辽国绝对属于大师级别的人物。这便是家师口中的文化压制。

    比打架,宋人也许不是自幼生长在马背上的辽人对手,可契丹人错就错在,占了燕云十六州后,他们逐渐放弃游牧习惯,想要扎根定居,继而也想学咱们宋人,打算附庸风雅,装成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人。

    文化这东西只能从高处往地处流通传播,当有第一个辽人开始邯郸学步讲究茶道,那作为一种身份象征,同时也是招待宾客的不二法宝,茶文化便能够轻而易举在辽国形成风潮。

    第二点,茶一旦流行起来,它的需求就特别大。

    喝……”

    “等下,要是茶在辽国流行,解了契丹人的肉毒怎么办?”刘娥突然打断。

    杨羲笑道:“皇后有所不知,契丹人必须靠茶解肉毒的说法就是一个笑话。家师曾在扬州府亲眼见过在海上连续跑船三个月的色目人,他们下船后,连岸边的青苔都吃得进去。

    所以,只要有绿叶的地方就能解肉毒。”

    刘娥若有所思,杨羲继续投弹:“第二,需求特别大。

    简单来说,喝茶会上瘾,有些老茶客只要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这点想来皇后也有耳闻。

    当契丹人喝茶喝上瘾,就等于凭空给辽国制造一个巨大经济需求。试想一下,我若求财,每年在榷场上偷偷倒卖不属于管制物资的茶砖,年入一万两白银妥妥不是问题。

    而假如这个生意由大宋官府来做,每年给辽国的三十万岁币又算得了什么?成千上万斤的茶砖抛到榷场,别说三十万,即便年入百万亦非痴人说梦。”

    “此话当真!!!”

    杨羲吓了一跳,因为问话的人不是刘娥……